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

食物无酸碱性之分 碱性饮食疗法无助抗癌

案例:

身材健硕的飞机师阿末查基(45岁)热衷各种田径,他因工作关系,需经常往阿布扎比、日本等海外飞行,生活非常忙碌和充实。他也热爱本地及西餐各种美食,尤其肥美多汁的牛肉,无论出外用餐或自己下厨,都会烹用牛肉等美食慰劳自己和家人。

他从来不曾想过自己会被顽疾盯上,直到2014年12月,他开始出现便秘和肠胃不适的感觉,症状持续两个月之久,但他不当一回事,继续忙碌地工作和运动。

他不久又发现运动后有“便血”的现象,他还是没有理会,继续马不停蹄的工作和手头上的计划。直到便血和疼痛症状加剧,他才拖着疲累的身驱去见医生。

经医生检查后,他证实患上大肠癌,需进行手术切除10公分的癌肠,手术后必须终生携带肠造口袋过活。

经此事后,他了解到均衡的饮食习惯对预防癌症的重要性,毕竟天底下没有单一食用一种食物或实行一种饮食法就能够达到预防和治癒癌症的效果。

问医

阻碍细胞产生盐酸 黑咖啡较不伤胃

我是一位热爱饮用咖啡人士,尤其是拉花咖啡,而网上流传的咖啡新闻,搅乱很多读者对咖啡的观点,请问:

Q1:义式浓缩咖啡(espresso)的咖啡因比较高?

A1:在泡制义式浓缩咖啡时,机器会以高压将热水(约摄氏88度)快速流过咖啡粉,咖啡中有较高浓度的萃取物,所以口感较为浓厚,苦味也较重,让人直觉以为义式浓缩咖啡有较多的咖啡因,其实咖啡因的含量会依咖啡品种、冲泡时间、水温和粉末大小而不同。在泡制义式浓缩咖啡的过程中,咖啡粉与热水的接触时间很短,一杯义式浓缩咖啡(约1安士或30毫升)所含的咖啡因通常为30毫克至65毫克左右,比起一杯常见的滴漏式咖啡(约8安士或240毫升),冲泡提取的时间较长,咖啡因含量可达65毫克至120毫克,虽然每毫升义式浓缩咖啡的咖啡因浓度较高,但以一杯总量来算含量其实反而更低。

Q2:喝咖啡会心悸的人,就完全不能碰咖啡?

饮食营养

如何管理糖尿病 正确常识最关键

根据2015年国民健康与疾病调查报告显示,几乎5名大马成人中就有1名患有糖尿病;而调查亦显示,半数身患糖尿病者根本不清楚他们已出现这问题。糖尿病亦被称为“无声杀手”,无论孩童或成人均会受影响。若不加以治疗,它将会静悄悄与慢慢地影响身体的健康,引发各种问题如低血糖、心脏病、神经损伤与截肢以及视力问题。

很多人都不知道糖尿病分两类型:

第一型糖尿病
往往发生在童年期,这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造成身体错误地自我攻击胰脏内的β细胞。唯一的治疗法是透过胰岛素管控。

第二型糖尿病
通常发生在后半生,且多由胰岛素抵抗而引发。通常超重、体重突然飙升或下降、高血压、高胆固醇都是健康出现问题的迹象。庆幸的是,第二型糖尿病可透过适当的饮食与生活方式而加以管控。

成人健康

白血病悄悄来到‧经常偶然被发现

要说白血病(Leukemia)令人闻之丧胆,并不夸张。因为大众一般的认知是把白血病与“血癌”画上等号。虽然白血病无明显症状,也难以确定肇因,但通过适当的治疗后,患者还是有痊愈机会。

血癌,其实是指各种与血液细胞相关的癌症,不局限于白血病,而是包括了淋巴癌(Lymphoma)及骨髓肿瘤(Myeloma)。根据大马癌症登记局,白血病和淋巴癌都是我国10大最常见癌症之一。

基本上,白血病的问题出在负责造血的骨髓。当白血球不正常增生,进而影响正常造血功能,就会形成所谓的白血病。

淋巴癌主要是淋巴细胞基因突变,不断繁殖变成肿瘤,集合在淋巴结,然后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份。骨髓肿瘤则是体内制造抗体的细胞异常或不断增生,而形成血液肿瘤,然后集合于骨髓中。

通常发生于血液和骨髓中的白血病,其可怕之处,在于它不像其他癌症能把肿瘤一刀切去,尤其是急性白血病发病后更是来势汹汹。

白血病主要分为急性(Acute)和慢性(Chronic),并各自按照细胞种类细分出淋巴性(Lymphoid)及骨髓性(Myeloid)。双威医疗中心血液病理专科医生黄杰丽医生受访时指出,白血病一般上是没有明确的肇因,更没有明确的遗传案例,而慢性白血病经常是偶然或意外发现(Incidental finding)。

重物怎么搬才不会“闪”到腰?

拖行李、搬重物、东西掉落在地该怎么捡起?你知道吗,不对的姿势,将对脊椎形成一种负担或压力,一不小心,还会导致肌肉或韧带拉伤、腰椎间盘突出。

问医

黄学谦/不谙急救却逞强 救人不成反害人 立刻呼救最实际

医生,你好:

前几天我在室内羽球场打球,当时中午12点左右,有些人打完球就在旁休息,突然传来一阵吵杂声,我走去一看,原来是一名70余岁老伯倒在地上,目击者说他是突然申诉喘不过气,之后就在孙子面前倒下了,事发时球场很闷热,随后他被紧急送院抢救。

Q1:请问若发生这样的情况,在球场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或者万一我们自己晕倒,我们可以怎样自救呢?

