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处于亢奋与低落之间 躁郁误为忧郁症 吃错药更“躁”

案例:

晓红是一名年过30的单身女子,几年前曾经因为忧郁症而去看精神科医生,在经过治疗后,开始恢复正常生活作息,而在去年的农历新年前,家人察觉到她好像变了另一个人似的,但又讲不出哪里不对劲。

每个月收入不高的晓红,却在农历新年前疯狂购物,而在新年期间也大派红包给长辈和小辈们,家人多口说她,还没结婚是不需派红包,但是晓红还是很高兴的大派特派,过后就告诉家人,她要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然后就一个人踏上旅途。

1周后晓红回来了,她兴高采烈地和家人分享她在旅途中的趣事,还把在旅途中的艳遇和家人分享,家人觉得她的高兴是不寻常的。因为旅途一夜情,晓红得了性病,她只好去看妇科,后来妇科医生察觉她不妥,唯有通知家人并转介她到精神科。

问药

长期熬夜如何伤精血?

问:中医常说熬夜伤精血,想知道熬夜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好让我可以警惕我的小孩。

答:睡眠关系到我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及生活品质。

从中医的观点来看,一天有12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对应着身体不同脏腑的运行,因而根据这样的理论发展出“12经脉时辰养生法”。晚上11点到凌晨3点,血液流经肝、胆脏器,此时胆、肝的气血也最旺盛,这个时候如果身体不能得到完全休息,身体将一直处于战备状态,无法储存足够的精、气、血供隔日使用,因此肝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这就是为什么说熬夜晚睡会伤肝的原理。

长期熬夜就会产生中医所说的“肝肾阴虚”、“心肝火旺”、“心肾不交”的问题,慢慢地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皮肤等症状。所以中医界也流传着一句话“晚上11点以前睡,就是养身美容觉”。

相同的在西医的观点也有所谓的“生理时钟”,当我们的生理时钟与社会时钟不同步时,身体的生物机转运作就整个被打乱了,也是所谓的内分泌失调,在许多方面生活变得压力更大。有分析显示,常熬夜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和心理困扰的发生率升高。

专题

健检愈多愈好?教你聪明『检』重点

过去一年,疫情反反复复,确诊人数不断创新高,如今平安健康已成了大家最大的期许。趁着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把健康检查作为新春礼物,送给自己及家人,因为只有了解自己的健康指数,适时干预以降低风险,才能有反扑疫情的“本钱”。

医句话:

从一般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发展来看,40岁左右会是一个转折点,此时许多器官功能会开始退化,最好是进行一次完整的健康检查,男性可着重于前列腺检查;至于女性则是乳房、子宫和卵巢。若本身无家族病史、不适或症状、不良生活习惯或不健康的生活作息(如吸烟、饮酒或长期轮夜班等),那么在40岁之前不需要特别积极健检;反之,有特定风险人群可针对性去进行一些筛查措施,以揪出一些早期迹象,及早治疗。

“健康检查(简称健检)是预防医学概念中的第二道防线,让尚未有症状或症状轻微者,通过检查找出疾病征兆,及早治疗或加以预防。

问药

中医治感冒 注重正气养脾胃

问:从中医角度来说,感冒究竟是如何定义的?

答:中医学认为感冒是由于风邪侵犯人体所致的外感疾病,临床以鼻塞、流涕、咳嗽、头痛、怕冷、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为特征。最早的中医文献并不是以“感冒”作为病名,古籍如《黄帝内经》首先记载了感冒的各种症状:“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提出风邪侵入人体会导致怕冷、发热、头痛等感冒的症状,并将之分为寒或热。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则利用桂枝汤、麻黄汤来治疗此类症状,为中医治疗感冒奠定了基础。而“感冒”一词最早是在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内提出的,后世渐渐将“感冒”作为本病病名沿袭于今。

古代检测手法有限,无法验血判断细菌或病毒感染,只能以人体症状作为判别,但是古人却知道“感冒”不是人体自身的疾病,是外来的物质感染导致的,因此以“风邪外入”称之。古代中医于是观察人体患上感冒后的各种不同症状,再以寒、热、湿等分类治疗。从现代医学来看,中医学的感冒实际上包含了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而表现为感冒症状的病症,药理研究也显示治疗感冒的中药大多具有抗病毒、抗细菌、退热、消炎、扩张支气管、止咳、化痰、调节免疫力等作用。

问医

两岁宝宝常有感冒咳嗽 未必抵抗力弱 反之免疫系统“好胜”

问:我宝宝今年已两岁,但从小他的抵抗力就比一般小孩来得差,人也较为瘦小,容易感冒咳嗽,请问该如何增加他的抵抗力呢?

