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妇幼

哺乳不成未必用错方法 “少奶奶”可谘询泌乳顾问

案例:

爱莉不久前升格为人母,由于怀孕前已做好哺乳的准备,因此孩子出世后,她开始给孩子哺乳。

不过,哺乳这条路一点也不轻松,爱莉坐月期间饱受孩子不断哭闹讨奶的折腾,只有奉上奶头才能得到安抚和睡得安稳。家婆和陪月嫂开始提出意见,认为爱莉是“少奶奶”,孩子喝不饱才会哭闹。

很快两个月的产假过去了,爱莉不久将要恢复上班,虽然母乳已供应平衡,也有存奶作后备,但是面对无法充分配合的家人,加上公司上司和同事可能会对她集乳抱有怨言,心身疲累的她开始萌生放弃的念头。

初生宝宝胃如樱桃 一点初乳就足够

“根据我的个人观察,马来西亚许多妈妈因为缺乏哺乳意识,不了解母乳对自己和孩子的好处,所以尝试不做母乳喂养的承诺。

问医

导致试管婴儿失败的原因

孕事Q&A

如果第一试管婴儿手术失败,请问要到什麽时候才能进行第二次试管婴儿疗程?

进行试管婴儿治疗的过程对许多患者来说就好像坐过山车,总是起伏不定。成功受孕能为您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反之,试管婴儿治疗也可能遭受失败,并为您留下“为何失败”的疑虑。

造成试管婴儿治疗失败的原因很多。有时候甚至无法确定失败的真正原因,因为很多时候,现有的科学技术并无法完全查明失败的原因,例如子宫内膜容受性。依据科学报告,约有60%~70%的失败率是由染色体异常的胚胎所造成的。这也是植入前基因筛查试验在过去几年中迅速增长的原因之一。然而,就算在拥有染色体正常胚胎的情况下,胚胎成功植入率依然在60%~70%之间,而那失败的30%~40%的原因仍悬而未决。

生病遇见医生

末期的鼻咽癌

今天出席医院每周的头颈肿瘤多科会议(Multidisciplinary meeting)。此会议的出席者包括耳鼻喉外科,口腔科,整形外科和肿瘤科的医生团。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讨论复杂的口腔,头和颈肿瘤的病例,从而达至治疗方案的共识。

这次的病例包括一个鼻咽癌复发的病人。陈先生今年40岁,鼻咽癌第四期。3年前,他发现右耳有轻微耳塞和耳鸣。过了2个月,他开始滴鼻血,颈项右侧慢慢地肿起来。他不以为意,随亲友的建议,只服了一些中药。随后,他的情况慢慢恶化。最近,他开始发现自己有复视(把一个物件看成两个的视觉障碍)的困扰。经过诊断,他患上了第四期鼻咽癌。肿瘤已侵蚀他的眼神经。经历了6个星期的放疗(Radiotherapy,俗称电疗)与化疗(Chemotherapy)后,初期反应良好,肿瘤明显变小。可是,不幸地,在3个月后的随诊,我们发现到那肿瘤复发了。

临床检查,颈项淋巴转移的肿瘤已消。 可是,从鼻腔内镜来看,鼻咽癌在连续6个星期的放疗化疗“轰炸”后,侥幸存活地甦醒了。从磁力共振扫瞄中,鼻咽癌已明显缩小。可是,只要肿瘤没有完全消失,放化疗也属失败。

专题

人口多元化 常见病流行 大马具备开展临床试验条件

案例:

退休教师哈嘉诺希占(Hajjah Nor Hizan)在2007年某一天,因感到背痛到医院掛诊,医生建议她做矫形外科手术。不过,手术前的X光扫描后,医生却发现她的肺、肝和脊椎骨有肿瘤,进一步检验证实罹患第三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她无法接受患病的事实并感到非常伤心,不知如何是好,所幸她获得丈夫和孩子的支持,积极面对,準备接受治疗。

在机缘巧合之下,她获得医生的推荐参与新药的临床试验。起初,她对临床试验感到陌生和担忧,不过,医生不断地给予说明和资讯,加上任职医生的孩子也给予鼓励,让她更有信心参与临床试验。

成人健康

与糖尿病和平共处的关键 口服营养辅助品 补充能量助控血糖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必须经常监督他们的病况。有时候,由于太忙碌,导致糖尿病患错过用餐时间;同样的,也有人会因为近期生病而导致胃口不佳,无法在他们的日常饮食中获得足够的营养。因此,我们可利用口服营养辅助品(ONS)解决这些问题,以方便他们随时获得均衡营养。

