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惠蔙 / 喉咙卡卡 老咳一声? 长者反复清喉咙10大原因
问:我78岁的父亲经常感觉喉咙不适,时常会出现清喉咙的动作。起初以为是因为喉咙痛或咳嗽,但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似乎是习惯性地感觉喉咙不舒服。
这种情况在睡觉前后或餐后特别明显,经常会在这些时候清喉咙。
Q1. 请问老年人是否常因痰液堆积或其他原因而容易出现喉咙不适或卡痰的情况?
Q2. 他在吃东西时也很容易呛到,请问这可能与他罹患帕金森氏症有关吗?
医生解答:
老年人喉咙不适和清喉咙的现象很常见,原因多样化,包括:
问:我78岁的父亲经常感觉喉咙不适,时常会出现清喉咙的动作。起初以为是因为喉咙痛或咳嗽,但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似乎是习惯性地感觉喉咙不舒服。
这种情况在睡觉前后或餐后特别明显,经常会在这些时候清喉咙。
Q1. 请问老年人是否常因痰液堆积或其他原因而容易出现喉咙不适或卡痰的情况?
Q2. 他在吃东西时也很容易呛到,请问这可能与他罹患帕金森氏症有关吗?
老年人喉咙不适和清喉咙的现象很常见,原因多样化,包括:
医句话:
全球每6位长者,就有1人曾遭虐待!那些不敢说的伤痕,正在你我看不见的地方蔓延。老年虐待常发生在最熟悉的人之间,却最难被发现。无论是身体伤害、情感忽视,还是经济剥削,都会对长者造成深远创伤。这不只是家庭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的警讯。尊重与守护长者,不能只靠血缘,更需要制度与社会的共同守望。
老年虐待(elder abuse)是指对60岁及以上长者施加的伤害性行为,无论是一次性还是重复性,也包含因疏忽未提供必要照顾,导致长者身心健康、尊严或福祉受损。这些行为可能发生在家庭、社区、护理机构,甚至医疗环境中;施虐者可能是家人、照护者、朋友,甚至陌生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全球每6位长者中,就有1位在过去一年内遭遇某种形式的虐待,但许多受害者因恐惧、羞愧或无助而选择沉默,令这个问题长期被低估。
问:家中长辈今年85岁,之前因脚掌蜂窝性组织炎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疗。返家后初期仍可自行行走,但约2至3周内,逐渐出现食欲减退与体重下降的情形,目前已无法自行行走,须长时间卧床,由家人协助喂食。
Q1. 若再次就医,应进行哪些检查才能厘清目前的身体状况?
Q2. 近期已安排X光、验尿与抽血检查,当时发现有缺血与低钾现象,因此医院安排输血与补充钾剂,后续检验报告显示一切正常。但目前症状仍无改善,想请问还有其他建议的检查项目,以找出造成虚弱与无法行走的原因?
谢谢。
医句话:
政府从2月18日起,为60岁及以上长者提供免费的流感疫苗接种。流感对长者危害极大,已故台湾艺人大S的病逝更突显流感并发症的严重性。研究显示,接种疫苗可降低60%感染风险,减少70%死亡率,同时降低住院、心梗及中风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强烈建议长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除了疫苗,长者应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均衡饮食及规律运动,全面提升免疫力。
1. 马来西亚政府最近宣布,从2月18日开始,为60岁及以上的长者提供免费流感疫苗接种计划。为什么流感对长者特别危险?
