问药

林明冠/有一种胖 是我觉得我胖 勿以个人感受主宰科学分析

问:我今年15岁,是一名学生,身高160公分,体重已经达到了50公斤,从小学开始有肥胖的问题。我每天以大约80克的糙米饭和蔬菜肉类作为主食。我会在一个星期里进行长达40分钟的运动,包括跳绳、跑步和摇呼啦圈,可是体重却还是很高,体型看上去也很胖。

答:所谓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囤积过量,导致体型异常。造成因素有饮食不节、缺乏锻炼、压力以及遗传等。若是双亲体型硕大、身若圆球,那孩子大概率应当如此。

若以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18.5至24为正常范围。你的体重50,除以身高1602,得出的结果为19.5(BMI),试问何重之有?而“体型看上去很胖”显然只是主观感受而已,这种所谓主观感受,会受到每个时代对身材的审美转变而有所不同,别忘了,有一种冷,是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胖,是我觉得我胖。这种建立在个人感受上的体型问题是意义不大的。

15岁应该就读初中三,若是跳级,应该在高中一或中四,有如此身高和体重,在马来西亚篮球界里,算是体型天赋异禀了,如果没有出现生活障碍,应该极大化去发挥你的体格优势,这可是别人羡慕都来不及的。

专题

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心脏“筑巢” 严重并发心衰

医句话:

若怀疑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抽取血液以进行细菌培养后,需要立即给予大量的抗生素。这类抗生素是注射型、直接进入血液的,大多数患者需要住院持续治疗至少6周,有者更长达3个月。若心脏结脓或细菌形成的赘生物太大,就需要开刀切除细菌的“窝”,并置换人工瓣膜。正因心内膜炎治疗之棘手,加强预防措施就非常重要。因此,高风险患者在接受口腔(拔牙、根管治疗等)、外科或某些侵入性检查(如照胃镜)时,记得要先告知医生本身的病史,接受预防性抗生素,减少心内膜炎发生的风险。

“心内膜是心脏最内层、复盖在心房和心室表面的一层组织,就像是家中所铺的地砖那样,非常光滑,可以分隔心脏本身与血液,而心瓣即是由心内膜的皱襞(fold)形成的。

何谓心瓣?我们先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心脏可分为左心和右心,左心最主要的功能是将含氧血泵至全身器官,之后这些血液需要被回收,流向右心再被泵至肺部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再回到左心。

问药

陈诗欣药剂师 /经痛吃止痛药 有无副作用?

问:我一直都有经痛的问题,那天痛到不行去看医生,医生开了一种药塞来昔布(celecoxib),但医生说要和扑热息痛(paracetamol)一起服用,想问这个药物的用处和副作用?

答:经痛(dysmenorrhea),又称生理痛、痛经或月经绞痛,是女性月经期间出现的疼痛。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经痛(primary dysmenorrhea),因月经子宫肌肉运动所产生的经痛和继发性经痛(secondary dysmenorrhea),后者是由某些疾病所造成,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骨盆腔发炎、子宫肌瘤等。

由于经痛是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使子宫平滑肌异常收缩,因血管挛缩而造成子宫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因此可使用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并具有抗炎止痛效果的药物使症状缓解。这包括扑热息痛和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药(NSAIDs)。扑热息痛是急性期轻、中度症状的用药,作用在中枢神经,阻挡疼痛传导,达到止痛退烧的效果 。

专题

心血管严重钙化 旋磨术冲击波助开路

医句话:

过去当患者血管阻塞引发心血管疾病时,采取血管成形术是标准治疗,可是当冠状动脉血管钙化时,很多时候血管成形术所使用的球囊是无法撑开有钙化性斑块的血管,惟近年来医疗科技的进步,涌现了很多新技术,因此医生在对付钙化性斑块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不啻是患者的另一福音。

问药

血小板增多症 接种COVID-19疫苗会否併发血栓?

