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陈庆华/8岁饮食均衡仍便秘 小肠气几率低  或纤维补充不足

问:我妹今年8岁,饮食均衡作息规律,但最近一周出现便秘,每次都排出坚硬的粪便,可是她明明已喝很多水,也有吃青菜和水果,为何还是会便秘呢?是否为小肠气呢?
 

医生解答:

一般孩童的排便状况变化极大,甚至会发生数天不排便的现象,有些孩童的肠胃蠕动较为缓慢,甚至排泄物通过大肠需要长达几天的时间,所以家属们必须时刻给予关注。

粪便的“稠度”是关键,决定孩童能否顺利排便,如果已摄取大量水分、蔬菜及水果后,排出的粪便依然比较硬实,代表仍需额外摄取更多的纤维帮助粪便软化,如服用高纤维素补充剂。

问医

睡前口渴 怕频尿不敢喝水 宜谘询医生 无需自己吓自己

问:医生,我一到晚上要睡觉时就会感到很口渴,可是我又不敢喝水,不然半夜就会不断上厕所,请问该如何是好呢?
 

医生解答:

一般上到了晚上会出现频密上厕所有几个可能性,比如说糖尿病、前列腺肿大(男性)、尿失禁等,因此我会建议你先咨询普通或家医科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后即可知道真相,而无需自己吓自己。


 

20190203_DrChan
陈欣怡医生(家庭医学科)

 

问医

骨折后植钢板 复原后需取出吗?

问:我现年55岁,女性,去年6月小腿近脚踝处骨折,所以内置钢片加约6寸的4粒螺丝,同年9月可以行走,12月X光显示完全愈合,医生说如果觉得不舒服(因为脚太瘦)可以取出钢片,但需在1年内。我经常感觉有东西拉扯着,很不舒服。

请问:
Q1:我需要将钢片取出吗?
Q2:取出或不有何差别?
Q3:一般多久后就不能将钢片取出呢?
Q4:取出后会容易折断吗?

 

问药

扑热息痛日服剂量<4克  长期过量服用会损肝

问:长期服用paracetamol,一天大概7到8颗,会导致肝受损吗?

答:扑热息痛(paracetamol)是使用最广泛的非抗炎解热镇痛药,无论感冒发烧,还是头痛关节痛,都可以用它来帮忙缓解症状。虽然它易于获取,效果和安全性也广受信任,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它可能严重损害健康。

成人常用口服剂量为,一次500mg至1000mg,一日量不宜超过4g,建议用药时间至少要间隔4至6小时,一天最多服用4次。至今,暂无数据显示在正常剂量服用下导致肝肾受损。但是,由于有些感冒药或止痛药中含有扑热息痛,建议大家服用前应该查看成分,以免相同药物重叠而过量服用。

在2017年曾有研究集中调查扑热息痛对人类和小鼠的肝细胞组织的影响,发现长期服用过量者有可能破坏肝脏细胞的重要结构链接,导致肝指数上升、肝脏发炎、急性肝脏衰竭、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等。另外也有另一组实验研究发现,在美国300例严重肝功能衰竭中,其中有38%的病例与扑热息痛有关,在这些病例里,大多属于意外过量服用。因此,建议不要过量服用或长时间大剂量服用,避免服用时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而肝脏疾病患者必须谨慎使用,以避免肝脏损伤。

专题

揪生物标记有利标靶治癌 单一 整组 还是检测全套基因好?

医句话:
当CGP能发挥作用时,结果是非常令人满意的,譬如我们能够在罕见、极具侵略性的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中,找到肺癌常见的突变基因,让患者得以对症下药。不过,我们也不能忽略其局限性,譬如患者可能检测出20个驱动突变的基因,却尚未有任何一种相对应的标靶药物。

“癌症又称恶性肿瘤,是一种基因疾病。当细胞因为遗传或环境因素,在复制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而这种突变没有被清除或自我凋亡,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突破身体的监控、不断地繁殖,最终就变成了癌细胞,可侵犯周围的器官组织。

其实正常细胞要变成癌细胞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临床上也有很严谨的定义,需符合几个特征才能被称为癌细胞,包括能逃脱免疫力的进攻、自我提供生长讯号、不受抑制(生长)讯号的影响、拥有自身新陈代谢机制以及能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等。

疾病疗法

双手总是湿漉漉 VATS半小时根治手汗症

医句话:

