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妇幼

读写算低于认知水平 大马1.5万童特定学习失能

医句话:

儿童学习失能越早被发现和治疗,疗效越好,反之,若在孩子9岁后才被发现和治疗,则疗效较缓慢,需要更多时间才能看到改善。

“儿童学习失能(Learning Disabilities,LD)所涉及的范畴相当广泛,泛指儿童的学习能力远远低于同龄者,其原因包括患有智力障碍、唐氏综合症、专注力不足过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等,无法一一详尽,所以,以下所讨论的主要是特定学习失能(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ies,SLD)。

SL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大脑不能有效和准确的处理语言和非语言信息,造成一组特定的学习困难。这些孩子在阅读、书写或数学(统称读写算)方面的表现在标准测试下远低于认知水平,或儿童只有通过超乎寻常的努力才能达到可接受的表现水平。

与智障听视障无关

例如一名9岁的孩子没有智力问题,但是在读写算方面,经标准测试结果只有5岁儿童的表现。

饮食营养

营养美味易搭配 本地水果不比外国差

医句话

大马水果除了有果王榴梿或果后山竹之外,信手拈来就有芒果,木瓜、火龙果或黄梨等。消费者在选购水果时无须有“外国月亮比较圆”的心态,本地水果不管是口感或营养价值皆不比外国水果差,但价格却大相径庭,因此在如今百物涨价之时,下次选水果时不妨多考虑本地水果。


“马来西亚位于赤道,这里阳光和雨水充足,没有四季之分,因此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后者代表马来西亚拥有各种各样的水果。水果在均衡饮食里的角色非常重要,它不仅提供了维生素C,也含有各项对身体有好处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近年来进口水果越来越多,然而为何要选择本地水果?它有什么好处?还有进口水果真的比本地水果营养吗?其实不一定,让我们来看看本地水果的好处:

无需长途运输 更健康新鲜

第一个好处是新鲜可口。本地水果通常在最成熟的时候采摘,因为它们不需要经过长途运输。这意味着,与长途运输的水果相比,它们通常更美味更多汁,口感更好。

饮食营养

黄靖文/医学营养疗法(MNT)的奥秘

医学营养疗法(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MNT)是一种已被研究证明可有效运用营养以及饮食来达到预防和改善疾病的一种疗法。此疗法只能被认可的饮食治疗师提供,而非营养师。若你本身有健康状况(例如慢性疾病),饮食治疗师可运用MNT的疗法来为你制定个人化的饮食计划来帮助改善疾病且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饮食治疗师在一对一咨询的过程中会将MNT的疗法融合在营养护理过程(Nutrition Care Process)中。此过程的详情如下:
1)营养评估
从5个方面收集客户的营养相关讯息,并根据相关的资料进行第二步骤。

2)营养诊断
根据评估所获取的所有信息来确认营养诊断(与医疗诊断不同)。

3)营养介入
针对营养诊断为客户制定目标并根据个人情况提出改善计划,以解决营养方面的问题。

4)营养监测与评估
定期检测客户的进展以了解先前的介入计划是否有效,再根据此次的评估来调整下一次的介入计划。

问医

林仁吉/泡温泉过久会导致发烧?过热会致过度脱水 增加心血管负担

问:我和家人不久前到怡保一游乐场所泡温泉,在其中一个温度有40度的池泡了30分钟后,隔天我们其中4个大人和1名10岁的小孩都发烧了,过后看医生检验不是COVID-19和流感,所以我们相信是因为热温泉泡太久导致。

Q1:泡热温泉太久是否导致发烧?
Q2:曾有中医师建议我妈妈在家可以用热水泡脚养生,我妈妈经常都有泡脚的习惯,请问是否正确?