问:我今年59岁,在2014年收经,而在2016年开始发现血小板增加,然后就到专科医院见血液专科医生,开始每天服用药物直到今天,我所服用的药物有:早餐后2粒羟基脲(hydroxyurea )500mg和1粒阿司匹林(aspirin 100)。

我每3个月验一次血小板,血小板指数到今天维持在400至550之间,医生说有点偏高。而现在也因为LDL>4.3而胆固醇偏高,所以医生也说要吃药控制,总胆固醇在6至7之间。

目前吃的药尚有辛伐他汀(simvastatin)20mg和依泽替米贝(ezetimibe)10mg,想问我可以安心接种疫苗吗?我的医生说是可以的,但我还想确定一下。

专题

心包炎心肌炎 病毒感染最常见 接种疫苗防感染间接降风险

医句话: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之前发布的资讯,他们的确有收到mRNA疫苗引发心肌炎和心包炎的报告,以年轻男性居多,通常发生在第二剂接种后的3至5天内。然而,此类现象仍属于罕见情况,实际上有无关联仍在调查中。其实,COVID-19危重患者常发生急性心肌损伤,原因就包括了心肌炎,与富含ACE 2受体有关。
 

-

 

问药

萧文雄/宜咨询中医 勿长期使用 清热药多属苦寒易损阳气

问:老中医常说的清热解毒药方,当人体存在内热时,就会造成喉咙痛和长痘痘,或者老人家所谓的发热气,是有根据的吗?那到底什么才是清热解毒药呢?

答:清热解毒,属于清热法之一。常见适用于瘟疫、温毒及多种热毒病证或疮疡疔毒的治法。清热药多是指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清虚热等功效。“热气”,民间俗称“上火”,以中医理论解释是属中医热证的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热症,为“上火”。而现代医学则认为大多数“上火”症状都能归结为局部感染和无菌性炎症。

热气是人们对人体出现一些中医火热症状而导致的病证的俗称。常见的上火症状有口干、口腔溃疡、眼干涩、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烦躁易怒、心烦失眠、面部疱疹、大便干结等。这些症状在现代医药观点上,刚好是属于“发炎反应”的表现症状。

问医

鼻咽癌康复服类固醇6年 可接种COVID-19疫苗

问:我妈妈在2000年患了鼻咽癌,康复后有后遗症,比如口干、不时会有晕眩及恶心,后来看了医生,建议我妈服用类固醇,已经服用最少6年。

妈妈的身体看起来很虚弱,我们不确定是否为体虚,她的症状是很容易晕眩,每几个月就会出现一次,一出现晕眩可以晕好几天,然后吃不下任何食物,吃什么就吐什么,平时没有晕眩的话,就很容易饿,但也很容易饱,对食物的欲望很低,不太有食欲。

之前听说不是全部人都适合接种COVID-19疫苗,包括服用类固醇是不能打疫苗,需要停药3个月过后才能打,我们也不清楚,于是去咨询医生,医生告知能打疫苗,类固醇药不要停,可是我们还是很担心,所以希望可以获得不同医生的见解。

医生解答:

在马来西亚所使用的COVID-19疫苗并非活性疫苗,所以疫苗并不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或缺陷患者的禁忌症。

针对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如类固醇等的患者,专家不建议把他们排除在接种疫苗之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对疫苗的反应(产生的免疫抗体的效果)欠佳,因此即使接种疫苗后,务必继续遵守防疫标准作业程序(SOP)。

问医

COVID-19疫苗 不影响风湿病活性

问:我的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达254,最新的红血球沉降率(ESR)是20mm/hour,医生怀疑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但因为关节尚未出现肿,因此医生没给我服用任何药物,只是交代我半年后必须回来复诊一次。

我有贫血,每次的血压也很低(91/51),经常会感到头晕和头痛,手指也会一直疼痛,睡觉时双手会麻痺,有时全手臂会感觉冰凉和没有知觉,要稍微动一下才会有知觉。每次醒来时手肘会很痛。

请问以我的情况是否可以接种COVID-19疫苗呢?


医生解答:

根据美国风湿科医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建议,只要类风湿性关节炎没有严重到需要住院治疗(不含例行住院治疗者)都可接受COVID-19疫苗接种,已有报告指出COVID-19疫苗不影响风湿疾病活性。

不过,你的血压偏低,建议施打疫苗前后一天,尽量多补充水分。

问医

服达那唑发热晕眩头痛 可转用地诺孕素治子异症


问:我和妹妹都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我正在服用地诺孕素(dienogest),已经超过半年多了,至于妹妹则服用达那唑(danazol),也已服用了几个月。

可是妹妹在服药后频密出现副作用,包括发热、晕眩及头痛等,至于我的副作用则较轻微,因此妹妹想换成和我一样的药物。

Q1:请问妹妹是否可以从达那唑换成我在服用的地诺孕素吗?
Q2:这两种药物可以长期使用吗?对健康有哪些影响呢?
Q3:我们都有打算要接种COVID-19疫苗,那是否需要停药呢?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