VATS主要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是代偿性出汗。虽然术后身体其他部位如背后的出汗量可能增加;有50%的人则是出现进食后排汗增加,但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并未造成困扰。他们更倾向于时保持手部干爽,在生活上更为方便,因此VATS的满意度高达95%。

“排汗(perspiration)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有助于调节体温、皮肤水分、液体和电解质平衡。多汗症(hyperhidrosis)是当排汗超出正常生理所需,简单而言是严重出汗,主要影响手掌、腋下和脚掌,特别是手汗症(hyperhidrosis palmaris)可对生活造成困扰。

多汗症在大马是蛮常见的,也许四季如夏的天气也更突显了症状。由于没有相关研究,多汗症确切的盛行率等数据未知,许多患者也不会直接来见我,因为一般不懂得能够通过手术治疗。在性别上无太大差异,男女均可发生。

问药

BMJ:早餐非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问:长期不进食早餐的人容易胃肠道功能紊乱,这是真的吗?为什么?

答:因为每个人的入睡时间不同,早餐可定义为在每天睡醒后2小时内吃的第一餐。不过,上正常班与夜班的人会不同。早餐是否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餐?长期不进食早餐的人容易胃肠道功能絮乱?这目前尚未有定论,也就是说没标准答案。

赞成的一方认为:当你从睡眠中醒来,你可能已经超过8个小时没吃东西,早餐可补充你生活需要的葡萄糖,也提供你其他必需的营养来维持健康所需。

在睡眠不吃东西的期间,肝脏会分解糖原并释放到血液中,以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当你因睡眠没进食,你的糖原储存可能不足,因为大脑所需的能量几乎完全依赖葡萄糖来提供,所以会影响大脑正常的运作,如包括注意力、集中力和记忆力等精神表现。吃早餐可以防止你的血糖波动太大,改善精神集中力,增加学习能力,启动你的新陈代谢,也帮助你控制食欲,可减少午餐或晚餐时因代偿而吃过头,因此也可帮助你保持健康的体重。

不过,根据一篇发表于哈佛医学院的文章“吃与不吃早餐都不会帮助你减轻体重”却持不同意见。文中明确指出“早餐对你有好处”这句话有待商榷。

疾病疗法

儿童染疫最怕併發MIS-C NACI:建议12至18岁接种疫苗

医句话:

在大马18岁以下的少年及儿童至今仍未获准可接种任何一款COVID-19疫苗,他们所面对的感染风险是非常高的,除了在校园感染之外,他们最有可能受感染的地点就是家里,因此家有孩子的父母必须更为谨慎地遵守SOP,否则家中孩子很有可能在一时疏忽下成为另一个受害者。

“当近期COVID-19确诊人数、必须送入加护病房(ICU)抢救的重症患者以及死亡人数一再创新高之际,有一个群组也必须给予关注,那就是小于18岁的确诊者,这是由少年、学龄儿童、学龄前儿童以及婴儿所组成的群体。

根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今年1月25日至5月30日以来,这个群组中就有8万2341名确诊者,与其他组别如青年、中年、长者、孕妇及哺乳妈妈甚至是有慢性疾病者相比,他们仍未获准可接种COVID-19疫苗,换言之他们所面对的风险,不管是感染率、轻症至重症的可能性等来得更高。

问药

陈朝颖/为何冷天关节特别痛?难道这叫风湿?

问:我的父亲在冷天里,就会一直申诉关节痛,想请问可以到药剂行买点消炎止痛的药给他吗?

答:在聊药物之前,我们先来了解病因。说到冷天关节痛,很多人一定会联想到关节炎(俗称风湿病)。其实,关节炎有很多种,例如自体免疫造成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也有因为年老而造成的退化性关节炎。而不管是哪一种病因,只要是关节炎,就都有可能会在寒冷或潮湿的时候让疼痛感发作甚至加剧。为什么呢?首先,你需要知道关节的疼痛感是由发炎时所产生的炎症介质来刺激痛感神经产生的,而在寒冷时,关节处的血液循环并不是那么畅快,导致炎症介质不容易被带走,所以疼痛感才会增加。

同时,寒冷还会增加关节的黏液黏度,使关节活动增加阻力,导致关节磨损更为严重。短期来说,消炎止痛药的确是不错的选择,但是长期治标不治本,必须咨询专业医生以找出最合适的疗法。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