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文雄/红毛榴梿该如何吃才能抗癌?
问:去年的《问药》有一篇是关于红毛榴梿的文章,有提及你和马大针对红毛榴梿是否可以抗癌而正在做研究,我想问红毛榴梿要如何吃才可以治癌?
问:去年的《问药》有一篇是关于红毛榴梿的文章,有提及你和马大针对红毛榴梿是否可以抗癌而正在做研究,我想问红毛榴梿要如何吃才可以治癌?
问:请问珠子草(dukung anak)的功效与副作用。在哪里能找到这种草药呢?
答:珠子草(dukung anak)(phyllanthus niruri linn;phyllanthus urinaria linn),另一个较为广知称作“叶下珠”。其他别名珍珠草、十字珍珠草、叶后珠、夜合草,客家语称珍仔草。
产地分布常于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热带美洲、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全世界之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民间长久以来做为治疗糖尿病、肝炎、黄疸及肾炎水肿的传统用药。东方社会常用之药用植物,印度传统医学列为解毒草药。
在临床功效上研究指出可预防肾结石以及具有抗B型肝炎的效果,印度传统医学常用在治疗胃、泌尿系统、肝、肾等疾病。在2011年,国家关键经济领域(National Key Economic Area,NKEA)政策下,叶下珠也由马来西亚草药发展委员会(Malaysian Herbal Development Council)归类到高价值草药产品研发计划案中。
问:请问自体免疫疾病的患者是否不能使用人参及黄耆这一类的补气药?那党参又如何?
答:免疫系统是个双刃剑。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是身体的防卫军,侦测到细菌、病毒等外来物质入侵,会产生抗体、攻打病菌;但当免疫系统失调异常时,却反过头来攻击自己身体。依攻击部位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病症,目前医学上已有超过70种自体免疫疾病。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转也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答案。中医经验就阴阳体质学说,加上长期临床观察,认为自体免疫疾病多是灶因于“虚火”。
人体要健康,阴阳就要平衡。刚开始时自体免疫疾病的诸多症状不显著,而且与其他疾病重疊,并且高达40%的病人在一开始都被误诊。可能在人体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发生,因此诊断起来特别困难。常见的自体免疫疾病好发于女性,常见如红斑性狼疮、干燥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嵴椎炎、炎症性肠道疾病。遗憾的是,一旦罹患这类疾病,多数完全无法治愈,只能好好控制。
世上也没有什么药品,是可以完全根治或治愈自体免疫疾病的。
问:胃胀气该如何分辨以及该用什么药物比较适合呢?
答:正常人的肠胃道每天都会产生 0.5到2公升的空气,由食物产气、说话、进食时同时吸进空气所致;又借由打嗝、放屁等生理反应把肠胃道的空气排放掉。胃胀气等这类不适症状,常见于文明社会紧凑生活中,尤其长久性三餐不定时加上大多是囫囵吞枣地一下吃完的情况下更为常见。
客观上胃胀气是指患者在进食或喝水后,上腹部会出现肿胀感及压迫感,症状包括恶心呕吐或疼痛等。依据 2015 年《新英格兰期刊》的报导,胃胀气约有 25%源自结构性病变,75%则是功能性的问题。
问:我想了解更多有关乳癌第一期的患者在手术及化疗前后的饮食禁忌及建议。比如说不鼓励吃黄豆、牛奶、鸡蛋及当归之类的中药,究竟哪些才是真实的呢?
问:最近宝宝奶量越来越少(奶量是40毫升至60毫升),请问该怎么办呢?
