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吴奕品/对布洛芬过敏 宜在医院接种疫苗

问:我对布洛芬(ibuprofen)这类止痛药有严重过敏,会出现眼晴肿、呼吸困难及心跳慢的症状,请问还可以接种COVID-19疫苗呢?
 

医生解答:

这是属于对布洛芬严重过敏(anaphylaxis),你可在备有紧急医疗措施的疫苗中心或医院接种,并观察30分钟,记得把过敏史告诉接种中心的医生。至于疫苗类型,任何一款都适合你。


 

问医

陈伟璋/长期戴口罩烂下巴 如何防疫兼护肤?

问:我是一名商场的客户服务人员,女性,皮肤属于比较敏感,从学生时期已开始有湿疹的困扰。

因着COVID-19疫情的缘故,也为了避免感染风险,除了遵照指示前往接种COVID-19疫苗之外,每天在值勤时也会戴上双层口罩,即一层外科口罩加一层布口罩,并且也勤洗手,而在新年前夕到新年期间,商场的人潮特别多,因此更加频密洗手及检查口罩是否有戴紧等。

不晓得是否因新年期间接触人多,最近我发现脸部尤其是下巴部位出现严重的痘痘,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请问:

Q1:我该怎么护理脸部呢?
Q2:该如何选择保湿霜?

医生解答:

问医

杨申兴/长期吃抗忧郁剂变性冷感 补充睾酮有否帮助?

问:我先生(42岁)因为忧郁症服药已经三四年,导致毫无性欲,偶尔(1年可能只有1次)可能会有欲望,却有心无力,请问:

Q1:这样的情况会否导致他一辈子没有性欲?吃睾酮会否有帮助?
Q2:停药后会否恢复性欲?如果停药后会恢复,那请问需要停药多久呢?
Q3:我们一直都想多要一个小孩,请问这些药会不会导致副作用而生出不健康的小孩?
Q4:这些药长期吃会否导致他的健康受损?

他试过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减药,从一开始的4到5种药(我忘记名字了),逐渐减少到现在的两种,现在这两种药如果没吃情绪会烦躁、想很多和情绪低落,所以医生只能维持这两种药,他也不愿意和医生谈他的性欲问题,说不好意思开口。附上他所使用的药物清单。

成人健康

临床症状加血检BNP 快速诊断心衰新利器

医句话:
心脏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要预防心衰,就得预防心脏病;预防心脏病,就得预防“三高”等风险因子。因此,在过年期间,大家在与亲朋好友团聚之余,也不要过于放纵、暴饮暴食,尤其是心衰患者要谨记少盐少水,需维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以便安心过好年。

眼科专题

严重干眼症 角膜结疤可失明 “以口换眼”重见天日

医句话:

农历新年期间虽然不必长时间盯着电脑工作,但是双眼可没歇下来─开长途车回乡、熬夜上网、看电视和打麻将,一样容易引起眼睛干涩和不适。因此,在这期间若用眼不节制,小心假期结束后反而要到眼科诊所报到。

“干眼症是眼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首先,让我们先了解泪膜(tear film),即复盖在眼球表面的一层液体薄膜,对角膜和结膜具滑润及保护作用。虽然泪膜薄且透明,但是它的结构由内向外可分为3层,分别为黏液层(mucin layer)、水液层(aqueous layer)和脂质层(lipid layer)。

问药

林顺木/心脏绕道术“偷掉”大隐静脉 半年内患肢易浮肿疼痛

问:我的公公78岁,肾功能不好又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下肢容易水肿,定期有回去复诊。由于在几年前做过心脏绕道手术,左小腿的血管被心脏“借”去用了,所以常觉得左小腿会痛,但伤口已愈合,想请问有什么中药可以吃的吗?

