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半条命

“小黄,你帮我看一下这个糖尿病药是不是不适合我吃?前天早上开始吃,我吃了两天,一直感觉头晕晕的。这个药是新买的,不同牌子不懂会不会造成我头晕。”吴叔一大早就来跟小黄投诉了。

问医

81岁糖尿病患常喊饿 血糖波动是关键

问:医生,我母亲今年81岁,近这两三个月来她出现一直吃不饱的情况。她经常喊肚子饿,而且是吃了食物不到2小时,前两周开始,她从凌晨两点就起床吃东西,以致一整天下来吃上7至9餐。

她这样吃导致孩子都很担心,而且我们发现她有点失控,偶尔吃着东西会吐。她的体重一直上升,肚子很胀,行动不便,前一阵子医生诊出她血糖过高,现在有吃控制血糖的药,可是效果不大理想。

以下是我们的疑问,麻烦医生为我们解惑 :

问医

HbA1C非糖尿病诊断绝对标准 附加OGTT深入分析为佳

问:我现年30岁,体重79公斤,身高175公分。去年11月我曾进行体检及验血,报告出来后显示我的糖化血色素(HbA1C)是5.9%(prediabetes)。

请问我要怎样做,HbA1C才能降到正常水平呢?


医生解答:

按照你所提供的身高和体重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5.8,属于过重(overweight),而往往过重是导致糖耐量异常或胰岛素抵抗,也就是前期糖尿病(prediabetes)甚至是二型糖尿病发生的常见原因之一。

需注意的是,虽然HbA1C能反映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值,但实际上在糖尿病或前期糖尿病的诊断方面,Hba1c并不是绝对或最佳的标准。慢性贫血或血红蛋白异常(如地中海贫血)等因素会影响HbA1c,因此建议另外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一步分析为佳。

成人健康

失智与血糖

老先生牵着老太太走进来后,老太太就静静地坐在一旁。原来老太太的糖尿病足一直没有好转,老先生很着急。

小黄对老太太的伤口处理方式、用药、饮食、血糖控制等等方面来个追根究底的审查。翻开老太太的血糖检验记录,哎哟喂,都是触目惊心的双位数啊!

小黄问老先生:“血糖那么高,是没有吃药还是没有控制饮食?”

老先生无奈地笑笑:“不是不控制她吃什么,是无法控制她吃东西。”

小黄:“怎么说呢?”

老先生:“她有老人痴呆症,整天忘了自己已经吃饭, 一直说还没有吃饭, 两三个小时就吃一餐饭。吃太饱不消化, 又投诉。不给她吃,她就拒绝吃药。结果血糖一直高, 医生一直加药。我又怕西药弄坏腰子,除了老人痴呆症的药,其他糖尿的药我都不敢照着医生给的量吃。”

失智症导致老人失控地进食,加上对药物的误解,导致血糖一直不受控制,最终伤口久久不能复原。虽然情况复杂,但是重中之重还是先把足部溃疡先解决,避免截肢。帮老太太调配好伤药,教导了她先生如何处理伤口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也把“弄坏腰子的是血糖不是降糖药”的道理解释了一番。看老先生沉默了一阵,小黄知道老先生想问却不知如何问的问题。

小黄:“你是不是担心你太太还是一直吵着还没有吃饭的问题?”老先生点点头。

专题

低血糖症 急性糖尿并发症 反覆发作损『脑』伤『心』

案例:

陈妈妈的糖尿病史可追溯至20年前,期间她曾有好几次出现全身颤动丶四肢无力及晕倒的状况,因此她时常感觉自己很饿,每次吃饭必定要吃下一大碗饭,而且才几个小时就申诉饿。在这样周而复始的情况下,陈妈妈的血糖指数一直没有获得改善,哪怕她常常说自己已谢绝甜食,但不明白为何血糖指数还是不断上升。

直到有一次,她在见医生时告知情况,医生详细检查后发现原来陈妈妈之前出现全身颤抖及四肢无力,其实是低血糖症状,所以为了避免再出现以上症状,她每次都要吃很多饭才觉得安心,但就因为吃下过多的碳水化合物,结果血糖指数升高。

