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郑毓勋/小中风后常头昏心律慢 宜挂脑内科 做好血压心率“日记”

问:我今年61岁,之前突然中风被紧急送入政府医院,第二天获准出院,之后无名指和小指紧绷,但双脚行走没问题,说话也可以,其他动作都行。

根据医生,我的情况是暂时性脑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即小中风,附上相关的报告,目前还在吃药,可是却出现很多症状,比如头胀、呼吸困难、头晕、收缩压跌至100mmHg,有时是收缩压86mmHg和舒张压56mmHg,有时则收缩压93mmHg和舒张压62mmHg,也曾失眠。

试过吃半粒培哚普利(perindopril),情况有好些,也试过不吃,血压就回到正常,即收缩压在120至140mmHg之间。

我一向很照顾健康,也不抽烟喝酒,每年有验血,胆固醇指数及血压很正常,只是心跳较慢,2018年曾一直头晕,在入院诊断后证实为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之后医生开抗眩晕药物,但没有好转,之后就没吃药了。

不久后我前往私人医院做检查,因为政府医院要等很久,结果只是发现心律慢,医生也没说什么,我再去咨询不同医生,说法也不一样,有的说是血液循环有问题,有说心律过慢造成,要安装电池等。

问医

屁股爆痛 挂诊找不出原因 反复发作或肛瘘所致

问:我在过去3个月来饱受肛门疼痛,不仅痛也红肿。我前后已经咨询过10位医生,但一直都没有好转,抗生素吃完了伤口又持续发作,我该怎么办呢?

这段期间我曾进行过磁力共振造影(MRI)及内窥镜等,但就是无法找出问题所在,以致我的情绪非常差,有时甚至有自寻短见的念头,希望获得医生解答。

 

问医

逾80岁妈妈腰痛肚疼 或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

问:我妈妈今年八十多岁,一向健康,最近却常投诉腰骨痛,有时痛感延伸至肚子前面。
请问是什么问题?要看哪一科?要照X光吗?


医生解答: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能会发生压缩性骨折,造成疼痛。

你的母亲申诉腰骨和肚子前方疼痛,有可能是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body compression fracture)所致,建议进行X光、电脑断层扫描(CT scan)和磁力共振造影(MRI),以确保骨折不会压迫神经线而造成永久性伤害。

 

问医

担心打疫苗会伤害腹中儿?不负责任才是真正的伤害

问:我是孕妇,第一胎,目前孕期第15周。我想了解孕妇是否适合接种COVID-19疫苗?我曾听朋友说,新闻有报道提及孕妇可以接种疫苗,但没有更多详情。

Q1:我是否可以接种疫苗呢?
Q2:孕妇是否可接种任何一种COVID-19疫苗吗?
Q3:是否有例子呢?


医生解答:

关于孕妇及哺乳妈妈是否能接种疫苗,早前COVID-19疫苗供应特别委员会(JKJAV)已对此发出最新指南,那就是孕妇在怀孕14周至33周可接种辉瑞(Pfizer)疫苗,或者是等产下孩子才接种,至于两款疫苗即阿斯利康(AstraZeneca)疫苗及科兴(Sinovac)疫苗则不建议,以下是针对你的问题解答:

A1:是的,按照你的孕期(15周)是可以去接种辉瑞疫苗。
A2:若按照JKJAV的指南,你可接种的疫苗只有一种,你可以先通知疫苗接种中心。

问医

23岁3乳牙仍在多处错位 牙齿矫正成功率低

问:我是林女士,我女儿在9个月大时开始长牙,到了9岁才换牙,期间她有定期去咨询牙医,之后到了中五毕业后出外深造,目前已23岁。

可是直到现在女儿的3颗乳牙仍在,附上她去年照X光时的照片,当时牙医说要找专科才能处理。
Q1:请问我女儿的牙齿要如何治疗呢?
Q2:若保持下去会有哪些影响呢?
Q3:到了她这个年纪成功矫正牙齿的几率还大吗?

专题

曾是抗疫模范 为何节节败退?吁加快接种简化程序 让抗疫更顺畅

医句话:
纵观大马目前所面对的疫情,加速接种疫苗以达致群体免疫似乎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在全面封锁之际,必须提升每日疫苗接种数量以及确保疫苗供应充足,并且让公众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如接种前要注意什么?心血管患者是否要停药等?同时简化及加速登记过程,让接种疫苗的流程更顺畅,并早日脱离疫情的肆虐。

