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罗华伦/睾固酮低下 除了用药还有其他方法吗?

问:医生,我现年65岁已退休,这些年来我感觉自己做事力不从心,和我同年的好友每周相约去走山,可是我却必须拒绝,因为我总觉得自己有心无力,不想拖累别人。此外我的脾气也不是很好,无法集中精神,我患有糖尿病,有固定吃药,情况不至于太严重,血压也还好。

前阵子朋友看到我经常无精打采,于是就建议我去咨询医生,在诊断后,医生告知我是内分泌失调,说什么睾固酮水平低,过后就建议我要补充睾固酮。

Q1:请问什么是睾固酮水平低呢?有哪些影响呢?
Q2:如果不要补充睾固酮,有哪些生活中的习惯或方式可以改善呢?

谢谢。

问医

陈川谷 / 鼻咽癌 听觉神经瘤 耳鸣超过3天 宜尽速求医

问:医生,我近来饱受类似耳鸣的困扰,有时好像是收音机收线很差的样子,声音一时响,突然有声音等,由于耳鸣的缘故,以致这段时间我的精神非常差,甚至有时会想不开。

我没有高血压或糖尿病,但胆固醇指数接近危险水平,这是否有影响呢?

Q1:请问我的情况是属于严重吗?
Q2:耳鸣会不会衍生其他疾病呢?比如鼻咽癌或脑肿瘤等?
Q3:耳鸣需要如何治疗呢?

问药

林仁吉/属非电离辐射 微波炉 WiFi 5G不致癌

问:日常生活中,到底哪些辐射致癌?微波炉、WiFi、新推出的5G会加剧患癌风险吗?

答:辐射,其实是大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当我坐在诊所回答读者的问题时,窗外的太阳洒在身上暖洋洋的,也是辐射的功劳。理论上,凡是有温度的物体,都是辐射源。甚至家里的宠物也会发出辐射。只不过这微弱的辐射,未能对世界造成任何影响。

许多人都认为微波炉是有致癌风险的,也有人担心WiFi、手机信号也可能致癌。随着5G网络即将登陆马来西亚,信号更强更猛,民间又开始担心5G网络的辐射风险。其实真正有致癌风险的,是一类特别的辐射,叫“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

一般上辐射根据能量高低可以分为两大类: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non-ionizing radiation) 。电离辐射能量较高,可以影响生物体内的原子,直接破坏DNA,造成基因突变,因此是致癌风险。而非电离辐射能量低,不足以破坏DNA,因此理论上没有致癌风险。由于微波炉、WiFi、5G网络属于非电离辐射,所以不会致癌。 这里简单介绍生活中较常碰上的电离辐射。

专题

二手烟令细胞突变增癌风险 请戒烟 别再伤害你爱的人

医句话:
无论在全球还是大马,肺癌都是头号癌症死亡杀手,本地大部分的患者都是在无法治愈的第IV期才确诊,5年存活率与国外相比也较低,仅达6.3%。因此,若出现肺癌的常见症状,譬如咳嗽、咳血或喘鸣声等,且持续超过2周并未改善,最好寻求专科医生的建议或作进一步影像检查。及早发现肺癌不仅能够挽救性命,治疗费用也相对更低。

“在谈论大马的肺癌状况之前,让我们先看看国际数据。GLOBOCAN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新增约200万肺癌病例,是全球最常被诊断出的癌症,其次为乳癌。两者患病人数相近,分别占了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11.6%。

不过,若谈及死亡率,乳癌相比起来低一些,排在第五位(6.6%),而肺癌高居榜首,占了所有癌症死亡病例的18.4%,约176万人因此死亡。若以地域性区分,亚洲人罹患肺癌的风险最高,占了全球病例的58.5%,约为120万人。

疾病疗法

抗药细胞随时间递增 大疫当前勿推迟癌症治疗

医句话:

涵盖超过100万名7种不同类型癌患的研究显示,当手术、全身性治疗和放疗等延迟时间越长,死亡风险将进一步提高,譬如乳癌手术延长8周会令死亡风险增加17%,若延迟12周则会增加26%。令人生畏的是,这些结果并未考虑到治疗延误对局部控制率、生活功能结果、由于病情进展而需采取更广泛性治疗造成的并发症、生活品质、由于更高的医疗成本造成更大的经济压力,或由于早死和发病所造成的的生产力损失的影响。这意味着治疗延误对患者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可能比研究结果所反映的更大。

“众所周知,延迟癌症治疗往往与更差的预后有关,并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延迟治疗可造成肿瘤生长、分期上调(up-staging)和抗药性的出现。

问药

购甲状腺激素须医生处方

问:甲状腺激素的药在市面上有得买吗?需要医生证明吗?