低血糖:<4mmol/L

疾病疗法

减重及代谢手术

56岁的阿强伯身高170公分、体重125公斤(BMI:43.25kg/㎡),罹患糖尿病已有10多年的时间。他早年口服降血糖药,近两年控制不好,即使将注射的胰岛素量增加,效果也不好,饭前血糖高达486mg/dL、糖化血色素(HbA1c)高达12.5%。除此之外,近半年的肾脏功能也快速的恶化,血液中的胆固醇也超过500mg/dL。

阿强伯在邻居的介绍下前往本院一般外科做代谢减重手术咨询,经过仔细的评估与说明后,阿强伯接受了腹腔镜胃绕道手术。拜医学与科技进步所赐,阿强伯在术后第三天出院;术后的第六个月,阿强伯体重下降虽然不如年轻人般迅速,但也减到102公斤。虽然还使用少量的胰岛素,但是饭前的血糖已经降到130mg/dL以下,而糖化血色素也降到6.2%、胆固醇降到176mg/dL,术前半年迅速恶化的肾功能,竟然也奇迹似地踩住煞车。

成人健康

黄宏圣/我不要打胰岛素!

时常听客人说:“医生说我的糖尿病要开始每天打针,可是我听讲糖尿病打针就是没有药救了,那药水会弄坏腰子的。你介绍一下有什么厉害的药给我糖尿病断根,我不要打胰岛素!”

胰岛素是负责帮助血糖进入细胞和控制血糖的贺尔蒙,而第二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不足造成的。所以,注射胰岛素不代表无药可救了,因为注射胰岛素就是要让更多的血糖进入细胞而把血糖控制在安全水平(就像是为汽车加个引擎让马力更大),加上注射的胰岛素在结构上和我们自身生产的胰岛素是接近的,并不是危害身体的毒药。由此可见,胰岛素会损坏身体根本是一派胡言。

与长期不受控制的血糖水平对身体造成的伤害相比,降血糖药物对于身体的损害微乎其微,试想想,血糖不受控制,病人体内血管、神经线和各个器官如同长期泡在糖水里,要是不坏那才怪呢!可是,许多糖尿病病人误信江湖郎中,以为降血糖药物会损害身体而自行停药,却对各种来路不明,宣称可以根治糖尿病的仙丹深信不疑,结果病人血糖长期不受控制而发生各种病变,例如肾衰竭和中风而一命呜乎。

成人健康

国人控糖能力亚洲最差 NADI设资源中心 一站式助糖友抗病

案例:
34岁的捷菲来自糖尿病家庭,他也“遗传”到父母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例如常吃快餐和宵夜、油炸食物、不爱蔬果等,并染上抽烟恶习,以致他越来越肥胖。

他知道糖尿病有各种并发症,也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风险,但是,他以自己还很年轻为由,依然故我,继续“享受”生活。

直到有一天,他应征新工作须进行体检时发现,血糖已超出正常水平,他开始担心新的雇主知道后不再聘用他。

成人健康

血糖控制好·无惧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可以通过控制和管理防止出现并发症。血糖控制不好,并发症一定随之而来!因此,要“击败”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非常重要,是否有并发症其实操纵在自己手里。患者除了需落实健康饮食习惯、多运动,也需跟从医生指示服用药物,让血糖时刻控制在理想水平。
专题

患糖尿病短命七八年 改变生活习惯从家里开始

孕妇过胖 胎儿易患糖尿病

“根据香港的研究报告,如在30岁患上糖尿病,40岁就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其实成人和孩童都有可能患上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虽然我们没有准确的数据显示,不过在大马,有95%大马人患上第二型糖尿病,剩下的5%是第一型糖尿病。患上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注射胰岛素。

在大马,有5%年龄介于18至20岁的青少年患上糖尿病。患上第二型糖尿病的孩童,属于常见的情况,可是他们不能像成人一样承受成人同样剂量的药物,因而需要家人给予帮助,要改变一家人的生活习惯,的确需要教育他们。

如果你要组织一个家庭,确保你要先开始一个健康人生,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这一切要从家里开始。试想想,一个过胖且糖尿病罹患率高的母亲,出现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即细胞需要更高的胰岛素浓度才能对胰岛素产生反应,肚里的孩子属于高风险的一群,尤其是胰脏功能不理想的孩童,当他们出世长大后,年纪轻轻就会患上糖尿病。

一个非正式的数据显示,在城市有15%,即是7位孕妇中,有1位孕妇体重过胖,且处在一个不理想的环境中生活,会带给后代不良基因。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