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骨护脊

腰痛不等同坐骨痛 髋关节疾病易忽视

医句话:

髋关节疾病指髋关节的病变,与椎间盘突出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久站痛,后者久坐痛。许多患者因担心手术风险而选择忍痛不治疗。其实,现代医学进步,各种治疗技术已大幅提升,为腰痛患者带来更多便利。若有腰痛或脊椎问题,应及早就医,很多时候疼痛问题可透过简单的治疗而得到改善,甚至无需动手术。

腰痛不一定是坐骨神经痛,很多人忽略了髋关节疾病。若髋关节受到损伤,一般疼痛会出现在身体前侧,如腹股沟,但有时也会出现在身体后侧,譬如腰部或臀部,这等症状与坐骨神经痛相似,因此两者很容易混淆。

髋关节位于股骨(俗称大腿骨)与骨盆之间(图1),是我们站立、行走和日常活动重要的关节。髋关节疾病并非单一疾病,而是泛指所有影响髋关节的各类疾病的统称,其中包括髋关节炎(hip arthritis)、股骨髋臼撞击症(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FAI)、髋关节滑囊炎(trochanteric bursitis)和梨状肌症候群(Piriformis Syndrome,PS)等。

公共衛生

猴痘病毒 从II型转向I型分支 2疫苗或提供交叉防护

医句话:

仅在2024年,猴痘病例已超过1万5600宗和至少500人死亡,其中最近更出现了更毒性的猴痘I型分支病毒株,这引起了人们对它可能升级为全球流行病的严重担忧。最近的报告指出,全球猴痘疫情持续攀升,包括欧美等多个国家都报告了病例,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此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猴痘,现正式称为Mpox,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引发的传染病,属于正痘病毒属。该属还包括天花的病原体天花病毒。

197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DRC)报告了第一例有记录的人类猴痘病例。从那时起,猴痘被分为两个主要分支:中非毒株(毒性更强)和西非毒株(通常毒性较小)。

世卫列突发公卫事件

慢性疾病

【健康医疗网】心脏会衰竭?轻忽3症状恐致命

台湾心衰竭的病人比10年前增加9倍,还有很多病人心衰竭上身仍不自知。如果经常有累、肿、喘等症状,可能就是心脏衰竭上身,最好尽快到医院检查,以提早发现、提早治疗。

基隆长庚心衰中心主任王兆弘指出,分析心衰的原因以心血管堵塞最多占28.2%,心肌梗塞占21.7%,27.5%为不明原因。建议可以观察是否出现“累、肿、喘”等症状,如果有这些症状应尽速就医。

长庚决策员会程文俊主委则说明,心衰竭被称为心脏的癌症,5年的存活率只有一半,但只要有很好的诊断和治疗,都可以获得控制。

对于慢性心脏衰竭病人,林口长庚心脏外科刘国圣医生说明,外科治疗的方式有3种:一般心脏外科手术如冠状动脉绕道、瓣膜修补或置换等,其次是心室辅助器和心脏移植。若是急性心脏衰竭病人,则需使用机械性循环辅助装置,如叶克膜和心室辅助器。

林口长庚心衰中心主任张其任表示,心衰竭病人须规则服药,并调整生活习惯,以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胆固醇等危险因子,同时要戒烟、减重及规律运动,必要时以心导管或绕道手术来改善心脏血流供应。

嘉义长庚心衰中心主任潘国利也指出,目前可透过健康自我管理方式,让病患和家属执行居家照护,且经由穿戴装置将资料上传云端纪录。个案管理师则透过电访和云端资料检视,一旦发现异常以电话提醒,并进行卫教咨询。

问药

陈诗欣/膝盖痛 骨松非主因

问:最近走路时很容易膝盖疼痛,走两步就需要停下,更别说跳了,想问我是否有骨质疏松症?

答:导致膝盖疼痛有很多可能性,包括骨质疏松症。但是,骨质疏松症因骨头变得脆弱而容易骨折,通常不是导致膝盖疼痛的主要原因。比较常见的膝盖疼痛如下:
外伤:如摔跤、碰撞或意外导致膝盖组织受损,引起疼痛  。

骨关节炎(膝关节炎):膝关节软骨的磨损和退化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膝盖半月板或韧带损伤:参与高强度运动或运动事故时,可能导致膝盖疼痛、肿胀和不适。

滑膜组织的发炎: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和僵硬。

过度使用:过度使用膝盖可能会导致肌肉、肌腱和韧带的紧张和疲劳,导致疼痛。

姿势和生活方式:不良的姿势、过重、不合适的鞋子或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影响膝盖健康,导致疼痛 。

口腔牙疾

70% 国人忽略牙检口腔炎 可增患癌风险 

 

医句话:

口腔炎是口腔粘膜的炎症,种类可因病因而区分,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外伤、化学品、免疫系统疾病及药物。大多数的口腔炎可透过良好的口腔卫生来预防,一般上的口腔炎可在一个月里自行消退,若否可找牙医做检查,以找出真正的病因所在。

“口腔炎(stomatitis)是指口腔有发炎反应,口腔炎有许多不同类型,该疾病的病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外伤、化学品、免疫系统疾病和药物。