流感对长者特别危险,主要是因为免疫功能的下降和基础疾病的影响。长者的免疫系统反应能力下降,使他们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同时抗感染能力较弱,导致病程更长、症状更重。他们感染流感后,容易引发肺炎(包括病毒性和细菌性肺炎)、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加重)、脑血管事件(如中风)等严重并发症。很多长者患有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等。流感可能加重这些疾病,导致住院甚至死亡风险增加。长者感染后恢复较慢,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肌少症、衰弱症,甚至增加跌倒、骨折的风险。
医句话:
除了2021年COVID-19成为主要死因外,肺炎在20年来首次取代缺血性心脏病(又称冠状动脉疾病)成为主要死因。肺炎死亡人数的上升归因于疫情后的影响,因为社区中的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肺炎,特别是对于那些免疫系统较弱和存在健康状况的人。
“根据2024年马来西亚人死亡原因统计报告,肺炎是2023年马来西亚的首要杀手,导致1万8181人死亡,其中以华裔和其他土着占多数,分别有4887名华裔(16.4%)和1255名他土著(12.2%)。去年全国共有11万9952例经医学证明的死亡病例,其中肺炎占15.2%。
肺炎 长者住院及致命主因
肺炎不仅是老年人住院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60岁及以上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是肺炎,记录了1万4377人或19.3%死亡。由于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他们对常见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和流感病毒的抵抗力较弱。此外,马来西亚炎热潮湿的气候为病原体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进一步增加了感染风险。
医句话:
失禁是阿兹海默症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还给护理人员带来额外挑战。因此,早期识别并适当管理失禁问题,对提升阿兹海默症患者的照护至关重要。
阿兹海默症是一种影响记忆、思考和行为的退化性脑部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认知功能逐渐恶化,这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控制排尿和排便的能力。这种失控现象称为失禁。
失禁在阿兹海默症患者中较为常见,只因阿兹海默症会导致患者记忆和认知功能受损,他们可能无法辨识排尿或排便的需要,找不到厕所,或忘记如何使用厕所。患者也可能因行动迟缓或协调性差而无法及时到达厕所。随着疾病进展,他们的身体变得僵硬和肌肉无力,影响他们的移动能力。
抵抗行为 神经受损
年纪大了,最怕什么呢?相信许多人的答案是“怕跌倒”。跌倒之后,可能骨折,可能10天半个月下不了床,甚至还需要动手术,对日常生活影响极大。
老人容易跌倒的原因很多,有些和环境有关,有些则与个人健康状况,像是视力、血压、药物使用、与平衡步态有关。今天我们就从各方面来看看,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减少跌倒的机会!
■ 家里环境调整重点
首先,采光要充足,不要太昏暗。在楼梯间或往浴室的路上,可以加装感应灯,可以看清楚通道。
在楼梯或浴室要加装扶手,可以的话两侧都要装。而且要养成“扶着扶手”的习惯,无论是上楼、下楼、或在浴室内移动的过程,都尽量扶着扶手。
维持家里的整齐清洁,顺手就要把衣服、鞋子、书籍等收好,尽量不要在走动路线放置物品,堆满杂物。
如果有铺地毯的话,要确认地毯有固定好。在装潢的时候,尽量不要做铺一小块的地垫、地毯的设计,否则容易滑倒。
■ 面对视力问题
年纪变大后,视力、听力和反射速度没那么好,都会让人更容易跌倒。如果发现视力变差,最好上眼科确认问题,如果有老花眼,可以戴眼镜矫正视力,并要花点时间习惯自己的新眼镜。若是白内障影响了视力,需要开刀移除白内障。
问:我母亲73岁,最近行动变得小心和缓慢,我们开始担心她会不小心跌倒。
Q1: 请问有哪些方法或科技可以预防长者跌倒?
Q2: 若真的不小心跌倒,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急救减低伤害?
谢谢。
医生解答:
现代科技在预防和减少长者跌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有助于减少长者跌倒发生率的科技方法:
1. 穿戴式装置:
医句话:
肥胖是全球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成年人和青少年,老年群体也面临肥胖带来的多重健康风险。老年人肥胖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增加了多种慢性病的风险。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过多积累,并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状态。肥胖一般通过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衡量,BMI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
正常体重:BMI 18.5-24.9
超重:BMI 25-29.9
肥胖:BMI ≥ 30
然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单纯使用BMI来定义肥胖可能不够准确,因为老年人群体中肌肉质量下降和脂肪重新分布现象较为普遍。因此,腰围、腰臀比等指标也被广泛用于评估老年人的肥胖情况。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肥胖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根据统计数据,在发达国家,老年人中的肥胖率普遍较高,尤其是在北美和欧洲;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老年人肥胖率也在逐渐上升。
医句话:
试想想,今天你坐上一辆崭新的跑车时是不是觉得很拉风?于是你每天就驾着跑车出外兜风,久而久之,轮胎开始会磨损,紧接下来就是其他零件逐渐受损及须更换。其实跑车与人体亦如此,当我们每天步行时,关节就会不断磨损形成关节炎,也因此大部分男女到了60岁后,或多或少已出现退化性关节炎,惟由于缺乏对它的认知,很多患者默默承受痛楚而不晓得如何求医。
“退化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也被称为骨关节炎,也就是因关节软骨逐渐退化而造成的退化性关节疾病。在门诊中,患者常申诉清晨起来后手指僵硬,或者无法蹲下及站起来,再不然就是上下楼梯或和友人去走山时感觉关节特别是膝盖出现‘嘎嘎’声响,其实都是退化性关节炎常见的症状。它是很常见的关节炎,受影响不仅是年长者,就连年轻男女亦逃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