医生解答:

问医

盛晓峰/游离型椎间盘突出 采保守治疗无效 人工颈椎关节置换 手术风险低伤口小

问:我是在3个月前开始感觉颈痛,疼痛从脖子延伸至右肩、右臂乃至手指,跌打、拉筋、推拿,还有各式名堂的按摩都尝试了,都不见好转。到处求医无效,疼痛难当时就自己用力转动脖子,想让颈椎轻松一些,结果弄巧成拙,痛得更厉害,整只右手举不起来,内衣也扣不上。

家务也做不了了,心想,不能煮饭就吃罐头餐吧,结果连开个罐头也要丈夫帮忙,让人沮丧到极点。

脖子没日没夜的痛,连睡觉时也痛,无法躺平,要用两三个枕头把头颈垫高,才比较舒缓一些。因为长期睡不好,导致精神萎靡不振,人变得易怒又焦虑。因为颈项实在太痛,也没有办法把头抬高,只能整天低头缩著脖子,不懂事的小儿子还嘲笑“妈妈像乌龟”,让我崩溃落泪。

我看过专科医生,知道是颈椎间盘突出压制神经线,造成疼痛。医生建议采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最后才考虑做手术。

现在我写信来,是希望征求医生的第二意见,虽然饱受疼痛折磨,但我还是有些抗拒手术,难道试了那么多方法还是无效,非做手术不可吗?

希望医生可以给我一个建议。谢谢。

问医

周志辉/“分子料理”与化学分子无关 享用科学式烹饪美食 须先瞭解隐藏风险

问:最近同事相约品尝顶级料理“分子料理”,我们从来没有听过,好奇是什么样的饮食。
Q1: 请问什么是分子料理?
Q2: 据说液态氮也可以纳入分子料理,有化学成分的奇妙感,请问是怎么一回事?
Q3: 享用这种料理感觉很新鲜,但是对健康有影响或风险吗?


教授解答:

生化药理

安全性高成瘾低 新型安眠药 撤精神科药管

医句话:

安眠药,一个似乎被污名化的药物,因为一提及安眠药就会联想到成瘾的危害。其实安眠药并没有想像中如此恐怖,只要遵循医嘱服用,安眠药可改善失眠以及其他并发症如癫痫等,而且如今新一代安眠药已进一步降低过往的一些副作用,对多年来饱受失眠痛苦的男女更是迟来的春天。

“如果把失眠视为现代人‘通病’并不为过,尤其在城市打拼的男女,由于长期及长时间处于生活节奏快及高压下,越来越多人面对睡眠障碍及不同的精神疾病;早前《亚洲医学及健康科学》期刊的一项调查数据指出,我国每10人中就有9人曾经历不同程度的失眠问题,由此可见失眠问题有多严重。

面对失眠,患者的做法有哪些呢?数绵羊?抑或是通过改善睡眠卫生(sleep hygiene)如调暗灯光、听催眠曲,或者是喝杯牛奶等?相信这些提及的方式,患者早已尝试了无数次,但却无法奏效,于是最终只能选择药物,尤其是安眠药。

问药

周志辉/隔夜菜无问题 卫生状况存放条件始关键

问:我每天晚上煮了饭菜就收在冰箱,等隔天带便当到公司当作午餐,这样算是隔夜菜吗?而经过冷冻、微波、解冻的过程是否会产生对身体不好的物质呢?

首先,隔夜菜一词并无正式定义,普遍的看法是,当食物经烹调后放置一段时间(如8个小时或以上)或摆放过夜后,就算是隔夜菜。也就是说,在超市冷藏柜或冷冻柜中展售的众多产品,又或是大家平常食用的许多加工食品,都是事先制作好并加以保存,所以也都算是这个范畴。很多民众对食用隔夜菜的担忧,大多是源于以为亚硝酸盐有毒和会致癌,但其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本身并无致癌性,况且我们体内每日接触到的亚硝酸盐,最大的来源其实是口水。

食用隔夜菜本身并无问题,须要注意的主要是隔夜菜的卫生状况和存放条件,如果受到病原菌的汙染,纵使是新鲜食物也有问题。一般来说,烹调完成后在室温下存放超过两小时以上,微生物就可能开始繁殖增长,尤其是在炎热的天气时会更快发生。但如果将烹调好的食物进行适当的冷藏或冷冻,减慢腐败菌和微生物的繁殖,食用前先经过充分的翻热或复热,吃隔夜菜并不会影响健康。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