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林顺木/吃得好也要吃得对 产后不落月子病

问:我今年30岁,在半年前产下第一胎,但最近3个月来,我的月经量明显变少,且经常腰酸背痛而感到困扰,中医师经诊断为产后调理不足所致,但我个人认为注重饮食、吃得好就是坐好月子,为什么还会调理不足呢?

答:坐月子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西汉《礼记内则》,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现代医学上所指的产褥期,指的是从胎盘被分娩出外,到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怀孕的状态所需的时间,通常这个恢复期需要约6周的时间;坐月子就是通过特别的护理及调养使产妇身体恢复至孕前状态。

因为母体为了孕育宝宝,生理构造与循环机能会大幅改变,而产妇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体力;若是剖腹产、产程不顺利或有其他合并症,失血会更多,气血大虚,如果子宫收缩不良,恶露没有排干净,还容易造成瘀血内阻,所以产后常形成“多虚多瘀”的病理变化,故应注重产后保健,以促进身心灵顺利恢复至产前状态。

疾病疗法

用水冲洗逾20分钟或浸泡降温 烧烫伤最有效急救法

医句话:

烧烫伤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后果可大可小,轻则自行痊愈,重则需要清创植皮,因此判断伤势十分重要。除了致伤因素,医生还会综合烧伤深度和受伤面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以大面积的深度烧伤最为严重。


“烧伤是一种主要由高温引起,或是由激光、放射、电流、摩擦或化学物质而导致的皮肤的损伤,可分为高温烫伤、化学灼伤、电灼伤和放射线烫伤等。

热力致使的创伤(thermal injury)最为普遍,其中也包含烫伤(沸水或热油)、火焰烧伤(火灾、煤气爆炸)、接触性烫伤(熨斗或摩多排气管)、蒸汽烫伤等。

生活中常见的烧烫伤病例发生在儿童身上。烧伤可说是‘穷人疾病’,伤者大多并非富人,因为他们一般不需亲自下厨,小孩也有佣人看顾,发生意外风险较低。

问药

玉米鬚 利水祛湿消肿

问:玉米须煲水然后拿来喝,能去除体内湿气,达到利水消肿的功效,是真的吗?

答:玉米须,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之一,最早药用记载见于《滇南本草》,民间多用于药茶中,其性味甘、淡、平、无毒,归膀胱、肝、胆经,功能主治利尿、泄热、消肿、平肝、利胆,中医用以治疗黄疸、肝炎、肾炎、胆结石、肾结石等病。玉米须含有多糖类、黄酮类、甾醇类、有机酸、胺基酸、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等成分。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报告,玉米须的主要功用如下:

1)降血糖作用:玉米须总皂苷与玉米须多糖有显着降血糖作用,对胰岛损伤也有保护及修复作用。

2)利尿与抗结石形成作用:玉米须提取物有利尿作用,并可降低肾草酸含量,从而抑制草酸钙肾结石的形成,对膀胱、尿路结石、肾结石有帮助。

3)保肝利胆:玉米须多糖能促进胆汁排泄,对胆囊炎、胆结石有辅助治疗作用。玉米须多糖对肝损伤也有修复保护作用。

问医

二尖瓣手术后 联药血压低觉难受 怎么办?

问:我今年75岁,女性,11年前在国家心脏中心曾进行了二尖瓣手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所使用的材料为不锈钢。
之后我每天早上和傍晚有服用药物,包括早上服用降血压药及治疗高血压并合心绞痛的药物,至于傍晚则服用抗凝血药,前阵子我回去复诊,主治医生把我服用的抗高血压与心绞痛药物剂量调高,几天后,我的收缩压却低至120毫米汞柱(mmHg),我觉得很难受。

Q1:请问这是否与调高剂量有关呢?
Q2:之前我曾请教其他医生,他建议若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的话,仅吃降血压药即可,但我的主治医生却有另外说法,到底何者为正确呢?是选择较高剂量抑或较低剂量呢?


