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自主神经失调电传导变慢 糖尿病“扰乱”心律添死亡率

医句话:

我们不应该忽略发生在糖尿病患身上的心律失常问题,其中包括心房颤动及心室性心律失常。

现已有研究指出,同时患有糖尿病和心房颤动者,他们在70岁前发生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都较高。心室性心律失常则可诱发心源性猝死。因此,我们必须及早侦测糖尿病患的心律失常问题,一旦确诊则应尽早转诊见心脏科医生,并积极调整病人所有的风险因素,如血糖控制、血压控制、积极减肥、戒烟、限制饮酒量等。

“我们永远要记得,每当我们谈起糖尿病,就要想起糖尿病与心脏之间的关系。就如如今也有人提倡说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risk equivalent),这意思是指,无冠心病的糖尿病患和既往有冠心病病史的非糖尿病患有同样的冠心病危险性。

当然,糖尿病患的冠心病是我们经常在讨论的,而心脏衰弱我们也常在讨论,但还有一个东西我们不该忘记,那就是发生在糖尿病患身上的心律失常(arrhythmia)。

问药

川芎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问:想请问关于川芎的功效,听说能够防止心血管疾病,是对的吗?

答:川芎是常见的中草药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于《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辛温香燥,具有促进气血的循环及祛风止痛的功用,于中医上主要治头痛,也可以改善女性生理期的周期及不适等问题,但据传统记载所述,川芎药性并非人人适用,更需注意摄取量,若未咨询中医师的诊断,不建议自行购买服用。

在近期科学文献中,许多研究指出川芎具有血管舒张、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防止肝脏脂肪累积、神经元保护、消炎、抗氧化等活性,功效众多,但以上研究大多属于动物试验阶段,较缺乏人体试验。但若配合中医师的处方笺以复方使用,在预防与治疗心血管疾病之效果应该不成问题,综合而言,川芎是具有相当大的潜能的药用植物。

疾病疗法

每20国人1甲亢或甲减 推介首个甲管CPG 确保患者获最佳护理

医句话:

MyEndo全国性甲状腺研究推动了大马首个《甲状腺疾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The CPG for Management of Thyroid Disorders)的制定。研究显示大马共有5.5%的人口患有甲亢或甲减,意即每20名大马成人便有1人受影响,表明了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疾病。相关指南将指导医护人员以最佳方式治疗各种甲状腺疾病,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护理。

“大马首个《甲状腺疾病管理临床实验指南》共有10章152页,综合了140道临床问题和270项建议,涵盖了除先天性甲亢和甲状腺癌的所有甲状腺功能疾病。我将为大家讲解当中的关键临床建议。

问药

草药未必是中药 多属民间用药 少见于药典

问:中药和草药的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中药一般是指中华民族传统使用药物简称,亦指以中药学理论为基础,应用于诊断、治疗、减轻或预防人类疾病之中药材及中药制剂。最大的区分是中药有收录在国家中药典籍里。

中药的收录种类品项包含动物、矿物与植物,其中占最多数的是植物。近几年来世界卫生组织趋势倾向于减少使用动物成分,甚至有些保育类的动物、植物及某些含有健康严重损伤的重金属矿物药材也受到管制禁止使用。

沿古经典中,有些也把药学也称作“本草”,如明代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亦有不同的称呼如日韩称作“汉药”或“汉方药”。古代众多典藉和文献资料均以本草命名,中药涵义广泛,主要分为中药材(中草药和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包含传统临床制剂(丸、散、膏、丹、汤等)、中成药、供配伍用中药颗粒等。

专题

信任比研發更难 1/3国人不愿接种疫苗

医句话:

何时可获得COVID-19疫苗接种是近来最夯的时事课题之一,更是全民关注的头等大事,皆因近日来确诊人数不断暴增,而疫苗接种也是至今为止被视为最有把握对抗COVID-19的方法,惟至今对疫苗不了解、不认同、不接受的人比比皆是,因此加强人民对疫苗接种的认识有其必要。

“过去的一年全球人民惨遭COVID-19病毒的肆虐,而2020年也是全球人民对自身健康格外关注的一年,随着在2020年底针对病毒疫苗的利好消息不断传出后,人们开始关注何谓疫苗以及疫苗的重要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解释,疫苗是意图通过刺激产生抗体对一种疾病形成免疫力的任何制剂,包括灭活或减毒微生物的混悬液,或者是微生物制品或衍生物,最常见的接种方法为注射,其余则是口服或使用鼻雾剂。

在尚未深入讲解疫苗的种类,我们必须先简单了解人体是如何对病原体如病毒或细菌产生抵抗能力,人的免疫系统一旦发现外来物,比如它无法识别的病原体就会发动攻击,而这就是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即产生抗体来对抗入侵物。

问药

陈诗欣/低血糖肠胃不适肥胖 降血糖药tolbutamide临床已少用

问:Tolbutamide这个药物可以有效的降低血糖吗?这个药品有没有副作用呢?

