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遇见医生

谢建裕 / 结核病,挥之不去的梦靥

“医生,下个病人进来前,最好穿个口罩吧。”才说完,贴心的护士已递来一个N95的面罩。N95面罩通常是用于预防空气传播的疾病。翻开旧病历一看,厚厚的病例,才看了几页,也大概略知一二了。阿末,40岁,是名工厂主任。去年开始,他咳嗽,胸疼,偶尔还咳出血丝。他的体重也明显下降。传染疾病科医生通过X光检查和痰化验,诊断出肺结核病(Pulmonary Tuberculosis ,国文为“Tibi”,俗称“肺痨”)。可惜他不遵守指示,并没完成疗程,只服了3个月的药,仍然患有活跃性的肺结核病。现在,他们得重新配制抗肺结核的药物给他。转诊来耳鼻喉科的目的是因为他的颈部出现脓肿,需要内镜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因。经过深层的检查,我们认为他颈项的脓肿乃是结核病扩散至颈部淋巴结所致。病菌已感染到其他器官了。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所导致,多为肺部感染。因此,当提起结核病时,大家都会想起肺痨。其实,结核病菌能够渗透身体多个其他器官,包括头脑、淋巴结、喉咙、骨头、肾脏等等。结核病曾因我国结核预防针(BCG)计划的广泛,在我国的发病率降至甚低。然而,随着外劳在90年代的大量湧进,结核病的发病率也随之节节上升。追根溯源,结核病菌跟随外劳的湧入也大举入侵我国。

 

饮食营养

周志辉/普洱茶是越陈越香 保健效果则未必如此

普洱茶是黑茶的一种,在各种茶种当中,它的学问最多,可媲美红酒。普洱茶越陈越香、也越陈越贵,有可以喝的古董之雅称,其独特的滋味及韵味,真的颇值得投入时间来钻研一番。我过去曾向对普洱茶素有研究的制茶师父,请教许多有关普洱茶的制茶学问,个人相信要认识普洱茶,除了以食品与科学的角度外,更要综合文化的一面。

普洱茶原产於云南,已有千多年的历史,讲到它的起源,早在中国秦汉时,中国经由“茶马古道”进行茶叶和盐等交易,茶商将茶叶放在马背上运送,在长远的路途上,历尽湿和热的极端环境变化,让存在于茶叶上一些微生物有机会使茶叶自然发酵,而成为普洱茶。

目前普洱茶主要是利用云南省大叶种阿萨姆茶叶(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采摘后经杀青、揉捻及日晒干燥,首先会成为普洱生茶(raw tea),茶汤颜色较浅,就像绿茶一般,所以又称青普洱。生茶再经过微生物后发酵或陈化之后,就能成为普洱熟茶(ripe tea)。

问药

黄宏圣/吃药4种人——你是哪一类?

无论人还是动物的一生都逃不过生老病死,但动物生病时会自行寻找草药服下或改变生活方式,而人类则凭著知识和科技制造药物来医病。无论发烧,感冒,外伤甚至癌症,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药物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

虽然我们总说是药三分毒,药物能够救人也能害人,但是药物是否有害也是由人来决定。人生百态因一种米养百种人,吃药的病人也是有各式各样的:

◎吃药不会死的人
这一类病人是属于配合度极高的病人,他们对于药嘱的遵从性是一等一的高,应该给予赞赏。但当中有一部分人却完完全全依赖医务人员,对自己服用的药物一知半解,甚至毫无概念。

这样的情况可以解读成病人对医务人员绝对的信任或者病人对自身的健康不负责任。绝对的权力造就绝对的腐败,绝对的信任不代表绝对的安全,病人除了必须了解自己服用的药物,在对药物有疑问时需要问清楚,必须对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否则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

专题

免药物相互作用 不建议中西医同时治疗

中西医如叠叠乐  不同时间点介入

“我国的中西医在治疗肿瘤方面“不打架”,西医主“攻”,以放化疗治疗病人,当病人在承受副作用时,中医就主“守”,相辅相成,达到并治成效。

中西医就像玩叠叠乐,在不同的时间点,给予病人不同治疗。针对末期癌患,当癌症兇猛时,我们“打打”它,当肿瘤乖巧时,就和平相处,和肿瘤共存。

许多人都会提出疑问,癌症病人是否可同时接受中西医的治疗,在化疗期间可否同时服用中药?

