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专题

灰指甲可传染 易致蜂窝组织炎 糖尿病患免疫低下者风险最大

医句话:

大部分甲癣是受到皮肤癣菌的感染,其他的诱发因素有足癣、甲沟炎、多汗症、遗传、肥胖、牛皮癣、免疫缺陷等,最大的隐忧是该疾病能透过密切接触传播,即使共同使用工具也有几率被感染,因此,我们需要对这疾病有一定的认知,一旦与甲癣患者接触,我们需要采取应对的卫生措施,在保护自己之余,也避免把真菌传染给他人。

“甲癣(onychomycosis ,俗称灰指甲)是指脚趾甲或手指甲或两者的真菌感染(fungal infection),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指甲下过度角化并出现鳞屑、指甲容易破裂、指甲变色,如咖啡色、黄色、白色、黑灰色或绿色、指甲起皱,有些甚至指甲板完全破坏、指甲变得粗厚、指甲脆化且有碎屑等。

灰指甲真菌可能是由于皮肤癣菌或非皮肤癣菌(例如霉菌和酵母菌)感染所致。

逾75%受皮肤癣菌感染

疾病疗法

第四期慢性肾病 中药介入可有效?

医识力现场讲座: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肾衰老是必然现象?再多干预也徒然?
            ——中西医出招 联手顾肾
日期:2023年8月20日(周日)
主持人兼主讲人:中西医结合顾问林仁吉医生

问1:我今年58岁,有糖尿病、甲状腺亢进问题、思觉失调症及高血脂。根据检查,我的肾丝球过滤率(eGFR)有时是69,有时则上到90。我察觉只要我有吃水龟草,好像就对肾脏有一定帮助,那我是否可以继续吃水龟草呢?
答:
我们所做的本地草药研究,数据相对较少,更多是个别本地医师根据经验用药,所以一般上我的建议是,并不鼓励患者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自行拿草药服用,但假如他已在服用,那就须注意,包括正规治疗不可放弃,该做的复查及检查都要继续进行,切记不要等到吃了半年一年后才去做检查,那时若有伤害已造成,也回不了头。

饮食营养

高糖烤肉红肉增患癌风险? 限糖加体检“高招”减吃致癌物

“ 癌症营养迷思 ”系列四之一

问1.高糖分饮食会致癌吗?
答:
科学研究证明,高糖分饮食虽然不会直接造成癌症,可是与癌症却有一定的关联。长期高糖饮食会增加肥胖、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这些疾病会与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高糖饮食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这是一种身体对胰岛素的正常反应减弱的情况。胰岛素抵抗与许多癌症类型的风险增加有关,包括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等。

高糖饮食不是唯一造成癌症的风险。其他还包括遗传、吸烟、喝酒、环境因素、缺乏运动等都与癌症的风险有关。为了减少癌症风险,健康的生活方式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必须注意以下这几点:

1)均衡饮食,摄取多样化的食物,例如含高纤维的蔬果、全谷类、蛋白质、优质脂肪等以保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2)适量控制高糖分食物和饮料的摄取量。限制含糖、高糖饮料和食物、甜点的摄入。尽量选择新鲜的食物,避免加工食品。在购买任何饮料与食品时,要阅读食物标签,以便可以更明智的选择较健康的食品。

饮食营养

叹榴槤吃椰浆饭 罪大恶极?非也!适量合理安心享用

医句话:

在我国有两大美食普遍受到国民,甚至国外人士的喜爱,也就是被誉为水果之王的榴梿,以及有国民早餐之称的椰浆饭,不过对于有健康方面问题的男女,在享受这两道美食时却面对诸多限制,比如有血糖高的男女如何合理地享受榴梿呢?或者如何能让椰浆饭与高油脂没有“瓜葛”呢?其实只要掌握好饮食重点,人人都能放心享受榴梿及椰浆饭的美食乐趣。


“榴梿被誉为水果之王也是马来西亚的骄傲,它是一种独特而美味的水果,具有浓郁的香气和丰富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它也常常被众多迷思所笼罩,使人产生疑虑和误解。因此在深入了解榴梿之前,让我们拭去这些迷思,以事实和科学为依据,真正认识这个引人入胜的水果。

一些人认为进食榴梿会导致体温上升,但这却是一个不准确的观点。榴梿虽然具有高热量,但它的热量并不足以显着影响整体体温。我们的身体有自我调节的机制,可以适应各种食物的热量。因此,我们无需担心进食榴梿会使体温升高。

榴梿高糖 糖友禁食?

