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糖尿病年轻化 饮食不当造就更多小糖友

日前,马来西亚糖尿病协会槟城分会为槟城一独立中学家长日活动提供免费糖尿病检验,全部接受检验的68名20岁以下者,其中3名患糖尿病,这3人在此之前并不知道自己被糖尿病盯上。糖尿病年轻化,这个趋势不容忽视。

30岁以上 每5国人1人患糖尿病

“国人患糖尿病的情况趋向年轻化,不要说中学生或大专生,小学生也患糖尿病。

根据我国卫生部2015年的调查报告,槟州150万人口之中有22万人是糖尿病患。

糖尿病是年纪比较大者的疾病,根据报告,我国30岁或以上的国民,5人之中有1人患糖尿病。

马来西亚糖尿病协会国内各分会长期出动进行免费糖尿病检查,往往很容易便发现一些潜藏的糖尿病患。

为此,提高人们对於防治糖尿病的醒觉,特别是定期进行体检,以便争取及早发现和医治糖尿病显得十分重要。

基於糖尿病年轻化的趋势,该分会积极到槟州各中学推动免费检查糖尿病的义务工作。

亲子妇幼

怀孕期环境因素影响大 激活某基因表现 提高孩子过敏风险

案例:

安娜6岁的儿子大卫不仅有严重的牛奶蛋白过敏,还有鸡蛋和坚果过敏,以致安娜每次到超市购买食物时,都要仔细查看食物标签,确保食物或食品没有致敏成分。她每次结帐前丶下厨前都会再检查一次,确保无误。

准备孩子的午餐是安娜严肃艰巨的任务,即使外出用餐,安娜永远都自带食物给孩子吃,尽量避免在餐厅“中招”。一旦错食致敏食物,大卫就会出现头晕丶上吐下泻丶眼鼻肿胀,甚至呼吸道受阻等的过敏反应,使安娜不敢吊以轻心。

成人健康

三高年轻化 “弟弟”没神气 想要宝刀未老 年轻就要养“性”

案例:

50岁的李先生近期因心悸丶呼吸不顺丶体力下降丶性欲下降丶勃起功能障碍等问题,令他的情绪起伏变得很大。他碍于尴尬,不愿针对问题谘询医生。

李太太惟有“软硬兼施”地拖着先生就诊,经抽血检查发现,一切问题来自雄性荷尔蒙──睾固酮不足。经男性荷尔蒙合并其他药物治疗后,李先生不仅勃起功能获得改善,也不会再为了小事而发脾气。

享受生活 非为生存而活

“性行为是生命中原始的需求,一些动物甚至会为了性交而失去生命,人类当然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如何保持性能力也是人们希望了解的资讯。性生活的素质与现在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保持性能力更要从年轻开始。

疾病疗法

中草药致肝癌? 中病即止 使用不当癌上身

新海峡时报(New Straits Time)于10月19日转载了一篇美国《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发表的文章《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及其衍生物与台湾和亚洲其他地区肝癌相关》,并以惊悚的标题“惊人的发现──中草药与肝癌”,引发本地中西医药界的广泛讨论。

马兜铃酸 WHO列一类致癌物

“该研究由新加坡丶台湾丶美国三地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收集从1998年至2013年间,年龄约50到80岁的患者,以98名来自台湾肝癌患者的样本中,发现其中78%的患者(76人)基因含有马兜铃酸诱发的基因突变指纹。相比起水银和硫磺,马兜铃酸在本地社会是个相对陌生的化学名词。

其实马兜铃酸见于马兜铃属(Aristolochia)以及细辛属(Asarum)等马兜铃科植物中,曾被广泛运用于中草药,包括关木通丶广防己丶青木香等。研究人员认为马兜铃酸与肝癌之间存在决定性关联且广泛出现在中国丶韩国及东南亚国家。虽说这只是相关性初步研究,但是“中药导致肝癌”的研究瞬在病人圈内闹得沸沸扬扬。

专题

鼓励吃多元化食物 我的餐盘更胜低升糖指数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是一种内分泌失调症,导致患者的血糖失去控制飙升,病患终其一生都必须接受医药护理,并佐以自身力量,管制日常生活及饮食习惯,避免糖尿病恶化及引发其它疾病。

每5个国人1人患糖尿病

糖尿病在大马可说是极为普遍的病症,每5人就有1人患上糖尿病,而全国糖尿病病患人数已达260万人。大马也是东盟各国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由於糖尿病病患一生都需与“糖魔”抗争,马来西亚糖尿病协会槟城分会教育专员陈淑珊与糖尿病教育专员珍妮花(Jennifer)异口同声表示,病患在抗争路上,最需要的是获得家人的支持与照顾,如此一来,病患无需孤身与糖魔斗争,他们在家人陪伴下,更容易控制血糖指数。

问医

5岁儿外出 不敢独自上男厕 父母应教导男女差异 灌输性别认知

医生,你好:

我是一名单亲妈妈,现在儿子已经5岁了,可是每次带他出去时,他都不敢一个人去厕所,所以就跟随我到女厕。

Q1:请问我该怎么办呢?谢谢医生指导!