答:甲状腺激素的药物可以在注册药剂行(pharmacy)购买。因为每个人需要的剂量不一样,因此须要医生的处方(prescription)。服药时,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血检调整剂量,处方也随之而有改变。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包括四碘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素(T3)。甲状腺激素对于正常生长发育和代谢非常重要,分泌过多或过少都可以造成问题。

甲状腺激素药物必须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避免与食物或药物有相互作用。肠胃内的油脂和矿物质(比如说乳制品中的钙质)也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患者在服用甲状腺激素药物时,如果根据所需的剂量一般不会出现副作用。如果过量会导致甲状腺亢进而产生心悸、心跳过速、心跳不规律、头痛、失眠、多汗、腹泻、体重下降、经期紊乱症状。

当发生症状时,千万不要马上停止用药或自己减少剂量,必须见医生验血后方可做调整。这也是为什么购买药物时,药剂师都需要医生开出的处方,通过药物评估才配给药品。

专题

你相信疫苗吗? 假讯息阴谋论构信任危机

全球翘首以盼的COVID-19疫苗逐步进入临床实验最后阶段或和批准上市之际,疫苗信任度从未显得如此重要。其实除了COVID-19,疫苗也是遏制其他传染病不可或缺的部分,却也是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公共卫生防御措施。此次主讲者们谈论了增强亚洲地区疫苗信任度的障碍和解决之道,而可制造恐慌和混乱的“讯息传染病”也是其中主要的“难关”。

“在我看来,想要提升亚洲区域的疫苗信任度(vaccine confidence)最主要的障碍是错误、不实讯息和阴谋论的传播。这些讯息制造了恐慌和混乱(confusion),降低了人们对疫苗接种之重要性的信任度。简单而言,论及儿童疫苗接种比较简单直接,因为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有通过学校提供疫苗接种的机制;但对于成年人或长者就明显会有更多问题,譬如他们会关心提供方、运输、接种地点等,总之复杂得多。

问药

下肢水肿 未必只是“肾”病了

问:心肝肾因素所造成的下肢水肿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答:谈到下肢水肿,一般上病人就会想到是不是患上了肾脏病?事实上,引起下肢水肿的原因很多,除了心、肝、肾的因素外,常见的还有高血压药物、甲状腺功能异常、静脉曲张或深部静脉栓塞等。

那问题中提到的心肝肾因素与下肢水肿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分别讨论之:

(1)心脏因素
主要是心脏衰竭了(帮浦无力),无法有效的把血液推送出去(输送减少),因而导致静脉回流心脏的血液变差,静脉压增加,液体渗出到周边组织而引起水肿(流速减慢或停留)。

(2)肝脏因素
由于肝硬化,血清中白蛋白不足及肝门静脉高压,引起水分外渗,而导致腹水及下肢水肿。

(3)肾脏因素
因为肾脏病可以造成蛋白质流失引起血清白蛋白量不足;也因为肾功能出了问题,无法有效地将盐及水排出去而出现了下肢水肿。

专题

COVID-19疫苗安全 成败影响整体免疫计划

全球竞逐研发COVID-19疫苗之际,人们对疫苗接种的信任度也是关键。一款疫苗若出现不良反应,所影响的将是包括其他疫苗的整体免疫接种计划。因此,当一款疫苗传出错误讯息或是出现不良反应,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反应要迅速,才能在“大火”蔓延之前将它扑灭。

“我认为提升疫苗信任度有多方面的障碍。如果你看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指的‘3C’,分别是信任度(confidence)、自满情绪(complacency)和便利性(convenience),就知道疫苗犹豫(vaccine hesitancy)的成因是多面的。当然,反疫苗接种组织在社交媒体上日益增长的影响,以及网络上各种错误和虚假讯息,也需要被关注和解决。

论及谁该负责提供或推广疫苗资讯和益处?我认为是利益相关者。如果看世界各地关于疫苗信任度的研究,你会发现大众其实相信医学专业组织,譬如儿科协会、医药协会、妇产科学会或营养协会等。其他则包括如卫生部、医疗前线人员等,最后是媒体如报章、杂志和社交媒体。

问药

猴枣散非保健品 仅作急症用

问:什么是猴枣散?适合给小孩子吃吗?

答:猴枣,为猴科动物猕猴等的肠胃结石。中药性味上性苦、微咸、性寒。猴枣也被誉为是专对付热痰的中药。在热象明显的咳嗽痰多有一定效用,患儿高热、咳嗽、痰浊多色黄、喉肿痛、大便秘结等,可用于风热感冒、痰热闭肺等情况,亦是出现黄痰、发烧、肺炎、甚至抽搐等危急情况使用的。

猴枣药性比较猛烈,绝对不是平和及用作平日保健的中药,多用当然会伤元气。

猴枣散在1997年被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列入全国中医急诊科必备药。现时不少药厂及中药店会根据《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所载的猴枣散配方来制作小儿中成药。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