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遇见医生

吴奕品/腰很痛!

50出头的老王,出现下背剧烈疼痛已接近一年。每一次疼痛发作时,总会到临近诊所打支“消炎针”,然后服用一些止痛消炎药。对于这时好时坏的疼痛,他并不以为意。总以为吃了药,药到病除后再次生龙活虎,问题便解决了。

殊不知,这疼痛的发作却越发频密且日益严重,甚至伴随着下肢麻痛的情形。初期症状也只不过是腰部区域接近屁股部位感到疼痛,而这种痛也渐渐的延伸至大腿甚至是小腿。他如今已无法久坐,有时候咳嗽也造成下背疼痛加剧。

受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响

老王的症状其实是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后,的确发现了他的L3-L4以及L4-L5椎间盘突出。由于L4及L5神经根受到压迫,才会产生他现有的各种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其实会因着突出部位,方向及程度的不同而不一样。一些更为严重的症状包括了双下肢麻木乏力、无力行走、大小便功能出现障碍、性功能障碍等等。

椎间盘是脊椎骨内的软骨组织,之所以会突出并挤压周围的组织及神经,乃是因为长期受压及一些重力,导致周围韧带受损及退化。一般较常见的年龄层为45岁以上。常见导因可分为脊柱因素、生理因素、职业因素等等。

生病遇见医生

器官捐赠 只为救人遗爱人间

慕沙,40岁巫裔男子,有超重和高血压问题,因脑部急性出血去世,太太忍痛替他器捐肾脏,遗爱人间。

慕沙是个夜猫子,常常三更半夜和朋友泡在嘛嘛档喝茶聊天,太太爱莎看不过眼,要他少出夜街少吃宵夜,他满口答应,但一转身就忘得一干二净。这天午夜,慕沙又出门了,说约了朋友在嘛嘛档看世界杯入选赛。凌晨两点,睡梦中的爱莎被电话铃声吵醒,电话中慕沙的好友气急败坏地告诉她说慕沙突然无法说话,右边身体像被石头压着似的动弹不得。

10分钟后,朋友把慕沙送回家里,爱莎手忙脚乱地帮他抹风油,要他稍事休息。好不容易捱到天亮,情况依然毫无好转,爱莎才急召救伤车,火速把丈夫送院。

到了医院后,慕沙的昏迷指数跌到8(正常人是15),呼吸困难,左脑内有大型血块,诊断是脑急性出血。

脑神经外科医生第一时间为他做了紧急脑减压手术,也取出了血块。手术相当成功,可是慕沙却一直处在昏迷状态,手术后3天,还是没有甦醒过来。到了第8天,昏迷指数再次下跌,扫描时发现他的脑部肿胀,瞳孔也开始放大,生命的迹象正在逐渐消失。

专题

机器人手术未来或取代内窥镜 操作精细打破传统手动限制

妙手仁心,是我们对医术高明的医生讚誉;因为对医生的信任,病人愿意躺在手术床上,让医生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地解决身上的问题,把生命都交托给医生。

但如今先进的科技,机器人已经可以取代人类做很多工作,甚至包括开刀做手术。如此情景,病人还会放心的把生命交托给医生吗?手术机器人真的是可以“付托终生”的“人”吗?

只扮演工具角色 仍赖医生操作及判断

机器人手术,正确名字是达芬奇系统(Da Vinci System),是一台帮助医生做手术的机器。它并没有机器人或者人的形状,只是一对手臂,代替医生的手进入身体进行各种复杂或高难度的手术。

不过,这引伸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以后机器人将会取代医生,或者取代医生的双手做手术,那么医生只要掌握使用机器人的技巧,就不再需要学习传统的开刀手术?甚至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任度与沟通会否因此而减少?

成人健康

化疗失效 新药干预 靶向阻断肿瘤血管 晚期胃癌新希望

案例:

已退休安享晚年的林先生患有萎缩性胃炎十多年了,并长期服用甲状腺素控制病情,胃部一直有阻塞感。

去年,胃病切片活检发现患上晚期胃癌,医生建议手术切除三分之二的胃部。林先生听后非常伤心,虽然家人有能力缴付昂贵的医药费,但是58岁的他却担心自己承受不了这麽大型的手术,也对术后的恢复缺乏信心,终日愁眉不展。

林先生最后选择接受化疗,可是疗程结束后,病情却没有受到控制,眼见林先生一天一天的衰弱,林家在医生的建议下,让林先生接受最新药物治疗。

在家人和医护人员悉心照料下,林先生终捱过了治疗,逐渐恢复体力,生命也得以延长。
 

我国批准首个用于治疗晚期胃癌的全新生物制剂Cyramza(ramucirumab),可通过靶向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进而阻断肿瘤血管的生成,达到抗癌的疗效。

问医

交感神经过度活跃 15分钟 根治手汗症

医生你好。我怀疑自己患了手汗症,请问:

Q1:手汗症是个怎样的症状?

A1:出汗过多是一种病症,俗称多汗症(hyperhidrosis)。一般常见多汗的部位包括手掌、脸、脚板和腋下,这类多汗症普遍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由青春期开始,出汗情况会日益严重。

在医学上,出汗起因和交感神经过度活跃是有直接关联的;若家庭基因有多汗症的病史,下一代也会有多汗症的可能性。

手汗症的症状如下:

●手掌不停地流汗
●经常无缘无故地流汗
●没有做运动也流汗
●情绪变化和压力导致多汗
●休息或睡眠时会停止出汗

Q2:请问要怎样治疗手汗症?若是进行手术,是否能彻底根治呢?