“大马每日新增逾数千宗COVID-19确诊病例,防疫措施除了全面封锁以争取时间之外,加速接种疫苗亦应是当务之急,这点可从以色列、英国到美国等COVID-19重灾区在进行大规模接种疫苗后,确诊数据已大幅度降低获得证明,其中以色列更已接近群体免疫及可摘下口罩阶段,因此若有人还在争论接种疫苗是否有效降低感染率,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截至6月11日,根据COVID-19疫苗供应特别委员会(JKJAV)的数据,全国登记接种疫苗人数为1279万9802人,以我国3200万人口而言已超过1/3,但与此同时也带出了一个问题,即尽管目前疫情肆虐,仍有人对疫苗不信任,也或者说对疫苗认知不足,当然亦不可忽略一点,那就是国内仍有些地区的人民无法接收到关于疫苗的正确资讯,以及一些人无法有效登记等环节。

专题

染疫痊愈后 需做肺部复建吗? 多做有氧运动更胜于进补

医句话:

COVID-19导致的肺纤维化非进展性,不会一直恶化,因此肺部复建主要是维持患者受影响的肺功能。肺损伤不可逆,患者可以做的就是锻炼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譬如提升肋间肌和下肢的耐力和强度。当他们拥有强壮的肌肉,做事时就不会那么吃力。若一个人肺功能受影响却又久坐不动,肌肉会萎缩,走几步路就喘,反而会对肺造成更大的负担。

“一般而言,基于抗生素的存在,细菌性肺炎较容易医治。只是当患者年纪较大、患有‘三高’或健康状况不佳,治疗结果和预后就没有那么好。这些风险因子与COVID-19的病毒性肺炎是一样的。当然,细菌性肺炎患者若延误治疗,亦会对肺部造成损伤,问题是针对细菌感染,我们有抗生素作为治疗药物,而COVID-19没有特效药可以完全杀绝病毒,这也是病毒感染至今存在的问题。

问药

自体免疫疾病忌“热补”

问:请问自体免疫疾病的患者是否不能使用人参及黄耆这一类的补气药?那党参又如何?

答:免疫系统是个双刃剑。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是身体的防卫军,侦测到细菌、病毒等外来物质入侵,会产生抗体、攻打病菌;但当免疫系统失调异常时,却反过头来攻击自己身体。依攻击部位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病症,目前医学上已有超过70种自体免疫疾病。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转也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答案。中医经验就阴阳体质学说,加上长期临床观察,认为自体免疫疾病多是灶因于“虚火”。

人体要健康,阴阳就要平衡。刚开始时自体免疫疾病的诸多症状不显著,而且与其他疾病重疊,并且高达40%的病人在一开始都被误诊。可能在人体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发生,因此诊断起来特别困难。常见的自体免疫疾病好发于女性,常见如红斑性狼疮、干燥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嵴椎炎、炎症性肠道疾病。遗憾的是,一旦罹患这类疾病,多数完全无法治愈,只能好好控制。

世上也没有什么药品,是可以完全根治或治愈自体免疫疾病的。

银发保健

长者症状难辨 易被误诊 染疫死亡率逾60岁占70%

医句话:

长者染疫不一定会出现典型的COVID-19症状,因此病情可能会延误诊断。虽然大马人口中仅11%为60岁以上长者,但是在COVID-19死亡病例中却占了70%。真实世界研究表明,大多数长者已接种的国家,长者感染病例和死亡率大大降低,所以疫苗是走出疫情的唯一出路。

“我国的COVID-19新增病例高居不下,6月2日的单日死亡病例甚至创新高,超过120宗。然而,截止6月初只有少于10%的大马人口已接种COVID-19疫苗,距离实现至关重要的群体免疫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COVID-19导致严重疾病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再加上许多长者患有慢性病,面临的重症、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更高。虽然大马人口中仅11%为60岁以上长者,但是在COVID-19死亡病例中却占了70%。

问药

微波炉翻热不致癌

问:我是一名上班族,因为工作的原因,所以都会在晚上煮好食物等放凉了收进冰箱,第二天上班时才用微波炉翻热,但最近常看到有人说这样不好会致癌,想请问这是真的吗?

答:微波炉加热食物会致癌或破坏食物营养等相关传言,大家过去都应该听过。事实上,微波炉之所以能快速加热食品,其秘密就在于它的磁控管(magnetron)释放出频率为2.45GHz的微波(microwave),这是一种能量较低的电磁波。当电磁波穿透食物,食物里面带有极性的水分、油脂、蛋白质会相互震荡和摩擦生热,这就是微波热效应加热食物的方式。

由于微波只是透过分子摩擦来加热,不会打断分子原来的化学键结和结构,本身也无放射性,因此利用微波加热后的食物,与一般常用的加热方式是没有变化的,食物也不会有辐射物残留等疑虑,有关微波炉翻热会致癌的说法只属传言,大家不必担心。另外,在利用微波加热的过程中,微波炉在设计上是封闭的,微波被隔绝在里面不会跑出来,是很安全的。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