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

ω-3脂肪酸 维生素E 多摄取 助抑制过敏反应

案例:
黄女士的宝宝於今年初被诊断对牛奶蛋白过敏,作为新手妈妈的她,起初对宝宝出现呕吐及腹泻的症状不以为意,还以为是食用的奶粉不合适。然而,为宝宝转换奶粉品牌后,宝宝依然出现上述症状,甚至连粪便颜色及形状也不正常,继而到医院求诊。医生为宝宝进行食物过敏原检测,原来“罪魁祸首”是牛奶蛋白。

 

喂副食品1周 观察有无不适

“我国儿童过敏症的病发率约15%至40%,病发平均年龄为1至3岁的婴幼儿,最常见的过敏症为哮喘、过敏性鼻炎及食物敏感。尤其近10至20年来,儿童对食物过敏的病例有上升趋势,其中对牛奶蛋白及鸡蛋过敏最为普遍。

这些儿童接触到食物过敏原后,会出现过敏性鼻炎、皮肤痒及呼吸急促的症状。

许多妈妈在餵母乳6个月后,开始餵食幼儿副食品。这里给家长们一项建议,每当餵食幼儿全新的副食品时,必须维持超过1周。

专题

新一代抗凝血药解毒剂 关掉药效防紧急大出血

抗凝血药物用於预防心房颤动症患者因血液凝结导致的中风或死亡。不过,服用抗凝血药物病患如果情况危急需紧急手术,则会有大出血的风险。目前,有效解除抗凝血药物Dabigatran之功效的“逆转剂” Praxbind(Idurucizumab)已获马来西亚批准使用,此药可直接与Dabigatran结合,阻止後者抑制游离的凝血和凝血反应的发生,也是我国率先批准用於逆转非维生素K抑制剂类口服抗凝血剂(NOAC)的逆转剂。

专为Dabigatran而设 对其他抗凝血剂无效

“抗凝血药物或称血液稀释剂能够预防血液凝结成块,有助於心房颤动症(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预防因血管栓塞问题引起中风甚至死亡的发生,病人需长期服药控制病情。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抗凝血药虽可预防血栓,但用药不当亦有流血不止的风险,特别在AF患者进行手术时,抗凝血药效可以引起大出血,需要逆转剂或解毒剂应对。

问药

吃药有副作用该怎么办?

问1:我女儿今年19岁,2014年9月因为学校活动没有睡和吃早餐,第一次发生癫痫症状,後同年11月再一次。之後她被诊断为微癫痫,医生让她服用Sodium Valproate一天2次,为期2年若没再发作可以停药。我发现孩子在服药後会爱睡丶嗜吃及发胖。

这对当时十七八岁的孩子无法接受,因此自行停药,至今已近2年,今年9月3日,也因为夜睡隔天发作,医生建议重服抗癫痫药物。药物副作用是否无可避免,可有其他药可替代吗?

问药

黄宏圣/何谓药物敏感?

问1:我开始吃抗抑郁症药物(amitriptyline),但是为何医生要我戒酒呢?

答:amitriptyline属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和其他同类药物一样,这药物主要副作用为嗜睡,头晕和头痛等等。酒精除了将加重这些副作用的现象,同时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解与代谢过程,与此同时,酒精上瘾将加剧病人抑郁或焦虑的情况。

问2:为什么我去买伤风药时,有时需要出示身分证登记,有时则不需要呢?

饮食营养

低脂饮食远离心脏病 健康从“心”开始

案例:

阿末一家三口都是上班族,妈妈每天下班回家后已疲惫不堪,不想做饭,多数在外“打包”回家或外卖订餐解决。即使没有上班,阿末一家也会外出用餐,一家三口可说是典型的“外食族”。

长期的饮食失衡引起了一些健康毛病,其中阿末爸爸就面对高胆固醇的问题,偏偏他又喜欢吃煎炸油腻的食物,以致胆固醇值居高不下。

在一次的体检中,医生严厉地警告阿末爸爸,如果不再控制饮食,胆固醇继续飙升的话,可能无法避免要服用降血脂药了。医生也建议他们一家谘询饮食治疗师的意见,希望病人从改善饮食中控制胆固醇过高的问题。

阿末一家因此学会了策划一周的餐饮计划和杂货清单,并按照膳食计划,选择更健康的食物,逐渐控制食物摄取量。阿末家改变生活方式,逐步走向健康生活。

疾病疗法

风险低疗效高 冷冻象鼻置换术 “架”走主动脉瘤

传统的主动脉手术治疗风险很高,但随着冷冻象鼻支架(Frozen Elephant Trunk,FET)置换手术成功后,降低了手术死亡率。但由于这项手术复杂,所以之前只有国家心脏中心可以进行这项手术。

而今马大医药中心也紧随国家心脏中心之后,成为国内第二家可以进行冷冻象鼻之间置换手术的医院,为马大心脏治疗史掀开新一页。

无药可治愈 手术是唯一救命方案

“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被形容为无声杀手,也是一种致命的心血管疾病,大部分患者出现症状时都已经非常严重,使到手术更加复杂及增加难度,常发年龄是40至70岁之间。

