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专题

糖尿病引发视网膜病变 血管渗漏阻塞恐夺视力

医句话:
一谈及糖尿病很多人会联想到血糖控制、饮食调整、运动或注射胰岛素等,再来就是各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中风、慢性肾病、骨质疏松症甚至失智症等,其实若不管理好血糖指数,糖尿病也会导致一个人的视网膜出现病变,严重甚至会有失明风险,糖尿病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医学上称之为系统性疾病,即全身多系统受到殃及的疾病,包括不同程度伤害的眼疾如青光眼及视网膜剥离等。

问医

陈欣怡 / 脚趾发麻1年勿轻忽 排除糖尿病 找出病因早治疗

问:我70多岁,10根脚趾发麻、皮肤刺刺的,已经1年了。这是不是糖尿病?我母亲有这个病。
 

医生解答:

脚趾发麻确实是糖尿病周边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之一,尤其若有家族史,更需提高警觉。 但发麻的原因不只限于糖尿病,其他常见原因包括:

  • 颈椎或腰椎神经压迫
  • 维生素B12缺乏
  • 甲状腺功能异常
  • ·药物副作用
  • 周边血管循环差

建议你先到家庭科或内科就诊,医生会安排:

  • 空腹血糖或糖化血色素(HbA1c)检查
  • 血压、胆固醇评估
  • 神经与血管检查

若确诊糖尿病,早期控制可避免进一步神经损伤。若不是糖尿病,也能找出其他原因并治疗。
 

照护线上

血糖稳就没事?肾脏已“无声受损”! 你不知道的糖尿病护肾盲区

一位60岁的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色素(HbA1c)高达10.2%,已进入第三期慢性肾脏病,尿蛋白指数偏高。卫生福利部南投医院副院长庄宗芳医生指出:“经过讨论后,我们决定调整治疗策略,将其中一种降血糖药物更换为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排糖药(SGLT2抑制剂)。”

在长达两年多的追踪期间,患者的糖化血色素稳定降至7.2%,肾丝球过滤率(eGFR)由33提升至40以上,尿白蛋白/肌酸酐比值(UACR)也从200降至约102mg/g,蛋白尿情形明显改善。不仅血糖控制获得良好成效,肾功能也呈现稳定甚至略为回升的趋势,成功延缓肾脏功能恶化。

庄宗芳医生提到,透过适当的药物选择与持续的医疗追踪,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健康是有机会获得改善的,也提醒民众及早介入治疗的重要性。

微量Vs巨量蛋白尿期

许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血糖控制稳定,就不需要太担心其他问题。但在临床上,却常见到血糖看似良好,肾功能却悄悄恶化的案例。庄宗芳医生指出,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几乎都会出现肾病变。由于病程进展缓慢,患者往往毫无察觉。如果同时没有控制好血压、饮食,或长期使用止痛药(如NSAIDs),就可能加速肾脏受损,进入“微量白蛋白尿期(microalbuminuria)”。

慢性疾病

不只测血糖 心足眼也查 马大糖友专属“3年实验计划”招募中    

医识力现场讲座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血糖忽高忽低 伤心又伤肾——稳定最重要 监测不能少
日期:17/8/2025(周日)
主讲人:马大医药中心内分泌内科顾问林俐伶教授、妇产专科顾问韦国耀医生
主持人:饮食治疗师林乐祥


1)医生,我已服用二甲双胍(metfomin)500mg多年。近两年糖化血色素(HbA1C)指数从6.5到6.8。医生告知我的药物剂量或须调整,增加到1000mg。可是我很不想增加剂量,是否可行呢?
答:我会建议你再去测量血糖指数,包括一天三餐饭前饭后两小时血糖指数,也就是一天至少须6次检验,亦或通过连续血糖监测仪(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确定正确血糖指数后,再由医生决定是否调整剂量。须强调,调整药物剂量不能仅凭一次血糖检测来决定,而是需要多次确认后才调整会更合适。

肾重解泌

公卫定时炸弹 大马每7成人1慢性肾病

医句话:
慢性肾病犹如我国的公共卫生定时炸弹,何时会爆没人知道。根据最新数据,每7名成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肾病,及早发现并介入治疗,包括用对药物是关键所在。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指的是一个人肾脏出现损伤超过3个月,即可视之为CKD患者;它亦可分为两大类,即因糖尿病而引起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或非糖尿病所引起的CKD。

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就是因多年糖尿病而引起的并发症,至于后者是因其他疾病如高血压、肾丝球发炎、间质性肾炎、多囊肾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或遗传性疾病等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或者是因结石(如肾结石)及一些癌症所引起的尿道阻塞,进而引起肾功能长期受损,这些皆属于非糖尿病CKD。

不做体检 CKD初期难发现

问医

陈欣怡 / 吃对动够 瘦下来勤追踪 4大关键 带你逆转糖尿病前期

问:请问糖尿病前期病人应该怎么做?目前还没有吃药,只是饮食控制。谢谢。


 医生解答:

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捩点,代表身体已经出现了胰岛素阻抗或血糖代谢异常,但还未到达糖尿病的程度。这个阶段是可以逆转的,只要你采取正确的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管理,完全有机会不发展成糖尿病,甚至让血糖恢复正常。
 

亲子妇幼

从日刺8次到无针监测 CGM科技 减孕妈控糖负担

医句话:
对孕妇而言,怀胎十月是一段充满期待与挑战的旅程。从初闻心跳的喜悦,到每日身体变化带来的不适,每一步都牵动着她与胎儿的安危。在这段期间不仅要应对身体的负担,还需提防各种可能突如其来的变化,包括常被忽视但影响深远的妊娠糖尿病。只有步步为营,才能母体健康且平安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