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保健

术前术後长者营养皆重要 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复原能力

案例:

林老先生刚过完70岁大寿,不过最近茶饭不思,闷闷不乐,孩子们因此带他到医院做体检。检验报告出炉,证实罹患大肠癌,因肿瘤堵塞了部分大肠,需尽快进行手术,以免病情恶化。

虽然林老先生没什麽健康问题,且热爱运动,身体算硬朗和健硕,不过由于一段日子进食困难,造成身体消瘦和营养不良,提高了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经医生评估后,林老先生需进行为期1个月的口服营养补充,让身体达到足够的能量后才进行手术。为求更快的手术和复原,林老先生遵照医生指示,使手术顺利展开和完成。

林老先生也在手术后恢复运动和勤于补充营养,复原得比预期更好,医生因此建议他提早出院回家休养。

长者常进院 营养底子差开刀好困难

”年长者常见因骨伤和疾病需入院接受手术治疗,一旦有营养不良的问题,就会大大增加手术风险的发生。因此,长者接受手术前后,建议通过饮食辅助,包括饮用全营养液强化体能,有助于提高术后复原和降低并发症。

成人健康

25%爱滋病患并染C肝 新药组合好心“肝” 病毒消除率达97%

自从科学家于1990年代中期,发明了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俗称鸡尾酒治疗法)后,爱滋病毒已是受到控制。如此,大大降低了由爱滋病所导致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自此之后,只要爱滋病人服药和过着健康的生活,爱滋病已经没有那麽可怕。虽然如此,近年来,却又出现另一种与爱滋病有关的传染重症。

传染途径相似──血液和精液

“当爱滋病的肆虐受到控制之际,爱滋病带原者又受到另一种重症的侵犯,即爱滋病人同时患上C型肝炎症(HCV)。这种C型肝炎病毒的凶猛性,与爱滋病毒的凶猛性是大同小异的。

爱滋病毒与C型肝炎病毒的传染途经差不多相同,即通过血液和精液等传染。由于传染路线相同,因此许多爱滋病带原者也就此患上C肝。

在欧洲,大约有25%的爱滋病人同时患上C肝(HIV-HCV-Co-Infection);美国的患者也很多。如果爱滋病患共用针筒吸毒和男男患者肛交的话,更易同时患上这两种重症。

问药

疼痛找上你 如何吃药远离疼痛?

Q:头痛应该马上吃止痛药吗?还是闭眼休息就可以了?

A:引起头痛有很多因素,头痛性质程度也因人而异。一般最常见的是紧张性头痛(tension headache),通常是因工作压力大丶过于劳累丶熬夜丶对着3C屏幕过久,眼睛疲劳而引起的,只要放轻松休息或服用扑热息痛(paracetamol)或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 即可缓解。

但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在头痛发作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吃止痛药,但务必适可而止,事实上服用过量反而会让头痛加剧,当你的头越痛就吃越多止痛药,最终进入一个头痛越频繁的恶性循性,称为“药物过度使用头痛(medication use headache)”。必须注意服用止痛药严格限制一周只能在2天以下,一个月不超过14天,不超出标明服用剂量,就不会产生依赖性。

成人健康

手麻 头痛 颈痛 低头族易患“手机颈”

过去一旦谈起脊椎问题,人们必定联想到老年人手扶拐杖的画面,惟随着智能手机出现,现代男女出门几乎是三宝同行,即手机丶手提电脑加平板电脑,哪怕吃饭也是机不离手,再加上长期不正确姿势以及不恰当的按摩,造成颈椎僵直这类脊椎病逐步年轻化,因此照顾好脊椎刻不容缓。

案例:

阿明,25岁,每天的工作就是对着电脑荧幕,有时一看就是数小时以上。不仅如此,他也沉迷于手机游戏,可谓是一个上班对电脑,下班对手机的3C粉丝。可是近来他感觉脖子及肩膀处特别酸痛,在同事的介绍下到一间新开张,声称正宗的按摩店去享受下按摩,期望可以舒缓肩膀酸痛等症状。

当天的按摩师是一名异国男性,按摩的力道一开始是缓慢及轻,躺在床上的阿明大呼不过瘾,要求按摩师加大力道,按摩师只好按照顾客要求逐步加力,岂料过了一会儿,阿明却感觉脖子有一阵声响,随后就是停止呼吸及不省人事了。

在场同事赶紧把他送去医院抢救,但最终还是救不回。医生在解剖时发现原来他的颈椎血管破裂,相信是按摩时力道过重,造成颈椎第一节和第二节脱臼,他因而血管剥离送命。

亲子妇幼

儿童肌肤比成人薄30% 慎选沐浴品 防皮肤过敏

案例:

罗勖予一直都有皮肤过敏症,只要使用不当的产品,身体就会瘙痒。因此,她必须很谨慎的选择洁净用品,她也绝不会选用含有类固醇的药品。

其长子罹患湿疹长达10年之久。她是在长子约5岁时使用有机洁净产品,其次子是则是在两岁多时因为被诊断患上白血症,开始化疗后就出现了皮肤问题。

两个孩子目前的皮肤问题已经缓和了,长子只有在误食海鲜或是遇到灰尘多时,皮肤才会不适。

亲子妇幼

呕吐 腹泻 长湿疹 牛奶蛋白过敏惹的祸

案例:

