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妮/可口服未必需注射 吡拉西坦治脑损伤
问:中风的人是否可以通过静脉注射piracetam?据说可以通血管,没中风的人去注射作为预防中风,甚至脚痛、三高的病患,也会去注射,听说病情会好,请问有这样的医学根据吗?我有上网略查,这个药物在英国、澳洲以及美国禁止使用,请问是真的吗?为何马来西亚会批准私人诊所使用这样的药物?会有副作用吗?
问:中风的人是否可以通过静脉注射piracetam?据说可以通血管,没中风的人去注射作为预防中风,甚至脚痛、三高的病患,也会去注射,听说病情会好,请问有这样的医学根据吗?我有上网略查,这个药物在英国、澳洲以及美国禁止使用,请问是真的吗?为何马来西亚会批准私人诊所使用这样的药物?会有副作用吗?
【医识力线上工作坊.你问医生答.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如果有一天我忘了你─谈失智症的诊治及照护
●日期:2021年10月16日(星期六)
●主讲人:脑神经内科顾问陈伟阳医生
●笔录:梁盈秀
01:失智症患者为何会有尿失禁?是因为忘了排尿,还是排尿神经异常?
A1:有两个可能性,一是忘记排尿导致尿失禁,第二就是控制排尿的头脑部分已经退化导致的尿失禁,所以一般来说,我会劝患者的家属或者照护者,请他们用成人纸尿片,这是很正常的脑退化,因为无法动手术或用药治疗,用成人纸尿片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医句话:
戒烟在疫情期间显得特别关键,因为烟民感染COVID-19的几率比普通人更高。不仅如此,研究显示与不吸烟者相比,烟民罹患COVID-10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更高。吸烟也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而这类患者受感染后也更容易发展成COVID-19重症。因此,趁此期间不妨考虑开始戒烟吧!
“吸烟有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一直以来,我们都鼓励烟民戒烟,而这在疫情期间显得特别关键,因为烟民感染COVID-19的几率比普通人更高。这并不难理解,因为吸烟的行为需要脱下口罩,也涉及手指与嘴唇的接触,增加了病毒从手到口传播的可能性。
不仅如此,研究显示与不吸烟者相比,烟民罹患COVID-10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更高。别忘了吸烟也是心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而这类患者受感染后也更容易发展成COVID-19重症。
问:请问可以解释电子烟的种类吗?以目前国内由烟草公司推出的电子烟系列为例,列明此产品是用烘培式加热烟草,以让烟雾分子低于传统香烟的分子,同时也没有焦油产生,不会对人体有更大伤害,进而能让烟民戒烟。在广告中,电子烟是笼统包括滴精油和用烟草。我只想了解该产品的副作用,有没有实际研究数据证明比一般香烟对人体的伤害更小?因为我想借助电子烟来戒烟。
答:电子烟(electronic cigarettes)的种类和形态很多,按照烟雾的产生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两类,如烟油雾化型及加热不燃烧型。烟油雾化型是通过对烟油加热产生雾化后的烟雾粒子,满足抽烟的感觉;加热不燃烧型则是加热真实的烟叶,通过加热来模拟卷烟的真实味道,其特点在于无明火、无烟灰、少焦油和少量尼古丁,你所提的电子烟应该就是后者。
医句话:
当一个人忽然发现半边脸无法动弹、嘴角扁平,可能一只眼睛也合不紧,第一直觉都会以为自己中风了。其实能够造成面瘫的原因很多,贝尔氏麻痺症是其中一种导致脸部单侧麻痺的颜面神经疾病,并不会致命,大多数人都能在2周至3个月内康复。若是中风所致,影响范围集中在脸下半部,症状也不局限在脸上,多数会影响手脚。不过为了健康着想,还是建议大众到医院检查更为妥当。
“俗称‘面瘫’的颜面神经麻痺的致病因素很多,可分为两种:发生在大脑里的‘中枢性麻痺’,譬如脑中风或脑肿瘤等;第二种则发生在脑外的‘周边性麻痺’,譬如感染、耳朵疾病、发炎或神经类疾病等。在排除种种因素后,无具体原因造成的面瘫,便归为贝尔氏麻痺症(Bell’s Palsy)。
贝尔氏麻痺症属于周边性麻痺,因神经线急性发炎导致。颜面神经是脑干分支出来的第七对神经线,左右两边成一对,再衍生至脸部,负责控制脸部肌肉,也会传递味觉给脑部、控制泪腺和唾液分泌等。
问:我的女儿今年5岁,自两岁多开始就持续有便秘的问题,大便量少、干硬,像羊大便一样,必须使用软便剂才能顺利排便,有时甚至多天没有便意。长期给她吃西药也不是办法,想请教中医师有没有药方可分享?
答:“便秘”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之一,占小儿消化科门诊的10%至20%,其中90%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属于功能性便秘,主要症状表现为大便干燥或秘结不通,次数减少,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排便艰涩,或虽有便意却难以排出或难以排净,可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甚至诱发肛裂、痔疮等问题。
小儿容易发生便秘的原因是:
另一个客观原因是小儿肠道相对长度比成人长,大小肠长度也不同,有助于肠道摄取营养,但由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相对较长,粪便中水分容易被过度吸收,所以小儿容易出现便秘。
医识力线上工作坊: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尿有泡泡,肾脏不好?
——破解肾脏病常见迷思
日期:24/10/2021(周日)
主讲人:肾脏内科顾问尤雄淞医生
问:想请教“黄耆”这一味中药的药性、如何服用等。
答:黄耆,豆科,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耆或膜荚黄耆的根,是常用中药之一,性甘、微温,归入脾、肺经。黄耆化学组成含多糖、单糖、黄酮类、生物碱(胆碱、甜菜碱)、多种氨基酸、葡萄糖醛酸及微量叶酸等,以及硒、硅等多种微量金属元素。
一般中医处方上,黄耆常用在补气、固表、利尿、托疮。黄耆甘温无毒。常见剂型有原药材、科学中药、胶囊等。黄耆可归类在药食同源上,除了中药处方治疗外,养生饮食文化与膳食习惯上也用作药饍食补食材。
市面上贩售的种类有分成黄耆(北耆)与红耆(晋耆)两种,用途分类虽都属于补益药(补气),但在口感、味道及效用上有些许差异。
现代药理研究则有:
医句话:
PSA是一种由前列腺细胞产生的糖蛋白,血检中高于正常水平的PSA可能意味着前列腺存在问题,包括但不仅限于癌症。前列腺癌是可以早期发现的,如果提早诊断及治疗,可以得到100%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