答: 母乳的好处是营养最完整均衡、黄金比例容易消化吸收、抗菌因子多(宝宝生病少)、过敏风险低、亦量身定做满足宝宝各阶段的生长需求(婴儿前6个月以前最好的主食是母乳、配方奶是无法取代的)。
根据宝宝的发展期,通常在4至6个月左右(4个月前不宜),始添加副食品。有些妈妈也会持续喂母乳一直到宝宝两岁或以上。每个婴儿的喝奶量及肠胃状况都相异,应该依其个别性喂食而无法定时定量。
过量的喂食容易造成婴儿易有溢奶、吐奶的状况。宝宝自己会决定其吸食的奶量。 在生理回馈机制中,当宝宝吸吮妈妈的乳房时,会传递信息到妈妈的大脑里,产生荷尔蒙的变化,让乳房制造需要的奶水;妈妈乳房的大小与妈妈的奶水量没有什么相关性,宝宝的频繁吸吮,才是妈妈奶水分泌最重要的影响因子。
妈妈的哺乳不顺原因计有太多的压力、太疲惫、失去自信或充满怀疑。妈妈若是一直担心奶水不足的心理压力,反而会抑制泌乳功能。奶水量的多少,哺乳初期与泌乳激素有关;哺乳妈妈建议采均衡的饮食,饮食量和奶水分泌量无关。
问:宝宝每当半夜三更哭得凶,请问有什么方法能解决?
答:宝宝哭泣的原因很多,单纯性如尿布湿或便便了、饿了、胀气、便秘,甚至只是想撒娇;严重一些如身体不适、生病。父母尽可能留意哭声的特征与规律,以做为医生诊断的参考,这是非常重要的。
婴儿夜哭最常见的原因是饥饿和尿布湿。但若是“婴儿腹绞痛”病症(infantile colic),则要小心照顾,通常发生在满月至 4 个月之间。宝宝腹绞痛是因肠蠕动不规则,纠结一起,胀气而痛。婴儿腹绞痛也有可能是因为哭闹而吞入大量的空气造成腹胀、放屁;或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引起、 对母乳或牛奶中的乳糖吸收不完全以致未吸收的乳糖发酵后产生气体,引起腹胀及绞痛的现象。
家长应试着安抚如拥抱着并规律地轻摇﹑吸奶嘴﹑肚皮擦清凉剂(薄荷﹑风油)﹑喂奶等,热敷和按摩也可减轻症状,如果该症状仍不能改善,应立即就医,由专业的医生判断及给药治疗。
问:我的2岁儿子不小心被滚烫的热水烫伤,但因为是家里老人家在看顾他,所以家里长辈说涂牙膏就会好,想请问这是对的吗?
问:忧遁草是马来西亚的神药,连癌症都可以治好?我朋友的肾脏健康状态不佳,服了忧遁草后,肾脏慢慢地恢复健康,也不用洗肾了,想请问这真的是忧遁草所为吗?
答:草药,虽然不算归类西药或中药,但是即然有治疗效果,也代表可能存在副作用。非坊间常传闻的中草药没有毒害,可以放心使用。应该说只有合宜恰当的使用,才算“药”;不明就理一昧的滥用就算“毒”了。
忧遁草(Clinacanthus nutans, Acanthaceae family),又叫休顿草、鳄嘴花、沙巴蛇草(Sabah snake grass)、青箭、柔刺草、千里追、小接骨等,是东南亚一带盛产的一种植物。在马来西亚和泰国民间,忧遁草可用作解蛇毒和治疗昆虫咬伤引起的发炎,它的叶和嫩枝也可食用。
它也是东南亚地区很常见的民俗草药,也推广当食用蔬菜或癌症患者的辅助蔬菜,口感清脆。忧遁草已知的植物活性化学成分颇多如stigmasterol、lupeol、b-sitosterol等。大部分研究总结出几点:
问:中药和草药的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中药一般是指中华民族传统使用药物简称,亦指以中药学理论为基础,应用于诊断、治疗、减轻或预防人类疾病之中药材及中药制剂。最大的区分是中药有收录在国家中药典籍里。
中药的收录种类品项包含动物、矿物与植物,其中占最多数的是植物。近几年来世界卫生组织趋势倾向于减少使用动物成分,甚至有些保育类的动物、植物及某些含有健康严重损伤的重金属矿物药材也受到管制禁止使用。
沿古经典中,有些也把药学也称作“本草”,如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亦有不同的称呼如日韩称作“汉药”或“汉方药”。古代众多典藉和文献资料均以本草命名,中药涵义广泛,主要分为中药材(中草药和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包含传统临床制剂(丸、散、膏、丹、汤等)、中成药、供配伍用中药颗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