答:吐鲁必他胺(tolbutamide)是第一代的磺醯尿素类(sulfonylurea)口服降血糖药,适用于二型糖尿病的治疗,而对于无法自行制造胰岛素的病患,像是一型糖尿病或是因手术而切除胰脏的病患,并没有太大的效果。此药主要是选择性作用于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胰岛素的血中浓度上升,从而降低血糖。目前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此药物,多半有第二及三代药物或其他新药取代。

常见副作用有低血糖、肠胃不适(食欲缺乏、上腹部烧灼感、恶心、腹泻)、体重增加(尤其和PPARγ促效剂并用时)、过敏反应等。

问医

脚踝肿痛 求医无效 病因衆多 吁挂风湿或家医科

问:医生,我被一个问题困惑了很久,是这样的,我哥哥的脚踝一直出现红肿及疼痛的现象,我们尝试了很多方式,例如西医和中医都已经检查了,但是还是不能根治。

西医的说法是可能痛风,昨天有去看中医和针灸,但是今早起床没办法走路,疼痛感加剧。

我哥哥去做了血液检查,一切正常,医生确定不是尿酸引起的痛风,也曾给骨科医生检查,医生也不确定是什么事。
请问我们应该需要咨询什么专科医生才能够真正得到对的治疗?

 

问医

黃国崇 / PCOS 3个月不来经须催经 减患子宫内膜癌风险

问:医生,我今年23岁,我的月经是两三个月才来一次,曾给妇科医生检查,医生诊断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之后就开了避孕药给我吃,但我吃了就会肚子不舒服及头晕,于是我就停止服用,可是一旦停止服用月经就不来了。

Q1:请问除了吃避孕药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的月经保持规律呢?
Q2:PCOS是否可以完全痊愈呢?

附上我的报告希望获得医生解答。

问医

侯锦泉 / 牙齿敏感痠痛 原来补洞太大 离牙髓太近

问:医生,我姓林,是3个孩子的妈妈,今年47岁。大约在2年前,我发现牙齿对甜食很敏感,于是开始转用一种抗过敏的牙膏,但一直没有改善,而且口中会有干涩的感觉,之后使用朋友介绍的牙膏后才勉强有点改善,据说这种牙膏具有漂白作用,但成分就不晓得。

几个月后,我的牙齿问题又来了,这次对冷饮或热汤都会敏感,去见了牙医被告知牙龈和牙骨有收缩,其中左边下方从里到外的第三颗大牙蛀了,而且已经到达牙根,解决方法一是拔掉,不然就是挑牙根,不能补牙,而且若是补了后,细菌也会往牙肉里面钻去,届时就会更加痛。

之后我再去另一间牙科诊所,牙医告知牙龈有细菌,于是开了一种药物给我吃,并嘱咐我每天早上用小刷子挑一种乳状物放在牙缝处,但却一直没有好转,甚至还有出血,不确定是否被我刷伤了。

根据我查询,挑牙根费用大约是2000令吉,之后还有一些后续要处理的,请问对我这个年纪来说,挑牙根是否有必要呢?若是选择拔掉,是否会有牙龈发炎的可能?上下的牙齿会否出现移位?我该如何是好呢?附上相关的照片及资料,希望获得医生指点。

 

问药

父母皆患癌 我是否该做基因检测?

问:你好,我母亲在约50岁的时候患有乳腺癌,父亲则在58岁发现结肠癌,我是一名男性,今年41岁,除了定期照肠镜,想请问是否该进行基因检测?
答:在现代临床和预防医学中,美国医学专家曾指出基因检测对于早期发现癌症风险并做出监测和决策非常重要。根据梅奥诊所(Mayo Clinic)对最常见遗传性症候群和病症的综述,在大肠癌和乳腺癌病例中,约5%至10%与遗传因素有关。

好莱坞女星安祖莲娜祖莉(Angelina Jolie) 因发现自身携带BRCA 1缺陷基因而进行双乳与生殖器官切除术就是其中一种预防性决策手段,这里我们且不论其切除术合理与恰当性,但以目前的医学水平,当我们发现基因异常时,医学家暂时还无法修复出现状况的的基因。当然,有些癌症只要能提早预知,通过生活习惯改变、注重日常体检,可以达到延缓甚至避免癌症的发生,其中包括乳腺癌、大肠癌等。

梅奥诊所发表的一项研究,建议那些没有个人癌症病史,但有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或大肠癌早发(60岁之前)家族病史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另外还有两种患者特征可能需要进行基因检测:连续两代或三代多种癌症集群性发作,和存在某些罕见肿瘤类型,包括输尿管癌和弥漫性胃癌。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