根据统计,每100万人当中,有5至30个人罹患这疾病,当中以男性居多,而且大部分都有高血压病史。

心胸疼痛是主动脉瘤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的部位包括前胸丶背部及腹部,但也有人没有出现病症,当病发时就是肿瘤破裂的时候,致命风险高。

成人健康

成人疫苗接种计划 远离传染病“疫”如反掌

案例:

26岁的上班族小凤最近在一场健康博览会上取得许多有关成人疫苗的资讯,由于资料太多,她一时间无法消化,只好带回家慢慢细读和了解。

同龄的同事艾莎知道后,主动跟她分享接种疫苗的好处,并建议她接种时下最夯的人类乳突病毒(HPV)和流感疫苗,从中得到预防疾病感染的疗效。

可是,另一名主张“顺其自然”的同事翰文则认为,除非国家疫苗接种计划规定,否则其他疫苗则可选择性接种。他也说,目前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疫苗,价格不菲,他相信只要有良好饮食和生活习惯,养好免疫系统,自然能够有效对抗疾病。

小凤为此感到混淆,不知该不该接种,如果接种,那该选择哪些疫苗呢?

怀孕前打疫苗 防胎儿出生缺陷

“大马人只注重为婴儿及儿童接种疫苗,忽略了成人也会受到病毒感染而罹患顽疾的风险。

父母与儿童照护者应该接种疫苗,因为他们是最常接触婴儿与儿童的人,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把疾病传染给年龄太小或无法接种疫苗的婴儿及儿童,当中包括流感丶MMR(麻疹丶腮腺炎和德国麻疹)丶水痘丶Tdap(破伤风丶白喉和百日咳)及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专题

适量运动少吃多餐 良好生活习惯糖尿病减50%

患上“三高”之一的糖尿病,随之而来是“买一送多”的并发症,中风丶截肢丶心脏病等,统统在“排队”就位,让人不寒而栗。专科医生及饮食治疗师要告诉你,只要从改善生活做起,适当的食丶行就能有效控制血糖指数,糖尿病也不是世界末日!

洗肾者 逾半糖尿病为祸首

“在肾衰竭的病因中,糖尿病就占了50%,其余则是慢性肾炎(25%)以及高血压(20%)。每年我国因糖尿病而引起肾衰竭,并需要洗肾的患者就占了全部洗肾者50%之多,因此糖尿病可说是肾衰竭的主因。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东南亚包括马来西亚的糖尿病发率将是全球最高,马来西亚糖尿病患截至去年的数据是17.5%,而在2020年将可达到21.6%,即每5人中有1人是糖尿病患。

疾病疗法

Rituximab不再打点滴 5分钟皮下注射 靶向治疗淋巴瘤

案例:

45岁陆先生日前突然出现发烧丶夜间盗汗等类似感冒症状,到诊所就医吃了4个月的感冒药却不见好转,进一步检查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尽管心情受到冲击,但他很快接受事实,积极接受治疗。

他每次化疗都得耗上两天,其中一天接受化疗,另一天则是接受静脉输注型标靶药物Rituximab长达8小时。长时间的治疗让他深感疲累,心理也承受莫大的压力。难道陆先生没有更好的治疗选择吗?

我国于1999年12月引进专门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MabThera(Rituximab),这是一种以静脉输注方式给药的单克隆抗体。此药是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丶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CLL)的护理标准。然而,静脉输注的方式却让病人每次得耗上8小时。如今,我国迎来皮下注射型Rituximab,把治疗时间从原本的8小时大幅度缩减至5分钟,让病人及看护者享有更多优质的时光。

亲子妇幼

年龄越小 病情越凶险 对抗流感 四价疫苗全面启动

案例:

洁希卡打算给5岁的孩子接种流感疫苗,不过,孩子同学的父母知道后,纷纷致电来“关心”情况,并劝告她三思而后行。

许多妈妈提到,国外已有许多接种流感疫苗的孩童出现呼吸急促、头痛、腹泻,甚至昏倒和脑瘫的严重副作用,令她感到非常惊讶,并开始犹豫是否要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她把心里的担扰全告诉儿科医生,希望医生为她指点迷津。儿科医生出示各种医学研究证明,一一解释流感疫苗的来源、提纯和安全性,终让洁希卡顿悟,并决定让孩子接种流感疫苗。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的影响广泛覆盖全球,并可引起大规模的流行,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方法之一。过去,国民接种的流感疫苗含有两种A型和一种B型流感病毒株的三价非活性成分疫苗,随着四价流感疫苗Fluarix Tetra(quadrivalent influenza vaccine,QIV)的面市,接种者可从具备两种A型(H1N1与H3N2)和两种B型(B-Yamagata与B-Victoria)流感病毒株非活性成分疫苗中取得更全面的防护。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