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脑伤後分秒必争做复健 “培训”剩余细胞 重拾自理能力

脑损伤可以导致大部分身体功能如思维丶视觉丶语言丶运动等异常和失调。虽然脑受损部位无法治疗和挽回,但是只要把握治疗和尽早复健,能够改变脑神经元的功能特性,引起脑神经的可塑性变化,病人就有机会可以恢复自理和自立的健康状态。

 

多学科医疗团队 支援脑伤病人

“脑损伤病人的康复非常缓慢,而且需要一支不同专业的治疗团队相互配合提供支援。

治疗脑损伤的专业团队有脑神经内外科医生丶复健医生丶护士及治疗师,团队里每一名专科所提供的治疗可谓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身为脑外科医生,我替病人进行手术后,任务暂告一段落,但是这不表示病人的治疗就到此为止,我必须把病人交给另一名医生或复健部的同事,以作进一步治疗。

脑损伤主要分成3个阶段的治疗,第一阶段是管理颅内压,医生可以通过内科手段,例如让病人睡躺以稳定颅内压,或者通过手术取走脑血块丶脑肿瘤丶止血等达到控制颅内压的疗效,而颅内压异常可以引起二次脑损伤。

成人健康

双重机制降胆固醇 全新复方 “心”事不重重

案例:

36林先生有胆固醇偏高的问题已经好几年。开始时,他通过饮食和健身尝试降低胆固醇水平,可是半年过去了,胆固醇不减反增,令他感到灰心。

他迟迟都不敢咨询西医意见,担心被处方他汀类药物,因为听闻他汀类药物是医生最常处方给病人的降胆固醇药物,但是,吃后会有肌肉疼痛丶肝功能退化丶认知功能障碍等副作用,令他却步。

他也尝试过中药和一些传统治疗,但是却不见起色。眼看胆固醇水平居高不下,他感到不知如何是好。

降低胆固醇水平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一直以来,他汀类药物(statin)都是降胆固醇药的主流。如今,全新组合药物Atozet(结合ezetimibe和atorvastatin)正式在大马面市,具备了抑制消化道吸入胆固醇和肝脏产生胆固醇的双重作用机制。虽然组合药的他汀类药成分少,但是却比单独且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有同等疗效,提供患者另一项在饮食控制法以外的辅助治疗选择。

每减1单位总胆固醇 缺血性心脏病随着降

问药

膝盖疼痛丶急性前列腺炎该怎麽吃药?

Q1: 我膝盖疼痛好一阵子了,看过医生,医生说是关节软骨减少了,引起摩擦以致疼痛。也开了一些止痛药和建议我吃葡萄糖胺。可是这些止痛药是不是有很多副作用?市面上也有许多葡萄糖胺的产品,该怎麽选择呢?除了吃药和保健品,还有什麽方法可以帮助减轻疼痛?

A1:膝盖疼痛一般可服用扑热息痛(paracetamol)和擦拭外敷性非类固醇抗炎止痛剂(topical NSAIDS)以减缓疼痛。除非对上述所说的药物敏感,或有长期服用一些药物(比如稀血剂 Warfarin),或因某些原因不能服用扑热息痛,否则服食3至5天是安全的。

成人健康

脂肪肝 病毒性肝炎 大马最普遍肝病

马来西亚约有40万人患上C型肝炎。尽管这项疾病的治愈率高达95%,但是3个月的治疗费用高达35万7000令吉(每颗药丸4300令吉),加上医药保险不接受这项疾病的投保,结果再好的药,也会因为“飞天价”而无法让所有病人受惠。因此,卫生部日前决定和受忽略疾病药物研究院(DNDi)合作,找出一个民众皆可负担的C肝治疗方法。
 

长期喝酒 肝脏“中毒”

“在2013年之前,大马的肠胃与肝脏专科医生是分开的;2013年之后,大马卫生部的一个委员会就把它们合并在一起。

这是由国家专科医生委员会所作出的决定。我是其中一名委员。因此,我很了解整个来龙去脉。在这种情况之下,任何肝病患者,只要挂诊肝肠胃医生,后者都有充足能力治疗肝病。

在大马,最普遍的肝病是什麽呢?从我的行医经验来看,大马最普遍的肝病分为两大类,分别为脂肪肝及病毒性肝炎(B型肝炎丶A型肝炎和C型肝炎)。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脂肪肝(fatty liver)。基本上,这是一种可以被治疗的肝病。

亲子妇幼

晕倒 头痛 癫痫 毛毛样脑血管病 小孩也中风

案例:

翔宇现年14岁,自小就喜欢看篮球漫画,并且立下目标要成为第一个进军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大马子民。每天一放学,他就拉着哥俩们到篮球场上锻炼,从小学到中学,想要找他,去篮球场就对了。父母看他打球没影响课业,便没阻止他常去打球,反正只要他没结交损友,没染上恶习就好了。