国家心脏中心(IJN)饮食治疗及膳食服务主任兼饮食治疗师冯佩兴(Foong Pui Hing)分析糖尿病患应如何利用ONS。

“ONS能在两大方面协助糖尿病患。第一,当他们因忙碌而无暇进膳时,尤其是早餐,就可将ONS作为代餐。这对忙碌或正在进行减肥计划而需要控制卡路里的人士来说,是常见的方法。由此可见ONS常被作为代餐,每天取代一次或两次的正餐,直至达到减重目标。无论如何,若一个人在日常的三餐之外又饮用ONS,他将会摄取额外的卡路里,进而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体重增加。”

她继说,第二,当一个人因近期生病丶手术或面对各种挑战而导致胃口不佳,无法在日常饮食中获得足够的营养时,即可以ONS作为代餐,每日在正餐之间饮用两三次。当食欲恢复并可在日常饮食中获取足够的营养时则逐步减少饮用ONS。

专属糖尿病患辅助品 改善总营养摄取

问医

胆固醇偏高,一定要吃药吗?

医生,你好。不久前我的验血报告如下:
cholesterol : 6.07mmol/L     
triglycerides : 0.84mmol/L
HDL : 1.64mmol/L
LDL : 4.0mmol/L

问:请问这是不是胆固醇偏高了?需不需要用药?不是说HDL是好胆固醇吗?

答:高胆固醇或高血脂症的治疗以及用药与否,其实并不只是单看验血指数,更重要的是综合考虑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来决定。其中需考量的风险因子除了胆固醇,还包括年龄丶血压丶抽烟与否丶糖尿病与否。

HDL固然是良好胆固醇,而且>1.6mmol/L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发风险,但LDL始终是高血脂症的主要治疗目标。对于已确诊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丶中风)丶肾功能不佳丶患有糖尿病的患者,LDL 4mmol/L的确应服用他汀类(statin)降脂药,以减低心血管病发风险。若无其他慢性病且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属低风险群,那麽可暂时不用药,在积极调整饮食与生活形态之后,2至3个月复查血脂,若仍未改善,需跟医生沟通后考虑用药。

成人健康

年纪轻轻脑中风 或心房卵圆孔关不紧

案例:

46岁杨先生经常出现激烈头痛,屡次看医生无效,去年年杪突然中风,令他与家人饱受惊吓。杨先生中风不久前才完成体检,血压丶胆固醇及血糖的指数都非常“漂亮”,对中风一事摸不着头脑。他随后听取心脏科医生的建议接受检验,发现自己是开放性卵圆孔患者。医生为他进行手术植入“伞状封堵器”,把其心脏间的缝口封住,同时也治愈其偏头痛症。

胎儿靠卵圆孔获含氧血

“每当提及脑栓塞(脑中风的一种)时,人们无不将之与年事高丶高血压丶高血糖或高胆固醇作联想。然而,部分病患年纪尚轻低于50岁,没有出现上述病症,却毫无预兆地脑栓塞,令人摸不着头脑。由于无法揪出病因,医学上称之为隐性脑中风(cryptogenic stroke)。

专题

患糖尿病短命七八年 改变生活习惯从家里开始

孕妇过胖 胎儿易患糖尿病

“根据香港的研究报告,如在30岁患上糖尿病,40岁就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其实成人和孩童都有可能患上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虽然我们没有准确的数据显示,不过在大马,有95%大马人患上第二型糖尿病,剩下的5%是第一型糖尿病。患上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注射胰岛素。

在大马,有5%年龄介于18至20岁的青少年患上糖尿病。患上第二型糖尿病的孩童,属于常见的情况,可是他们不能像成人一样承受成人同样剂量的药物,因而需要家人给予帮助,要改变一家人的生活习惯,的确需要教育他们。

如果你要组织一个家庭,确保你要先开始一个健康人生,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这一切要从家里开始。试想想,一个过胖且糖尿病罹患率高的母亲,出现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即细胞需要更高的胰岛素浓度才能对胰岛素产生反应,肚里的孩子属于高风险的一群,尤其是胰脏功能不理想的孩童,当他们出世长大后,年纪轻轻就会患上糖尿病。

一个非正式的数据显示,在城市有15%,即是7位孕妇中,有1位孕妇体重过胖,且处在一个不理想的环境中生活,会带给后代不良基因。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