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正确备孕贴士‧BB来了绝不是梦!
对于想与另一半拥有彼此爱情结晶的夫妻来说,不孕,是他们心里永远的痛。事实上,或许他们并不是无法生育孩子,可能只是需要通过协助及治疗才能怀孕。只要及时咨询医生建议,了解原因,再配合量身定制的辅助生殖技术 (ART)进行治疗,“BB来了”,绝对不是梦!
不孕是指夫妻在没有避孕措施下,进行无保护而有规律性行为一年,仍无法成功怀孕者。
双威医疗中心生育与妇产科医生法拉(Farah Leong Rahman)指出,在每7对完全没有避孕情况下,拥有规律性生活为期一年的夫妻当中,就有一对面对难于怀孕的问题。
不孕可分为两类型,即原发性不孕症与继发性不育症。原发性不孕症是从未生育的夫妻,继发性不育症则是曾经受孕,包括曾流产或宫外孕,而后却又无法再孕的夫妻。
不孕症是女性的“专利”吗?
法拉医生透露,不孕不完全是女性的问题!导致不育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男性因素、女性因素,或由未知因素所造成。未知因素的不育症是伴侣双方都没健康问题,此类型占了25%。
因此,一旦发觉长时间都无法怀孕时,不论女性或男性,都应该尽早向医生谘询及进行生育能力评估。
想怀孕而无结果者可求医
那么,想要小宝宝的夫妻们,到底要尝试多久后,才是适当的时机向医生“求助”呢?
法拉医生表示,如果一对夫妻一直尝试怀孕至少一年了仍无结果,就建议求医。
至于35岁以上的女性,如果在过去六个月内一直尝试怀孕而无结果者,就应该尽快向医生谘询,因为女性30岁以后怀孕的机率每年都在逐渐降低。
“如果你在性行为或射精方面有问题,经期疼痛或月经过多、过少,或曾经进行过与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的任何手术,如卵巢手术等,也应该尽早求医。或许你并没有不孕问题,但是最好先向医生谘询,以确保一切安好。”
排卵和生产精子问题导致不孕
女性不孕的主要导因为排卵问题。无法排卵,就没有卵子可受精。一个女性若不能正常排卵,通常会出现月经不来潮或不规律的症状。
除了排卵问题,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还包括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或治疗宫外孕手术而导致输卵管堵塞、子宫的生理问题、子宫肌瘤等。
此外,年龄、压力、不良饮食习惯、激烈的体能训练、体重超重或过轻、吸烟、喝酒、染上性传播疾病、健康问题导致荷尔蒙的变化等,都是增加女性不孕风险的因素。
至于男性不孕最常见的原因是生产精子的问题,即精子数量太少或完全无法生产精子,或是精子无法正常游动、畸形等,导致精子无法有效接触卵子并使之受精。
此外,男性的整体健康和生活方式,也是增加不孕风险的因素之一,例如饮酒、食用毒品、药物、抽烟、年龄、健康问题、曝露在农药和铅等的环境毒素、进行放射治疗和癌症化疗等。
年龄的增长真的是受孕成功的“天敌”吗?
法拉医生披露,年龄确实是影响生育能力的重要因素,那是因为女性在出世时,卵巢内就有固定数量的卵子,而这些卵子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大多数女性在出生时,大约有200万个卵子,到了青春期,就会减少到大约40万个,并在30岁时进一步下降,35岁以后下降更多。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子的质量也会变差。因此,对于年长又想拥有宝宝的女性,最好能及早谘询医生建议,以便医生能尽早找到问题,再对症下药,根据个别的问题为他们提供治疗方案。
法拉医生透露,3个促使怀孕成功的因素,除了必须拥有质量佳的精子、卵子,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与否也很重要。
如果不孕夫妻前来谘询医生,一般上,医生可通过进行一套完整的生育能力评估,找出夫妻不孕的原因,如果没有任何明显的问题,就得进一步检验。
他们将为男性进行精子检测,旨在检查精子是否有问题,例如数量少或精子不能正常运行。
至于女性,则必须确定她们是否每个月定期排卵。医生将为她们进行超声波扫描,以确保卵巢、子宫和输卵管状况良好。超声波检测可以检测女性相关的生殖系统是否有肌瘤、多囊卵巢或囊肿等。
另一项测试是输卵管通畅性检测。此检测旨在确保输卵管没有阻塞,以避免卵子或精子的结合受阻。
如果女性担心她们的卵子数量不足,则可进行一项名为“抗缪勒氏管激素” (Anti-Mullerian Hormone)的验血检测。此检测可以了解卵子储备量。
法拉医生提醒大家,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加怀孕的机会,如维持健康饮食习惯、定期运动、戒烟、戒酒、维持理想体重等。当然,每周进行3次的性行为也很重要。
在进行检测并结合考量各种潜在的问题后,医生将为患者制定专属的疗程。医生考量的因素包括该对伴侣的年龄,尤其是女性的年龄、潜在问题、曾经接受的治疗,以及他们是否已准备就绪开始接受治疗。
法拉医生强调,每对夫妻的治疗方法并不尽相同,医生将针对求诊者的需求和测试结果,推荐最适当他们的治疗方法。
优化精子与卵子的结合
双威医疗中心生育与妇科医生胡美玲指出,不孕备有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本质上,所有治疗方法均旨在优化精子与卵子的“相遇”与结合,以让其成功受孕。
“不孕的治疗范围很广,包括提升自然受孕机会,或通过系列的辅助生殖技术进行协助。”
“简单的方法,是让女性服用药丸以确保卵子成长,再进行超声波扫描以追踪卵子的生长,并建议进行性行为的最佳时机,以增加自然受孕机会。”