饮食营养

低碳高脂饮食法 逆转糖尿病?注意4点免弄巧成拙

医识力线上讲座:你问我们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饮食治疗师、营养师谈不必“慌糖”!
      我们传授你糖尿饮食秘笈!
      ——谈糖尿病患的饮食原则

日期:2023年5月21日(周日)
主讲:林乐祥(饮食治疗师)
现场客串:饮食治疗师蔡佳敏及陈依婷;营养师刘怀友及黄资凯。
主持:陈燕霓(卫生部营养组高级助理主任)

饮食营养

狼吞虎咽 血糖波动大 想要稳糖 糖友请细嚼慢咽

医识力线上讲座:你问我们答
现场问题摘录

Q1:每一天最多可以摄取多少糖?
答:
根据马来西亚饮食指南,成年人每天的总糖摄取量应限制在每日能量消耗的10%以下。以2000大卡来计算的话每天不能超过10茶匙糖。这不代表你能在自己的咖啡或茶里加入10茶匙的糖,因为除了天然形态的糖(存在于食物中的果糖,乳糖等),还有隐藏在加工食品里的添加糖,如辣椒酱、巧克力麦芽饮料、酱油、番茄汁、即溶麦片、面包及早餐谷粮等,以及我们在饮食中常使用的白糖、黄糖、蜜糖、玉米糖浆、椰糖及黑糖等。

想要降低糖的摄取量,就要养成新习惯,时刻检测食品包装上的成分表和糖分,限制摄取高糖食品和含糖饮料,在烘培或烹饪时,减少食谱中使用的糖量。

成人健康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呵护健康从现在开始

医句话:

请积极关注你的健康,定期进行健康筛查,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预防胜于治疗。 不要等到疾病恶化才采取行动。从现在开始就关注自己的健康,没有太早或太晚开始照顾自己的健康。让我们积极呵护身体,享受更美好的生活吧!

“定期进行健康筛检对于保持良好的健康和预防严重健康问题至关重要。它可以在明显症状出现之前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让我们能够及早就医并改善临床结果。通过积极地管理健康,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福祉,降低患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和中风)以及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NCD)的风险。

有多种筛检方法可用于发现这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筛检指标,它们能够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帮助我们及早发现这些健康问题。请注意,本文中的推荐数值仅供一般参考。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需求不同,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详细的评估,请务必咨询医生的意见。

饮食营养

网传饮食“明星”产品 未必适合糖友 食品营养声称乱来可举报 

问:我适合通过网络的饮食法如生酮饮食法或断食来控制血糖吗?这些饮食法有没有风险呢?

黄资凯:先了解这两种方法,即:
1)生酮饮食法
这个概念始于二十世纪初,当时的医学界以此饮食方式来治疗儿童癫痫疾病。这治疗方法也经过了时间与科研的验证,成为了治疗儿童癫痫疾病有效并安全的选项之一。

由于高脂肪及低碳水化合物的特性,因此生酮饮食也被纳入了预防及控制糖尿病的研究范围。目前,众多科学文献中所得出的结论都只专注于生酮饮食在短期内对血糖控制是否有帮助。而这些研究大多都是在专业医疗团队的密切监督下进行。

由于生酮饮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低血糖急症以及酮过量而导致的中毒,因此在没有专业医疗团队监督的情况下自行实践是很危险的。

再说,迄今仍没有足够的科研证据显示,生酮饮食能长期并有效的预防与控制糖尿病,所以生酮饮食无法被接纳成为糖尿病的预防或治疗方案。

饮食营养

识别食物标签 糖友自煮外食皆可行

问:若要限制糖的摄取,在超市购买食物的时候我们需要留意什么?食物是不是打着健康标志就可以了?

林乐祥:关于选择在超市购买食物,我会建议须留意以下6点:
1)建议选择天然食材,避免加工食品。
比如选择各类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豆制品、乳制品、肉和鱼类。购物时也可以尽量避免处于饿着肚子的状况。研究显示,饿着肚子逛超市更容易选择大量高糖高油高盐的加工食品。

2)选择富有纤维和蛋白质的食品
纤维助于控制血糖、降低胆固醇、控制体重以及促进肠道健康。蛋白质可添加饱足感助于控制食量,减低血糖的飙升。

3)避免各类的含糖饮料,如汽水,果汁,啤酒等。
含糖饮料会使血糖水平迅速上升,增加糖尿病患的血糖控制难度。另外,含糖饮料也含有高卡路里,会导致糖尿病患体重增加,加重糖尿病的症状。如果糖尿病患想要喝饮料,最好选择无糖或低糖的饮料。

饮食营养

不吃糖不吃饭 不会有糖尿病? 与食疗师配合 控病情活更好

问:什么是糖尿病营养疗法?是否可以通过糖尿病饮食改善和控制血糖呢?

蔡佳敏:医学营养疗法(MNT)是糖尿病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根据糖尿病患的医疗状况、生活方式以及个人因素制定的个性化营养处方。

与坊间流传的糖尿饮食法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循证医疗,根据科学研究和临床专业知识来管理血糖水平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患有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需要咨询饮食治疗师。通过专业的医疗状况分析、身体营养状况分析和最重要的饮食与生活作息的评估,来制定治疗方案。

饮食治疗师在了解了患者所面对的问题和自身的饮食喜好和一般的生活作息后,经过分析和计算拟定一个客制化的饮食计划。

他们会与患者讨论,考量患者的健康目标、口味和生活方式,帮助患者在最舒服的原则下进行饮食管理。整个饮食计划不但可帮助患者控制血糖,降低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水平,还可以管理体重并预防并发症。

医学营养疗法 6重点抗糖尿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