有別於中国的中西医同时治疗方案,我国采取较保守的方式,不鼓励中西医同时治疗,主要考量及化疗药物与中草药是否产生相互作用。

如之前所言,西医主攻,中医主守,肿瘤病人先接受西医治疗的放化治疗,待完成西医的主要治疗方案后,才转介至中医部,辅助病人减缓副作用。

打个比喻,在国家癌症中心接受治疗的头颈部癌症病患在完成肿瘤的放化疗后,可被转介至传统与辅助医药科(Traditional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简称T&CM),以中医辅助减缓副作用,如口腔溃疡、放疗后口腔干燥症等。

问医

细针抽精注入卵子 ICSI助弱精男圆父亲梦

我现年37岁,与丈夫结婚多年但至今都没有孩子,之前我们曾去妇科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我的卵子太小,而且丈夫的精子数量也不多,过后我有吃了好几个月的排卵药,但还是无济于事。

Q1:我和丈夫商量了,不如考虑试管婴儿,所以我们想要请教医生是否可告知更多这方面的资讯?

A1:试管婴儿治疗(IVF)涉及从女方身上取出卵子,再把这些卵子送到实验室中让它与男方的精子结合并在试管内培养。接下来于2至6天以后(通常是3或5天)将成功受精的胚胎移植到女方的子宫里。

这是试管婴儿胚胎植入程序的简单解释,但其真实的过程却是相当复杂,共涉及了5个步骤:

1)以卵巢激素注射的方式,促进女方卵巢内成熟卵泡数量增加。

2)取得丈夫的精液(精子)

3)在实验室中进行卵子受精与培养过程

4)将胚胎植入子宫内(胚胎移植过程)

5)进一步使用药物以强化子宫,直到进行妊娠测试为止。

胚胎移植过后,如果还有剩余的胚胎,可以将它们冷冻起来,并在下次尝试怀孕时使用。

问医

胃酸倒流须长期服药 少酒少咖啡  三餐要定时

Q1:我今年55岁,男性,4个月前胃不舒服,照过胃镜,医生说没事,只是说胃胀并已治疗好;可是最近1个月却喉咙不舒服,感觉有异物,曾到耳鼻喉科求医,也照过喉咙,医生说是胃酸倒流,可是前后吃过许多胃药后,依然没有效果,症状也没有改善,请问我该怎办呢?

A1: 从这名读者所形容,我个人觉得症状趋向胃酸倒流。

胃酸倒流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消化系统疾病,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的食道和胃之间有一组称为下食道括约肌的肌肉(low esophageal sphincter)。其主要功能是防止胃液或胃内食物逆流,只有在我们吞咽食物时,括约肌才会打开。当括约肌功能出现异常,变得松弛而无法关紧,或在不正常的情况下打开,让胃液流回食道,便会导致胃酸倒流。

当胃酸流入食道时,将会引起胸口灼痛(胃灼热)、吞咽困难等症状,有时候也会让人误以为是喉咙有异物。导致胃酸倒流的原因包括了过重及肥胖,这将间接导致括约肌松弛。其他原因包括了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如暴饮暴食,吃的太急太饱,饭后立即睡觉等。研究也显示,个人情绪及生活压力也有可能导致胃酸倒流或肠胃不适。

问医

天旋地转 坐立不安 风 痰 虚 引发眩晕症

我在2016年大概8月开始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每当这种现象出现时,心跳就随着莫名加速,站或坐都会感觉不稳定,仿佛眼前的景象在旋转,有时甚至感觉景象模糊,并开始晕眩。