子宫内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辅助生殖技术,则是医生在正确的时间,将男性的精子置入女性子宫,以加速受精的治疗方案。
试管婴儿(IVF)或体外受精治疗方案,则是通过收集精子和卵子,在实验室内让卵子体外受精,然后进行胚胎移植入子宫。
试管婴儿技术对母亲更安全
胡医生透露,随着科技的进步,试管婴儿技术已发展得越来越纯熟,成功率较以往更高,副作用也相对较少了。
“目前的试管婴儿技术拥有更好的冷冻科技,有助于将可能损坏冷冻胚胎的机率降至最低。无论你移植的是新鲜胚胎还是冷冻胚胎,怀孕的机会是相同的。海外某些试管婴儿中心甚至只移植冷冻胚胎,因为此方法对母亲更安全。”
此外,如今的胚胎发育观测仪(embryoscope),就如同闭路电视般,让医生可以在不干扰胚胎的情况下,监视其生长模式。
“过去,观察人员必须在特定时间,将胚胎从孵化器中取出观察,这让成长中的胚胎,处于温度波动等潜在破坏性环境中。现在,通过胚胎发育观测仪观察胚胎的生长方式,可以选择最好的胚胎置回子宫中,并提高怀孕的机会。”
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 (Preimpla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也可事先对胚胎进行遗传学基因检测。
另外,最新药物治疗方案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OHSS)为体外受孕的主要并发症。此症是由于在促排卵过程中,多个卵泡同时生长,导致雌激素水平提高,造成失衡。过去,许多女性皆因为此原因入院,甚至进入急诊。但随着最新药物治疗方案的推出,这问题已大幅度减低了。
无论如何,胡医生强调,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最终仍然取决于接受治疗者本身。
“此疗法旨在优化你的怀孕能力。换句话说,医生是与你的‘体质’一起‘奋战’。其成功率与年龄有着莫大的关系。”
35岁以下女性接受试管婴儿治疗的成功率约为60%,而当你超过40岁时,比率将下降到大约20%。如果一位女性已到更年期,此治疗对她已没有帮助。
此外,男人的年龄也很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能让老婆怀孕的能力也会下降。在寻求生育治疗的夫妻当中,问题出在男性的机率高达60%。
正确备孕贴士
想怀孕却总是失望,该如何正确“备孕”,胡医生给你贴士。
1.求医,确保自己身体健康。
-如果你有健康问题,在未咨询医生的情况下,请勿停止服用任何常规药物,因为你需要健康的身体,才能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确保你接种的是最新的疫苗。检查自己是否患有德国麻疹(Rubella)和B型肝炎。医生也建议想怀孕的夫妻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如果你在怀孕时感染德国麻疹,将可能影响宝宝健康,导致其聋、失明和发育迟缓。怀孕期间患上H1N1流感,也可致命。
2.开始服用叶酸,帮助婴儿的成长。
3.戒烟和戒酒。
4.别紧张,也别压力。落实有规律的性生活,而不是通过计算排卵期才进行性行为。在月经开始后10天的2周中,每3天进行一次性行为。
5.减少咖啡因的摄入量。
6.未满35岁且没有其他问题者,如果一年内未怀孕,请立即求医。
7.年满35岁或以上,尝试怀孕了大约6个月,仍未有成果;经期时经痛或经血过多,曾动手术(尤其是卵巢手术)、性生活有问题者,也请尽早求医。
基因检测提升怀孕率
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PGT)是配合试管婴儿所进行的一项检测。胡美玲医生指出,PGT是用来检查胚胎染色体的一种方法。
“通常,在培养胚胎5天后,它备有约250至300个细胞,我们将提取约10个细胞进行基因测试。”
使用正常染色体的胚胎植入母亲子宫内不仅增加怀孕机率,也减少了流产机率。对于进行胚胎移植后,一再未能怀孕的女性,通过此技术筛选出基因正常的胚胎才植入子宫内,可在试管婴儿的怀孕率上再提升20%,尤其对于30岁至40岁的女性,更可将怀孕率提升到50至70%,接近年轻女性的怀孕率。
此方法可以去除携带严重遗传病基因的胚胎,再选出正常胚胎进行移植,确保孩子没有遗传疾病,如地中海贫血症。
“有大约30%的亚洲人携带此基因,如果伴侣双方同时携带此基因,那么受影响的孩子将无法生存。孕妇也有可能胎死腹中或反复流产。通过此检测可以避免这情况发生。”
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如果不孕问题是出在男方的精子问题,那么就可以进行数位放大式单一精子显微注射(IMSI),以及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ICSI)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此方法将最佳的精子注入卵子中,促使其受精并形成婴儿。
这两种治疗方案的区别在于,IMSI是以数位方式放大观察精子型态,达到选择品质最好精子的目的。这有助于提高制造胚胎的能力,以及更高的怀孕率。
那么,到底哪个辅助生殖技术最值得推荐,成功率也最高呢?
胡医生指出,医生所推荐的治疗方案是基于该夫妻的个别问题与需求所量身定制。因此,并没有所谓最好的方案,只有最适合的方案。
溫馨提醒:文章與廣告內提及產品、服務及個案僅供參考,不能作為看診依據,須以醫生的意見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