爱莎和丈夫不久前迎来了两人第一名爱的结晶,为了给孩子最好的照顾,爱莎决定辞去工作在家照顾孩子,并给孩子哺乳。她也进食许多高营养食物,尤其高蛋白食物如牛奶丶芝士等,确保孩子从乳汁中得到所有的营养。

不过,孩子约1个月大时,身体多处突然出现严重湿疹,爱莎顿时感到惊慌失措,虽然挂了门诊,也尝试了一些外洗和外用的偏方,但是,两星期过去了,却不见得有明显的效果,令爱莎和丈夫非常焦虑。

在新手妈妈互助群的推荐下,爱莎找上了有经验的儿科医生,经详细检验和询问后,医生初步怀疑孩子患有牛奶蛋白过敏症,因此建议爱莎停止所有的牛奶和乳制品,为期两周,看情况有否改善,若有,可继续尝试乳制品,看症状是否重现。
 

专题

男性骨松来得晚 骨折死亡风险比女性高

10月20日为世界骨质疏松症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8年正式确立,其目的是对大众普及有关骨质疏松症的知识,预防和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案例:

73岁的李老伯患有“三高”代谢疾病,虽然每天要服用很多药物,但是血糖、胆固醇、血压控制还在正常范围中。

不过,他最近和家人到户外郊游时,不小心被小孩碰撞跌倒,造成腰椎压迫性骨折。手术后卧床休养多日,不料尿道与肺部发生感染,又反复住院数次,加上复原缓慢,家属只好聘请看护全天候照顾。

由于行动不便,李老伯很少下床和外出,以致长期卧床,背部和下肢产生褥疮,不仅活动能力越来越差,照顾上也越来越困难。

 

专题

长者糖尿病患 无需严控三高 慎防低血糖跌倒 加速大脑退化


减重10%  
空腹血糖降10%

“糖尿病患可以通过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限制糖分、增加摄取纤维素、运动、定期服药及保持门诊,有效地控制血糖。

若病患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超重,可透过饮食及运动减肥,每周减0.5至1公斤,忌操之过急。若可以在3至6个月内减去5%至10%体重已是很好的成绩。

成功减重10%,可降低空腹血糖10%,三酸甘油酯降低30%,坏胆固醇降低1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俗称好胆固醇)提升8%,血压也可降低10mmHg。

部分患者宣称自己丝毫不沾糖,费解血糖仍高高在上?问题在于我们日常摄取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条、粿条、水果、薯类、乳制品、豆类及糖果被人体消化后,都会转换成血糖。

 

专题

鼻塞 鼻涕掺血 颈长硬块 两周未痊愈  速挂专科 排除鼻咽癌

华裔 比达友 国内鼻咽癌高风险群

“人们普遍认为鼻塞是感冒症状,鼻涕带血丝则是太大力擤鼻涕所致,加上这些早期症状不明显,人们往往都会忽略身体发出的声音。倘若类似情况维持2周未痊愈,务必就医揪出病因,须知鼻塞及鼻子分泌物带血丝都是鼻咽癌的症状。

此外,听力下降、严重头痛及颈项长硬块也是鼻咽癌的症状,偏偏这些症状容易被人们忽略,认为是身体燥热所致,错失治疗良机。

有些病患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后,挂号看普通科医生,然而医生未有把这些症状与鼻咽癌做联想,往往为病患开抗生素。其实,医生一旦察觉病患久未痊愈,应多加留意,或可推荐患者谘询耳鼻喉专科。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简称NPC)是一种发生于鼻咽腔或上咽喉部的癌症。根据国际卫生组织,鼻咽癌分为3种类型,包括角化鳞状细胞癌(高分化)、非角化癌(中分化)及未分化癌,亚洲人较普遍患上后者。

鼻咽癌在中国南部地区病发率颇高,而我国华裔先贤多数来自该处,因此本地华裔患鼻咽癌机率较高,而东马比达友族(Bidayuh)也是鼻咽癌高风险群。

生病遇见医生

吴奕品/心肌梗塞突发 掌握急救可救命

我们不时能在报章上看见一些运动爱好者在运动时突然暴毙,或是某中年男子/女子在睡梦中暴毙的新闻。众多死亡案例中,其主要导因多为心肌梗塞,而事发后未能及时施与急救,包括心肺复甦术。

在马来西亚,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死亡率相当高,占了政府医院死亡率约20%~25%。而心肌梗塞更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当中最致命的疾病。和其他疾病不同,心肌梗塞一旦发生都非常急性,并能对患者生命有着严重威胁。唯有及早发现,并在黄金时间给予适当处理,才能降低死亡风险。

曾有位病患在感到胸口闷痛及呼吸急促时,第一时间自行开车到我的诊所。当下马上为他做了心电图测试,报告出来后只见那忽高忽低的线条,像是高山幽谷连贯在一起。我的心顿时慌得蹦蹦乱跳,肾上腺素直接飙高。只因报告上显示着严重下壁心肌梗塞。我立即为他提供高浓度氧气,再让他含服一颗三硝酸甘油舌下含片,接着直接拨打999紧急召唤救护车将他送院。

我之后才得知他当时在送院途中曾三度心跳停止。医务人员为他三度进行心肺复甦术,所幸抢救成功。他入住心脏病监护病房接受治疗,数日后健康出院。还好当初及时处理送院,保住了一条可贵的性命。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