A1:当儿童来到3至4岁时,此时的他们应该已晓得自己的性别,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上教导他们去分辨男女性之间的差异至关重要,这不仅可帮助他们对性别的认知,也可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如何去尊重异性。

对于你的困扰,我会建议你先带儿子前往医疗所的洗手间,或是带他到行动不便者的厕所,无需感到不安或害羞,就在厕所外向他解释以后他必须去男厕,只要他不感到害怕以及心情放松就可以自个儿推门进去厕所。

通常儿童到了5岁,我相信他应该不会感到害怕,也可以自己推开门走入,不过这还是会有一定风险,特别是要他单独一个人走进厕所,或许当他到了7岁后,也就是小学一年级,你可以再鼓励他自己去,这时我相信应该不大会有问题。

问医

儿童常捂下体或是习惯 父母及时纠正无需慌

医生,你好:

我的儿子现年4岁,可是我偶尔发现他经常会用手捂住下体,带他去厕所,他却没有小便。

Q1:请问他是有心理阴影,还是生理问题?

A1:其实不管是男或女童,有时他们都会不知觉地触碰或摩擦他们的私处,倘若在检查后发现他们的私处没有瘙痒,那很大可能是他们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养成了这个习惯。

通常我会劝告为人父母,尤其是那些目睹孩子触碰私处,必须要保持冷静,更不要去责怪孩子,因为他们并不晓得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他们可能会不断去触碰,只因为他们感觉良好,再加上也没有很大影响,所以他们就会不知觉去做。

要如何纠正他们,其实可从两方面着手:

1)必须很清楚地告知他们在大庭广众面前去捂住或触摸私处是很无礼的行为,在劝告的同时也可以做到赏罚分明,若他们可以在连续3天至一周期间没有去触摸私处及捂住下体,可以给小礼物或一些奖赏。此外,若他们持续这个坏习惯,可以录下影像以图为证,当面纠正他们。

问医

陈欣怡 / 头痛吃药治标不治本 生活习惯下手可缓解

A读者:

医生,你好。

我姓黄,今年58岁,来自怡保,有精神衰落的症状。2年前我曾向精神科医生求助,过后每天吃1/4的Solian Tablet 100mg,在1年半后就不再吃了;今年6月份我开始重新吃Solian Tablet 100mg以及半粒alprazolam,两个月后就开始出现头痛,有时在右边,有时则在头顶,至今只有一天没有头痛。

B读者:

医生,你好。

我右耳上方大概一至两寸的位置,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不舒服的情况,它不时疼痛,感觉好像有东西压着般,不舒服的范围大概有个7公分大。

我曾经前往政府诊所看诊,医护人员说血压正常,不是肿瘤,就这样不了了之。几年来这个感觉依然存在,有时连续好几天,有时隔几天又出现,最近这两天感觉更明显,患处按下去有些疼痛及头皮会比较软。

问医

黄轩/心肌梗塞10秒自救法不靠谱 正确口诀:呼叫人 救护车 施压胸

医生,你好:

之前我曾看到一则台湾新闻,指在发生心肌梗塞时如何把握10秒自救法。

原文如下:一个人若是心脏不能正常跳动,并且开始感到快要昏过去时,他大概只有10秒钟的时间,然后就会失去知觉,不省人事。若是四周没有旁人能帮忙急救,患者要立刻把握这10秒钟的短暂黄金时间自己救自己。

如何把握10秒钟黄金时间?首先不要惊慌,要不停咳嗽,用力地咳,每次咳嗽前,都要先深深吸一大口气,然后用力地、深深地、长长地、不停地咳,好像要把胸腔深处的痰咳出来那样,每间隔大约两秒钟,要做一次吸、一次咳,一直要做到救护车赶到时,或者已经感到恢复正常,才能休息。

Q1:请问上述的急救法是否可行呢?

饮食营养

早餐是管控糖尿病关键

健康早餐对我们的整体健康和精力影响深远,尤其是糖尿病患更要注意。只有少数人意识到早餐是启动全日动力的关键,也与整体的幸福和健康息息相关。每天摄取早餐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与重要营养,开始一天的流程,这其中的益处远胜于额外几分钟的赖床习惯。

吃或不吃早餐都关系着全日代谢葡萄糖或血糖的方式。于201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不吃早餐会显着的影响血糖飙升。许多不吃早餐者通常会在午餐或晚餐时暴饮暴食,这是因为长时间没进食更为刺激饥饿激素——“饥饿荷尔蒙”。此外,结果亦显示,凡以健康早餐开始一天的人更易于养成及保持其它健康习惯。

吃早餐很重要,早餐吃些什么更重要。对糖尿病患来说,含高蛋白的早餐已证明具有许多益处。高蛋白早餐有助管理饥饿水平、减少嗜吃甜食及深夜大吃大喝。高蛋白/高纤维组合的早餐对管控体重与胰岛素也有良好效果。乳清蛋白被发现有助于管控血糖水平及管理饥饿,因为它有助身体生产氨基酸。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