医生解答:

根据你所形容宝宝两岁,人瘦小及抵抗力较差,其实这是一个比较主观的判断,如果宝宝较常有感冒或咳嗽,未必是抵抗力差或弱,我会认为或是他的免疫系统较为“好胜”,即对他周遭没有伤害的敏感原产生反抗,在这反抗过程中若是发生在鼻子,那就会形成过敏性鼻炎,若是在气管内就会形成哮喘。

若宝宝容易生病如感冒及咳嗽等,我认为更大可能是过敏性气管炎,而这必然会影响他的胃口和睡眠品质,进而造成食欲不佳及营养不良,最后就是瘦小。

我会建议你带宝宝给儿科医生做一个详细检查和诊断,如果确实是气管过敏症而影响生活素质,如胃口或睡眠等,我们就必须做好防范措施,除了注意室内的敏感原之外,必要时也可给予药物,比如气管喷雾剂来舒缓减轻发病率,而这样宝宝的身体就不会这么容易受到过敏原的感染,影响了食欲及睡眠品质。

最后希望你赶快带宝宝去咨询儿科医生,看是否需要进行这一方面的帮助。

问医

李润强 / 腰椎手术20年后 如今復发能再动刀吗?

问:我今年62岁,是一名家庭主妇,一个月前忙于家务时,突感觉左腿很痛,也不能久坐,过后我就见医生,照了磁力共振造影(MRI),结果发现原来是椎间盘L5突出压到神经线,目前医生有开了一些消炎止痛药,但情况似乎没有太大改善。
请问我的症状若持续,是否必须动手术呢?其实早在20年前我曾有动过相关的手术,这次若再动手术的话,是否会有极高风险呢?


医生解答:
你的情况是属于临床上常见的椎间盘突出,腰椎椎间盘是人体位于腰椎的软组织,它的作用是维持脊髓的稳定,同时也是两块脊椎骨体的震荡吸收器,避免腰椎因过度使用而受伤。

人体每节脊椎骨在活动时,不管是简单转动、向前或向后弯曲等动作,我们都必须依靠椎间盘来减少椎骨的摩擦,以及减少椎骨之间的冲击。

可是若椎骨受到突如其来的重力、长期姿势不良或承受反复性压力的挤压,就会出现“凸出”的现象,我常用夹心饼干的内馅被大力挤压出来形容,只要想想就大概能明白了。

问医

庄伟明 / 皮肤色素沉着 防晒为关键 勿用强效类固醇或汞类护肤品

问:我今年36岁,女性,发现近几年我的小腿上的色素(巧克力色)扩散越来越大,以前我的小腿上是没有这个印或痣,我担心会越来越大。
请问从照片来看,我的皮肤是不是发生了什么问题?


 

20210207_WenYi01


医生解答:

正确诊断病情非常重要,因为并非所有色素沉着的情况都是良性,也因此皮肤科医生必须借助仪器在临床上诊断出正确情况。

专题

促进再生减肺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 治COVID-19露曙光

医句话:
迄今为止,尚无针对COVID-19感染的已知疗法,但有多种疗法已在患者身上进行了评估,例如恢复期血浆、抗病毒药、抗疟药(大流行期的早期阶段)和免疫调节剂,间充质干细胞(MSCs)就是其中一种对COVID-19重症患者有潜能的免疫调节剂。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干细胞,存在于人体内许多的器官和组织。它可以从骨髓、脂肪组织(脂肪细胞)、脐带血、脐带膜和脐带内类似果冻状的物质,或称为瓦顿氏凝胶 (Wharton’s Jelly) 中萃取出来。

MSCs已被证明对一部分的COVID-19患者有用,尤其是有共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并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患者。迄今为止,尚无针对COVID-19感染的已知疗法,但有多种疗法已在患者身上进行了评估,例如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抗病毒药、抗疟药(大流行期的早期阶段)和免疫调节剂,MSCs就是其中一种对COVID-19重症患者有潜能的免疫调节剂。

专题

基因和环境为主因 母亲患偏头痛 孩子遗传率达70%

案例:

黄太太今年50岁,患上头痛至少20多年了,每一次都是吞止痛药来缓解。她平时习惯小酌几杯红酒,而大多时候她的头痛都是在炎热的天气发作。如今头痛发作愈来愈频密,她每次都痛得晕呕,脑袋好像要爆炸似的。于是,新年前她开始跨出第一步,前往脑内科挂诊,希望摆脱头痛困扰。

“头痛是很常见的疾病,它在神经系统最常见疾病中名列榜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有近一半的成年人在过去一年中至少有过一次头痛,世界上仅有一少部分的头痛患者获得医护专员的适当诊断,而头痛在世界各国都处于低估、认识不足以及治疗不够的状况。

一般来说,头痛大致上可分为原发性(primary)及继发性(secondary)两种。原发性头痛是良性的经常性头痛,不是因为潜在的疾病或是其他结构性问题而造成,例如偏头痛就是一种原发性头痛。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