这一天,翔宇如往常一样到球场上和哥俩们较量球技,都是一群活泼孩子,难免有些推撞,也免不了好胜之心,就在一次抢篮板球时,翔宇突然眼前一黑,头痛不已,随后就昏倒了,吓得在场的哥俩们不知所措。

送院急救后,医生证实翔宇患上毛毛样脑血管疾病,亦有人称之为儿童中风,随后就进行一系列的检验及手术,翔宇自此不再突然倒下或无故晕倒,他可以继续向篮球殿堂迈步。

脑长满畸形毛细管 如一团烟雾

专题

滥用抗生素 催生抗药性细菌

早前科学家发出警告,一种具有超级抗药性的“超级疟疾细菌”,已经从柬埔寨传入东南亚各国,包括越南、泰国、老挝、缅甸,对当地防治疟疾工作造成打击。

据报道,这种超级细菌沿着湄公河传播。研究员指出,高达60%病例都无法抑制,将对全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虽然目前只是在东南亚地区传播,但科学家担心它将迅速蔓延至疟疾重灾区非洲。更早之前,全球爆发毒鸡蛋风波,从欧洲延烧至亚洲,源头是发现鸡蛋含芬普尼(Fipronil)农药。这两宗个案看似没有关系,但殊途同归的是,最终所引发的细菌抗药性灾难。

抗生素被滥用
救命药 变 致命药

近年来,畜牧业或农业过度使用农药所衍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不是新鲜事,或许被揭发的只是冰山一角,但至少还是有标準可遵循。

不过,另一种同样大量用在畜牧业与农业的抗菌药物,却似乎没有被人看到其背后的严重性,那就是农用抗生素(agricultural antibiotics)。

生病遇见医生

脉络丛乳头状瘤 致脑室水阻塞 脑压升高

大卫,45岁的前酒店经理,个性拘谨内向,罹患脉络丛乳头状瘤后更显得郁郁寡欢。

大卫看起来已经有一段日子没有睡好觉了。他眼圈深黑,神色憔悴,哑着嗓子告诉我说,因为健康每下愈况,两个星期前他终于丟了工作。说罢,脸色仿彿更暗沉了。

◎频密头痛,看不清楚又尿失禁

频密的头痛,让他的工作不断出差错,再加上经常看不清楚左边迎面而来的人和车辆,好几次差点发生交通意外,所以他也不敢再开车。更令他难堪的是,有一两次他在公开场合上尿失禁,场面尴尬得令他感觉快要窒息。

早在10年前,大卫就知道自己的脑室里有一颗小肿瘤(Intraventricular brain tumour),当时他因为频频头痛、呕吐和晕眩,到医院做了脑部扫描后得知长了肿瘤。因为肿瘤不大,所以医生不予理会。直到近一年来,病情再告恶化,最后丟失了工作。

生病遇见医生

抗生素 对的时候使用才有益处

“医生,你一定要给我抗生素,我的病一定要吃抗生素才会好的!”

“医生,千万不要给我抗生素,我知道抗生素是害人的毒药!”

“医生,我每次生病时都会把以前剩下的抗生素拿来吃,吃一两次病就会好了!”

“医生,我吃了一次抗生素,为什么病还没好?”


这几句话是我在看诊时常听病人提起的一些谬论。病人一般对于抗生素抱持两种极端的错误观念。第一,抗生素治百病。第二,抗生素害死人。

抗生素是一种由微生物所产生的物质,在经过化学处理后所制成的药物。这种物质具有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的能力。简单来说,抗生素是一种可以医治或预防因细菌感染所引发的疾病的药物。

抗生素於1928年被英国科学家亚历山大费莱明(Alexander Fleming)发现。他当时在做实验时忘了将自己培养的细菌盖好。几天后赫然发现一种叫青霉菌的微生物在表面生长,并分泌出称为青霉素(Penicillin)的物质,能杀死他所培养的细菌并阻止细菌继续散播。青霉素过后被广泛使用于治疗脑膜炎、肺炎、梅毒等感染。

专题

民众醒觉意识低 大肠癌 “好防” 变 “难治”

大肠癌是我国男女常见的癌症,通过定期筛检、息肉摘除或大肠切除术等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甚致治癒大肠癌的功效,只不过,大多数人偏向关注大肠癌的治疗,忽略了早期筛检的重要性,以致我国许多大肠癌病例确诊时已是晚期癌症,可以治癒和扭转的情况非常有限。

 

案例:

43岁林女士到医院进行体检,医生建议她进行常规的检查之外,应该也做大肠癌筛检,不过却被林女士拒绝了。

“不是50岁才需要做大肠癌筛检的吗?我听人家说大肠癌有遗传性,我们家没有人罹患,所以我不会‘被遗传到’。再说,我现在又没感觉怎样,为什么要筛检?”

林女士也以“指检”令人感到尴尬和不舒服为由,婉拒了医生的好意。不过,林女士却在出席了一场健康讲座后,与同行的朋友“凑日闹”,一起参与粪便潜血检验。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