 

问医

患自体免疫疾病 病情稳定 可接种COVID-19疫苗

问:我有自体免疫疾病,早前拜读了陈医生在〈医识力〉版中一篇名为“接种疫苗构建群体免疫”的访谈,当中医生你有提及4组人不适宜接种疫苗,其中就包括服用抑制免疫力药物的患者,对此我感到有些疑惑,因此希望可以确定到底我是否不适宜接种COVID-19疫苗呢?抑或我必须再咨询医生?

医生解答:

我的建议是目前正在服用抑制免疫力药物的自体免疫疾病患者,可以先咨询本身的医生,如果病情稳定是可以接种COVID-19疫苗的。

其实不管COVID-19评估中心(CAC)或者是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都没有明文规定阻止患有自身免疫疾病的人接种疫苗,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截至目前针对这一组人并没有相关的科研结果支持。

因此情况就如孕妇,如果病情稳定是可以接种疫苗的,但必须再次强调的就是缺乏相关的科研数据支持,因此我建议你先与医生洽谈,再由医生决定你的情况是否适宜接种疫苗。

问医

黄轩 / 曾患肺结核 不增染疫风险

问:我母亲今年78岁,她在2018年被诊断出患上肺结核,同年年底她完成了相关的药物疗程,但至今仍然不时有咳嗽。
母亲的体型很瘦弱,也很容易流鼻涕,但没有三高。

我的疑问是:
Q1:母亲是否适合接种COVID-19疫苗呢?
Q2:在为她登记接种疫苗之前,我可以在哪里咨询到专业的意见呢?

问医

庄伟明 / 肛周瘙痒 感染和湿疹为主因 适度清洁内裤宽松助改善

问:我是一名女性,有两个困扰我多时的皮肤问题想请教医生:

Q1:几个月前我的大腿、小腿及手臂会出现类似风膜的症状,很痒,但过了一天就会消失,我不确定是不是敏感造成,但我已经戒海鲜一段时间,可是这种症状还是会出现,只是比之前少了些,我该如何是好呢?
Q2:每当我要入眠时,我就会感觉肛门处很痒,必须一直去抓它,结果肛门处被抓到脱皮,我该怎办呢?

问药

素食不是万灵丹 均衡饮食才重要


问:前阵子我刚阅读了好几位医生及博士对健康的见解,其中包括:Michael Greger博士《How not to die》(中文译本:怎么不死)、T. Colin Campbell博士《The China Study》(中文译本:中国健康调查报告)、Caldwell B. Esselstyn博士《Prevent and Reverse Heart Disease》(中文译本:预防和逆转心脏病)、Joel Fuhrman博士《Eat-To-Live》(中文译本:食为本)。根据这些博士所发表的文章,他们都认为素食比荤食来得好,素食不但没有吃进有害健康的胆固醇、饱和脂肪和动物蛋白质,相反地素食能降低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降低血压、增强免疫力及减少罹患顽疾的几率,甚至可逆转心血管等疾病,同时他们也有出示科学证据叫人信服。请问博士,你是否认同素食对健康有效呢?

答: 在上述书籍中,普遍提到动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或是冠心病;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则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相信这样的说法在生活中也会经常听到。

专题

全球每3秒1人骨松性骨折 3大骨科学会 联手抗“松”护骨

医句话:

全世界每年有890万人患上骨松性骨折,相当于每3秒就有1人被盯上。由于大多数患者只在骨折时候才惊觉患有骨质疏松症,因此马来西亚骨骼健康联盟(BHAM)强调考虑风险因素并制定预防策略的重要性,同时传达“不要等到骨折,立刻检查骨骼!”的关键讯息。

“大家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可能会致命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但很不幸的骨质疏松症的痛苦和失能时常被忽略,大家都误解了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化的现象而不是一种疾病,甚至觉得它是不可被治疗和预防的。

全世界每年有890万人患上骨松性骨折,相当于每3秒就有一个人被盯上。在马来西亚,在2005年的平均患病率达到了24%。一开始,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他们有骨质疏松症,直到他们有骨折的现象。

骨质疏松症是无声疾病,往往未能在骨折发生之前诊断出病情。骨松意味着骨头变得易碎,那些患者的骨头容易骨折,例如跌倒然后骨头破裂,甚至有些患者没有跌倒,只是弯腰搬运花盆或抱孩子,他们可能就会脊椎骨折。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