当情况恶化到已影响我驾驶,我随即去验血检查,检验报告显示我的血红素和铁偏低。我对西医给的补血药好像有些排斥,越吃感觉越晕,所以我停止服用,而转吃一些补血的中药及食品。

直到去年中再次验血时,我的血红素和铁已经达到正常的水平。然而我的头晕现象还是时好时坏,不会完全恢复。这种情况通常在月经的前后、吃饭的前后和喝了浓茶会更加明显。

Q1:请问,我在2016年时的严重情况是否与我吸取大量的钙和牛奶有关吗?在2015至2016 年间,我都吃高钙和低糖米,平时我也常饮用牛奶。

亲子妇幼

抢救听力3岁前最关键 人工耳蜗 成人失聪者也受益

案例:

娜塔莉出生两天后未能通过新生儿听力测试 ,并确诊双耳极重度听力损失。11个月大的时候,她植入了第一只人工耳蜗,并在4岁时为另一只耳朵植入人工耳蜗。人工耳蜗让娜塔莉像正常的听力儿童一样发展言语和语言能力。她在主流学校读书,小六评估考试(UPSR)成绩优秀,六年级时还做了学长。娜塔莉现在中学,一样当上学长,她喜欢弹钢琴丶游泳丶参加非政府组织活动。

还有很多人工耳蜗植入者过着和娜塔莉一样精采的生活,他们的成功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事实─失聪不一定会聋哑,只要有人工耳蜗等听力技术,失聪者也可以享受音乐,侃侃而谈。

全马有千名人工耳蜗植入者

问医

瘦子也会胆固醇过高

医生,你好。
我现年36岁,体重45公斤,身高170公分,平时有运动,没有刻意挑食。早前我去做体检时,医生却告知我胆固醇过高。

问:为何我没有超重也会有胆固醇过高呢?不是说超重的人才会有胆固醇过高以及其他三高的问题吗?

答:以你现在的身体质量指数而言,确实是没有肥胖,甚至可说稍微消瘦了些,尽管肥胖的人比一般人有高胆固醇风险,这也是为何肥胖人士常患上高胆固醇,但并不意味体重消瘦的人就不会患上高胆固醇,因为高胆固醇除了与肥胖有关,尚有其他导因及风险,比如家族基因丶遗传丶男女丶年龄的增加等。

此外,妇女在迈入更年期后,患高胆固醇的风险随着提高,高血压及糖尿病患也属于高风险群,而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缺乏运动都会导致高胆固醇。吸烟也是风险因子之一,它不只引发各种疾病及癌症,更是高胆固醇的元凶之一,

其实所谓的三高(即高血压丶高胆固醇及高血糖)都是息息相关的,毕竟它们的导因与风险都很相似。这各别的三高本身已足以造成成人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更何况是三高加起来,所以我们必须常提醒自己秉持健康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多运动。

成人健康

>45岁“孕”气不足 生育应趁早行动

婚后生儿育女是许多步入婚姻男女的目标,但是并不是每对夫妻都可以如愿怀上孩子,在医学上,自然行房1年却还没有怀孕则被归类为不孕。

案例:

在大学任职讲师的艾美与丈夫于5年前结婚,当时她在攻读博士学位,教学及研究工作让她忙不过来;其任职银行的丈夫也处于事业拼搏期,因此两人决定先过数年“两人世界”的生活。

艾美每次月事来潮时都疼痛不已,但她总是默默吞下止痛药,未正视经痛问题。如今,夫妻俩决定增添新家庭成员时,却苦候多时未有佳音,唯有谘询医生。经过检验后,才发现艾米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还长了颗巧克力囊肿,为其怀孕的路途添加荆棘。

卵子储备随年龄降

“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怀孕的机率会减低,因此有意生儿育女的夫妻应该尽早计划和行动。

女性的卵子是在妈妈体内时由妈妈赋予,随着年纪的增长渐渐减少和老化。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