口腔炎的病因可以是单一,也可以是多种因素而造成。口腔炎常见的原因包括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其中包括单纯疱疹病毒(HSV)、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爱滋病毒(HIV)等,这些病毒都可能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

最常见的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复发性口疮和唇疱疹,而复发性口疮也可被称为口腔溃疡。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是念珠菌病,这可导致患者患上鹅口疮,急性抗生素性口腔炎、假牙引起的口腔炎或口角炎。

耳鼻喉科

【健康医疗网】慢性扁桃腺发炎 年逾4次建议做手术

30多岁余小姐过去一年饱受慢性扁桃腺发炎之苦,每回高烧就只能卧躺在床,无暇照料孩子与家务。由于在诊所无法根治问题,辗转至医院耳鼻喉头颈部就诊,经医生详细问诊及检查后发现,该名患者反复发炎的频率已超出医疗指引。虽发烧后接受药物治疗就能好转,但也让日常生活离不开药物。黄圣凯医生当即建议进行扁桃腺切除手术,根除反复发烧感染问题。

耳鼻喉头颈部黄圣凯医生提到,因慢性扁桃腺发炎,不仅使患者再三经历喉咙剧痛,还可能导致口臭、吞咽卡卡、喉头不适、妨碍呼吸及睡眠等问题。这些症状除了影响健康外,更可能因口气问题,在职场或人际关系中造成尴尬,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

因此,据美国耳鼻喉科医学会指引,若是频繁急性扁桃腺发炎,一年达7次以上;两年内达5次或3年内每年发生3次,已达慢性扁桃腺发炎标准,即可考虑进行扁桃腺切除手术。

黄圣凯医生和患者分析,执行冷刀器械手术其疼痛指数及出血率相当高,且至少须休养1个月,而常用的能量刀或电浆刀,也均需要2至3周的恢复期。而若是施以达文西机械手臂手术切除扁桃腺,则其具有高精准度,透过操作机械手臂执刀,精细程度远超人手;其次,搭配高解析度的3D立体影像,让主刀医生清晰可视患处外,团队成员也能同步了解手术进程。

问药

林恩妮/减前列腺素分泌 甲芬那酸助缓痛经

问:Mefenamic acid和一般市售的痛经药有什么区别呢?它的副作用是什么?

答:甲芬那酸(mefenamic acid)属于非类固醇类消炎药物,不仅用于缓解痛经问题。甲芬那酸是一种非处方药物,可以在药剂行向注册药剂师购买。

市场上也有不同成分的药物减缓痛经问题,比如说布洛芬(ibuprofen)、扑热息痛(paracetamol)等。痛经是一种常见在月经期间,尤其是前面一两天,出现的疼痛或不适感。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为了排出内膜,子宫肌肉会发生收缩导致疼痛感。

另外,身体的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也会在经期间提高,帮助子宫肌肉收缩,所以甲芬那酸比起扑热息痛对于痛经更有效,因为甲芬那酸的其中功能就是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减轻疼痛和发炎反应。

有些女性担心服用止痛药物会干扰经期又或者影响生育或肾脏功能,这都是一些药剂师经常碰到的迷思。其实短期服用止痛药对身体不会产生长期的坏处,服用恰当更能帮助女性从容应对生活上的大小事,无需感到焦虑或痛苦。

成人健康

【健康医疗网】抽烟易成瘾 尼古丁影响肺部健康

“戒烟超容易的啊!我已经戒好多年了,每年都戒好几次呢!”没错,有一半以上的吸烟者都曾尝试戒烟,但是长期成功率只有5%至8%,成功以前平均需要5至7次的戒烟。

家庭医学科主治医生颜正中说,纸烟主成分烟草,燃烧后产生尼古丁、焦油、亚硝胺、砷、甲醛等超过7000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有250种已知有害物质以及93种致癌物质,不仅导致肺功能下降、罹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肺炎风险增加,还会造成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使怀孕妇女产下低体重婴儿及畸胎、死胎、流产、早产的危险性。全身多种器官的癌症更与吸烟有着直接关联。因为吸烟会导致尼古丁依赖,以至于不吸烟时,身体有不舒服感觉,最后吸烟成为一种不得不的依赖成瘾行为。

新兴型态烟品近年来盛行于年轻族群,如加热烟,简单说就是不燃烧,而是利用加热烟草装置让尼古丁释出,与传统纸烟一样都是以烟草制成,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电子烟是由电子烟填充液(简称烟油)、雾化器及其零组件组成,使液体产生烟雾供使用者吸入肺中,会释出甲醛、乙醛、超细微粒、重金属等有毒、致癌物质,且有吸食成瘾、二手烟及三手烟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任何形式的烟品或电子烟都是有害的。目前台湾已全面禁止电子烟,纳管加热烟,吸烟年龄提高至20岁,正视新兴烟品的危害。

问医

林仁吉 / 黄芩夏枯草丹参 或具降血压效果

问:
Q1: 请问中医可以帮忙调理高血压的问题吗?
Q2: 一般人调理多久会看到效果呢?

 

医生解答:

在治疗高血压这类慢性疾病,西医抗血压药为主要治疗手段,中医优势在于体质调整后达到更佳治疗效果,更是综合调理全身状态包括生活饮食习惯改变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单一治疗手段。

以下是一些过往发现的数据和调理建议: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