问医

溃疡性大肠炎无法断根 用药控制 避免高纤饮食

你好,我母亲今年53岁,10年前患上溃疡性大肠炎,至今吃药已七八年了,由于担心药物产生副作用,因此在此想询问有哪些药物可取代目前吃的药物或是可直接断根。以下为母亲所服用的药物。

1)prednisolone 5mg 

2)azathioprine tablets 50mg

3)mesalazine 500mg 

4)Salofalk Enemas 2g 

 

Q1:这些药物有什么作用?可能会造成身体出现什么副作用? 

A1:溃疡性大肠炎(ulcerative colitis)属于肠道慢性发炎性疾病,虽然病因不详,但相信与感染、免疫系统缺陷和遗传等因素有关。病人通常会有反复性的腹泻,同时粪便带有粘液和鲜血。

虽然溃疡性大肠炎只影响结肠及直肠,不涉及小肠位置,但如果持续发炎,甚至有机会演变为癌症。目前并没有特效药或其他方法可以完全根治溃疡性大肠炎,唯有通过药物治疗来减少复发和持续发炎,延长缓解期病程,避免病情恶化至需要动手术(全大肠切除术)而影响生活质量。

问医

无科研证实 鹿胎素有效降血糖 生活干预 控糖基本法

Q1:我是一名糖尿病患,听说吃太多药会影响肾脏。我可以不打针,不吃药吗?

A1:之前有一名糖友发现他的邻居被确诊为糖尿病患后,吃了药反而有肾病,而向我提及这个忧虑。结果当我去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名邻居已患有糖尿病多年,也没有好好控制血糖水平,因而造成肾脏受损。其实药物并没有伤害肾脏,肾坏是他没有改变生活作息所致。

Q2:听说糖尿病是无法断根的。

A2:糖尿病并发症确实没有回头路,如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或肾病等,因此能做就是不让病况恶化。

Q3:抽烟及喝酒是否会加剧糖尿病并发症呢?

A3:是的,这2种不良生活习惯会加剧并发症如冠心病、中风等,机率可达2倍以上。

成人健康

糖尿病脚可分成5级 由溃疡、变黑、坏死和锯脚

糖尿病是百病丛生之母,会衍生许多可怕的并发症。“糖尿病脚”(diabetic foot)就是其一。一旦病情恶化,整只脚就会变黑、溃疡和被锯脚,过程恐怖折磨。

霹雳新古毛政府医院嘉狄星医生(Dr. Jagdev Singh)是苏联医学院毕业生,擅长治疗糖尿病,尤其是“糖尿病脚”。他也是“大马国家糖尿病伤口队”成员之一。

轻微溃疡也必须求医

嘉狄星表示,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积极预防和治疗,如穿特制的糖尿病鞋、用药及进行饮食行动,很容易会出现糖尿病脚问题。患者处理糖尿脚的最佳方法是预防,一旦发现脚部出现轻微溃疡,脚底有一点破损或流血,必须立刻前往寻医治疗。

“我的工作范围主要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脚部溃疡。如果是初期的溃疡,我得先清理病人脚步的脱皮部分,然后使用药物和包扎技术让伤口逐渐变干和癒合了。这是要尽量保护患者的脚,避免恶化导致截肢。”

成人健康

铁氟龙不沾锅可安全使用 坏掉破损就应汰换

不沾锅(或称易洁镬)因不易沾黏食物,加上用少油、好清洁的优点,是厨房中解决各种油煎料理烦恼的好帮手。但自2005年美国环保署发佈铁氟龙不沾锅中含有可能致癌物后,许多媒体都以耸动标题争相报导。究竟不沾锅能不能用?在使用及清洁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为什么不会沾黏食物?不沾锅(nonstick frying pan)之所以能够不沾黏食物,秘密就在于锅壁上涂佈了一层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的材质,俗称铁氟龙(Teflon)。铁氟龙是於1938年由美国杜邦公司的科学家Roy Plunkett在研发无毒冷媒时偶然发明出来的塑胶材质。

在化学构造上,铁氟龙中的碳原子跟氟原子键结紧密、彼此间作用强,其他物质与铁氟龙间黏结的力量没有任何机会形成,使这种聚合物具有非常低的摩擦系数,并且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惰性,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除了铁氟龙材质,目前市面上也有采用陶瓷类涂层的不沾锅产品。但铁氟龙独殊的光滑、防水、防油、耐酸、耐碱等优点,也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烤盘、烘焙纸、烤盘布等其他厨具上。

专题

医药分家被大肆渲染 大财团图垄断配药市场

在国内纷扰多年的医药分家课题,私人领域的诊所医生被指为落实这项政策的最大阻力。马来西亚私人职业医生联合会主席周锦荣医生表示,国家法令阐明医生具有开药及配药的权利,此权力不容置疑,医生必须把病人获得安全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只有当国家的卫生保健系统可提供完整且完善的防护及法令的大前提下,把配药错误及伤害病人的机会减至最低,医生才会同意医药分家。

医生具配药法定责任

“国家法律已阐明医生对病人的职责及责任─一切与病人有关的医药管理都必须落在注册医生手上。这意味着,从病人向医生谘询有关医药问题那一刻起,接下来一系列有关治疗丶治疗效果及复原等护理,都属于医生的职责及责任范围内。

这也是病人对医生之间关系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层面里,医生开药及配药是不可缺失的举动,他们肩负着准确无误开药及配药的法定责任。

事实上,人们根本没有基础及立场诋毁抹黑医生的角色。医生在开药及配药方面曾接受过的培训及专业知识是不容置疑的。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