答:心脏绕道手术后下肢疼痛大都源自于被取走大隐静脉的腿失去了功能而引发的。这需要其它静脉来取代它的功能。因此在手术结束后半年左右,患肢容易出现浮肿引起疼痛。预防方法是在卧床或坐姿时尽量抬高患肢,以促进血液回流。或在活动时穿戴弹性丝袜减少浮肿,可改善疼痛。

另外由于取隐静脉后神经受到破坏,也会出现神经痛,如麻痺或痺痛的感觉。根据一项研究显示,72%的人在心脏绕道取大隐静脉的手术后20个月仍会出现麻痺感,但痺痛的感觉并不常出现。还有一些因手术后久卧引发椎间盘并发症,也可引发下肢神经受压迫而疼痛。

你所描述的病史中,也提到公公有高血压及糖尿病,这类病人容易有血管方面的疾病。除了前述可能的原因,也需评估是否有动脉阻塞的问题。必要时应安排下肢的血管超声波,可作为鉴别诊断。

肝胆肠胃

频繁便秘或腹泻 佳节加剧肠躁症 治不好易忧郁

医句话:

肠躁症是指大肠功能失调导致腹泻、便秘、胀气、腹痛或抽痛的异常表现,在国内非常普遍,估计每100人就有15人患上,而新春佳节期间,难免少不了一顿又一顿的饕餮大餐,加上缺乏运动量,因此是肠躁症的好发期。

“大肠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简称肠躁症)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便秘型和腹泻型,且两者都会有交替性胀气和腹痛的综合性症状。

肠躁症不会有结构性的变化,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危险,纯粹是功能性的症候群,例如,大肠运作较快导致腹泻、大肠运作缓慢导致便秘或胀气,这些大肠功能的失调都会导致腹痛或抽痛的症状。

好发于40岁以下

马来西亚人民的病发率大约14%至15%,100人里就有15人患有肠躁症,尤以年轻人最常见,好发年龄介于5岁至40岁左右。但相对来说,40岁或以上却是大肠癌的风险群。

问医

陈佳麒/老流汗 不动也满身汗 是否和糖尿病有关?

问:我今年55岁,是一名糖尿病患,长期必须服用糖尿病药物。

我的疑问是我很容易流汗,就算坐着不动也会流汗,半夜醒来时也会流汗,如果是走路,流汗就像刚冲凉走出来一样,全身衣服都湿透。

Q1:这是否与我的糖尿病情有关呢?
Q2:我的身体是否有什么不对劲吗?该怎办?

医生解答:

对于糖尿病患来说,血糖控制非常重要,由于你长期服药,我估计你对于如何监测病情应该是颇有经验了,用血糖仪(glucometer)来测量的血糖是你在家中最可以信赖又方便的方法,要是你在大量流汗之际,验到自己血糖过低,那这应该就是原因,可得尽快补充糖分。

虽然身体冒汗可以是血糖过低的症状,但是大量流汗也可以是其他不同的原因造成,根据你的描述,你的冒汗似乎是全身性而非局部性的多汗症(hyperhidrosis)。

假如你会很怕热、食量大但体重不增反减、情绪容易焦躁不安、手会颤抖、失眠,那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

问医

​​​​​​​唐秀萍/12岁以下接种疫苗 能否择科兴非辉瑞?

问:近期COVID-19疫情似乎有严重的趋势,并且出现各种变种病毒比如Omicron、Deltacron等叫人感到惊恐不已,而随着校园实体课的开始,身为父母更担心孩子的安危,因此有些关于COVID-19的问题想请教医生,特别是关于孩子接种COVID-19疫苗的疑问。

说实在,身为父母迫不及待希望能在这个农历新年为孩子安排到疫苗接种,而随着日前卫生部长在2022年新年致词中提及,儿童疫苗接种计划将于1月杪开始实行,涉及的是5岁至11岁的儿童,这不啻是一份最好的新年礼物。

Q1:我想问家长是否可提早自费安排孩子前往接种COVID-19疫苗呢?
Q2:根据友人告知,他家的孩子(12岁以下)已经在私人医疗机构获得接种疫苗,这是否属实呢?
Q3:据说在中国已给予12岁以下孩子接种科兴疫苗,是真的吗?


医生解答: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