A1:这2个问题相当务实,因为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会遇到这些状况,但是要如何去面对以及处理这些状况,是无法像坊间或网络流传般来个一招半式就能解决,因为一个人在不同场所忽然失去意识时,其原因不管是外在或内在因素都具有许多可能(轻者如中暑,重者如心脏病、中风、食物咽到、败血性休克等),此时若施救者不具任何急救知识技能却逞强去施救时,极有可能会出现反效果帮倒忙的情况,在国外甚至可能会因此而被起诉)。

所以当看到一个人突然倒下时,最理想的做法是:

a)过去轻拍患者肩膀,确定无反应时大声呼救引起周遭人士注意

b)马上用手机致电医院呼叫救护车,可同时拍照或录影以利医疗人员作疾病鉴别诊断。

问医

儿童须睡足9小时 不赖床胃口好 主动要求吃早餐

Q1:随着健康意识提升,全谷粮早餐(breakfast cereals)也被大大推崇,它是否适用于儿童呢?反之会否对儿童的健康造成影响?

A1:对于现今忙碌的家庭而言,全谷粮早餐确实是非常方便及适合,但有几项指标必须注意,首先须注意的是全谷粮早餐包装上的标签,其纤维含量若是4克,那糖分就绝不能超过8克,以这为指标是最简单和方便,目前市面上很多所谓的儿童早餐都出现糖分过高的问题,同时也注意其生产过程。

另外也要注意早餐搭配,在全谷粮早餐的大家族中最常见有4种,分别是玉米片(corn flakes)、木斯里(muesli,或俗称的什锦早餐,麦片加水果和坚果)、烘烤酥脆谷(granola)以及燕麦(oat),论营养价值,木斯里及燕麦最好,但以口感而言,则是玉米片和烘烤酥脆谷最受儿童喜欢,但这两种早餐在处理过程中都有加入糖分,因此我建议母亲若选择全谷粮早餐,可让儿童先尝试木斯里,他们若不喜欢,可以加入一半的玉米片,或是把木斯里加入牛奶中煮软,通过不断变化的调配方式,让儿童既能摄取到足够营养,亦爱上吃早餐。

问医

林仁吉/对症下中药 天然雌激素不惹癌 乳癌病患可食用

医生,你好:

我本身是乳癌幸存者,我是ER+只是做手术与放疗,听说这类癌症不可食用诸如人参、当归、红枣与枸杞子。

Q1:请问这是否正确? 

A1:近年负面报导指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与雌激素过高有关,一些如人参、当归、大豆与雌激素相关的中药与食品也被一一列为乳癌病人该避免的食品,造成许多癌症患者备受困扰,也很谨慎地选择食品。

其实,这些植物雌激素与动物、化学合成或药物性雌激素是两回事,含有植物雌激素的食物相对比较安全,例如大豆之类的豆制品含大豆异黄酮雌激素,植物雌激素与乳腺癌间没有直接关系。

专题

心脏维护到整修 从把脉到微创

童话故事中,《绿野仙踪》里的铁皮人也想要回一颗心脏;给木偶一颗心,它便可以活如一个人,就有了《木偶奇遇记》。心脏,就像是人体的“发动机”。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只有心脏健康运转,才能为生命保驾护航。
可是,人们到今日都还无法完全掌控一颗心的跳动、如何策动一个小生命去营运体内所有的器官。
从中医把脉,进而心病调理,到科学研究、先进科技以及其生态和机械原理、生产替补零件加以修复心脏功能。心脏的病变和治疗的历史,尤其近年微创医疗革命,心脏手术明显越来越进步。

中国医疗器械产品解需求
引进心脏气囊和冠脉支架

在马来西亚,每15分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脏病,堪称头号杀手。但是,大部分人都还认为这是老人病,因此不甚关注,殊不知卫生部健康和发病率调查中显示,高达47.7%的18岁或以上成年人胆固醇偏高,这是心脏问题的根源。心脏病,它关及生活饮食习惯、日常思维、心情起伏、压力比重等。
平均每15秒,全球就有一个微创产品用于救治患者生命或改善其生活品质或用于帮助其催生新的生命。

亲子妇幼

谢建裕/与玩具最深层的接触

早上,刚到医院,电话就响了。电话另一端传来本科值夜班的住院医生。

“谢医生,我现在急诊室。有一个6个月大的男婴,昨晚开始突然呼吸困难,呼吸时有喘鸣(嘈杂的声音)。在X光片上,我看到在他的右肺部有异物和发炎的情况。”

我顿时纳闷,6个月的婴儿怎么可能自己取物放进口里,吞下去呢?这年龄的婴儿连爬行都还不会,怎么会自己“觅食”呢?无论如何,当务之急是把异物取出,以防支气管阻塞恶化,肺炎加剧。“马上通知麻醉科,安排支气管内镜检查,取出异物。”

上呼吸道(主要在支气管)异物吸入通常发生在一两岁儿童身上。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自己走动,搜索,把有趣的东西放进嘴里。一个不小心,异物就被吞进喉咙里。如果吞进食道,下至肠胃,情况还不至於那么紧张。但如不幸的,异物跌进呼吸管道,阻塞气管,因噎造成窒息,生命岌岌可危啊!这情况就像新闻曾报导的多宗个案,如某某儿童吞下食物(如鱼丸,水果种子)不小心,食物卡在气管,窒息而死!小小宝贵的生命,在几分钟的挣扎中就没了。

支气管异物阻塞分秒不得拖延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