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

高危征兆患者 心脏科最怕 CHIP专治团队实战迎击

医句话:

一般血管成形术是先以球囊撑开血管阻塞处,再植入支架支撑血管,保持管腔内血流畅通。然而,当CHIP患者的血管壁钙化非常严重,气球扩张术可能无法“打碎”钙化斑块。对此,临床上数种应对方式,例采取冠状动脉旋磨术,先“钻孔”和“打通”钙质斑块,再进行血管成形术。


“众所周知,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是大马国民的‘头号杀手’,且本地患者的平均年龄也较低。相较西方国家人民平均在64岁出现心脏病发作,而马来西亚平均年龄是56岁,年轻许多。

要诊断心脏病,主要是基于症状、风险因子和检查,例如静息心电图检查(resting ECG)、俗称‘跑步机测试’的心脏压力测试(cardiac stress test),或是更为具体的负荷超声心动图(stress echocardiography)、核素心肌灌注扫描(nuclear stress test)和磁力共振造影心脏压力测试(MRI stress test)等。

慢性疾病

糖友须定时验尿 抓住逆转糖肾病黄金时期

医句话:

酮酸主要是搭配低蛋白饮食原则发挥作用,是“比较干净”(不含氮)的蛋白质。它就像一辆可通过燃油和电池驱动的混合动力车,废弃排量较低。对于慢性肾病患而言,若从食物摄取太多蛋白质,会造成肾脏负荷过大;然而减少摄取蛋白质又会担心营养不良。因此,我们会建议以酮酸来替代饮食中的蛋白质,它的“马力”一样强,又能减少尿素生成和肾脏负担。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大马成年人,尤其是在长者群体中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数年前的数据显示,大马约11%的成年人罹患CKD,但大部分因为无症状及没有及时被诊断,而社会的刻板印象是它不是一个与癌症、心脏病或中风比起来太常见的疾病,所以严重性、医疗及社会成本被低估了。这也间接让好多病患延误确诊,平白地错失了治疗的黄金时期。

糖尿病是引起CKD最主要的原因,占大马60%的洗肾患者(末期肾病)。若是尚未洗肾的CKD患者,糖尿病所占的比例肯定比60%还要来得高。

慢性疾病

洗肾时间愈长併发症愈多 肾功能<30% 可考虑前置性换肾

医句话:

除了5年存活率较高,肾衰竭患者在接受肾移植后,生活素质也好很多。尽管他们将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身体排斥植入的新肾,但是他们不再受到透析时间表的限制。再者,透析治疗与肾功能丧失所引起的慢性并发症风险也将被根除,特别是年轻患者可能会看见由肾功能衰竭引起的不孕症得到逆转,并且能够自然生育。

“对多数肾功能衰竭的人而言,最佳的疗法是肾脏移植。虽然透析疗法(俗称洗肾),无论是血液透析还是腹膜透析,堪称极佳的治疗方法,可以让肾功能衰竭的人过上相当满意的健康生活,但它还是存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中一个是在长期的并发症方面。虽然透析疗法能有效清除血液排泄物和多余水分,但它并不能完美替代功能正常的肾脏。因此,接受此治疗的人依然容易患上慢性并发症,例如贫血、肾性骨病、心脏病和中风等。

慢性疾病

高龄洗肾效果好 为何还需缓和疗护?

医句话:

缓和疗护旨在改善重病患者与其家属生活品质,通过早期侦测、正确评估和治疗疼痛与其他身心灵问题,以预防和减轻他们的痛苦。

缓和疗护始于确诊并持续至临终。随着慢性肾病的进展,重要性也随之增加。就目前而言,大部分民众不了解何谓缓和疗护,第一印象往往是负面的,譬如将其与“没药救,快死了”等划上等号。然而,出现这种讯息的接收与传递不一致的状况,并非医生建议缓和疗护的初衷。

另外,尽管缓和疗护对末期肾病有必要性,是否所有的临床肾脏科医生都熟悉该领域,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对他们进行培训也是需要克服的障碍。

“我将从4点来阐述为何不应向所有高龄末期肾病患(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提供缓和疗护(palliative care)。

慢性疾病

高龄末期肾病患 未必非洗肾不可 缓和疗护助益大

医句话:

当肾脏组织长期受损达3个月以上,无法恢复原有的功能时,称为慢性肾病。当慢性肾病恶化至第V期,出现了因水分及尿毒无法排出所引发的症状时,就需要依靠“洗肾”(血液透析)、“洗肚”(腹膜透析)或“换肾”(移植),以帮助身体维持正常机能而生存。

然而,对于常见合并其他疾病的高龄患者而言,以上的治疗也许可以延长寿命,却未必能改善身心负担与生活品质。那么他们是否能有第四种选择,而这种选择是否意味着放弃治疗?第36届马来西亚肾脏科学会大会上,两名医生针对应否向高龄末期肾病患提供缓和疗护进行了辩论。民众也可从中对非癌症缓和疗护有一个初步认识。

“在开始讲解为何应认同我的观点,意即应向所有高龄末期肾病患(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提供缓和疗护(palliative care)之前,让我们来厘清这些常见的术语。

疾病疗法

初期糖尿病肾脏病 SGLT-2i介入效果佳 惟须注意副作用

医句话:

研究发现,SGLT-2抑制剂适用于初期慢性肾病(CKD)患者,尤其是糖尿病肾脏病患,目前它仅用于心脏科、肾脏科、内分泌科及肝肠胃科,想要在公共医疗体系达到普及化尚须等待,但CKD患者是可在私人医院及诊所获得开药,惟必须注意其副作用,包括与医生更多地沟通了解药物,同时亦必须在饮食上做出正确调整,才能让药物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根据世界人口综合报导,大马为东南亚肥胖最严重的国家,而2019年国家健康及病发率调查(NHMS)也指出,大马成年人有超过一半(50.1%)有超重问题,至于与肥胖息息相关的糖尿病患预计在2025年可达700万人,即每5人中就有1人,每年耗资在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早已是国家卫生的沉重负担之一。

糖尿病为慢性肾病(CKD)的最大因素,当一名CKD患者最终走到必须透析时,对其家庭、社区甚至国家亦是另一个沉重负担,因此归根究底若能在糖尿病初期介入治疗,将有助于减轻公共医疗开销。

疾病疗法

何止降糖降压 SGLT-2i加RAS阻断剂 双减肾压降尿蛋白

医句话:

对慢性肾病而言,SGLT-2抑制剂的出现颠复了医生以往的开药方针,过去只要所开的药物可控制血糖及血压即可,但如今要求药物有前述功能之余,也要能保护内脏(包括肾脏及心脏),因此医生在药物的选择上就必须把这些因素纳入考量中。

“糖尿病和高血压向来被视为是造成慢性肾病(CKD)的元凶,根据大马肾脏科学会的研究,因糖尿病而造成CKD有逾65%,至于因高血压则有接近15%,换言之仅因糖尿病和高血压而造成CKD就有80%之多,当谈及如何保护肾脏以及延缓洗肾到来,控制好血压及血糖指数是最基本亦是最关键的一环。

以血压为例,如果一名患者只有高血压,没有糖尿病以及尿蛋白,那医生在开药时的考量只需如何改善血压即可,但若是患者除了高血压,也有糖尿病及肾脏问题时,那在开药时就必须兼顾所开的药物是否兼具保护肾脏的功效。

疾病疗法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 如难兄难弟 须谨“肾”小“心”

医句话:

肾脏和心脏如同一对密不可分的双胞胎,许多患者在罹患肾病之后,心脏问题也随之出现。不仅如此,当慢性肾病患合并心血管疾病时,病情会更为复杂或严重,会有更多堵塞、硬化和钙化的血管。治疗这类患者非常具挑战性,一些心衰药物和降压药可能造成肾损伤。因此,医生需要经常密切监测这对“姐妹器官”的状况,查看治疗是否造成任何副作用或功能恶化。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颗肾脏,分别具备约100万个肾元(nephron),主要是通过超滤作用(ultrafiltration)调节血液中的水分和溶解物质,重新吸收有用的物质,并将代谢废物、毒素、多余的水分和矿物质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肾脏也具备其他功能,包括调节血压、激活维生素D以保持骨骼强健,以及促进红血球的生成。这也说明了为何贫血是慢性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