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哲东/白内障手术后 3原因须缝针
问:我的舅舅82岁。他在8月28日看眼科时发现双眼白内障成熟。医生安排他在9月11日动右眼白内障手术。他在9月12日接受手术;9月13日接受X光检查;9月14日,医生再替他的眼球缝针。
请问是什么原因需要再缝针?谢谢。
医生解答:
问:我的舅舅82岁。他在8月28日看眼科时发现双眼白内障成熟。医生安排他在9月11日动右眼白内障手术。他在9月12日接受手术;9月13日接受X光检查;9月14日,医生再替他的眼球缝针。
请问是什么原因需要再缝针?谢谢。
医生解答:
问:我今年32岁,单身,平时是一个人睡,最近回乡和父母同房睡时,我妈说我睡觉时有很严重的鼻鼾声和呼吸阻塞,要我去看医生。
我也猜可能是因为肥胖的关系,所以有这样的问题。我妈劝我减肥。
Q1:请问睡觉有鼻鼾声要看哪一科?
Q2:为什么睡觉时有这么严重的鼻鼾声和呼吸阻塞?是什么原因造成?
Q3:除了肥胖,我健康没什么大问题。肥胖是否也会造成鼻鼾声和呼吸阻塞?
Q4:接下来应该如何改善?
我很想去看医生,但是不知道应该看哪一科,希望你能解答我的问题。谢谢。
医生解答:
问:我的家公65岁,不久前中风,有定时到医院做复健,可以拿拐杖行走,但是不太能写,讲话也不太清楚。医生说要长期做复健才能改善,但是不一定100%痊愈。
Q1: 我们想知道中医治疗是否能够改善他的情况?是要长期吃中药、针灸吗?
Q2:医生说家公还有第二次中风的风险,所以要靠药物。请问中医治疗可以协助避免二度中风?
Q3: 请问一些辅助工具,例如肌肉按摩器、发热外套、站板是否有用?
希望能够得到医生的解答。谢谢。
医生解答:
问:我的心脏不好,骑个3至5分钟的脚踏车,就会觉得呼吸不顺畅;爬个20个阶梯,就要喘个3分钟。
有跑过心脏专家的诊所的跑步机,没有太喘。医生说是心脏老化了。
我每天服用一粒rivaroxaban(15 mg)和一粒isosorbide mononitrate(60 mg)。
每天也吃不少蔬菜和水果,但每天上大号几乎要用力1分钟。
Q1: 我担心的是,脑袋是否会中风、血管破裂?
Q2: 还有什么可以辅助和改善,预防中风、血管破裂?
谢谢。
医生解答:
问:我丈夫43岁,是一名工程师,几个月前因癫痫发作昏厥,才知道是单纯疱疹病毒入侵脑部,引发脑炎。
一开始,他只是轻微发烧和头痛,吃药后烧就退了,头痛也好了,所以没当一回事。之后,家人和朋友开始发现他发出的短讯很是莫名其妙,常常词不达意,颠三倒四,让人读了一头雾水。
他在公司开会时,同事也发现他不在状况,双眼呆滞,像在神游太虚。有一次,正当大家愁着该拿他怎么办时,他突然感到一阵剧烈头痛,接着癫痫发作,倒地抽搐,并失去意识。
紧急送院后,医院为他扫描脑部,发现他的左侧颞叶(temporal lobe)发炎,而且出现脑水肿的情形。接着做腰椎穿刺,抽取脑脊髓液检测后,发现是单纯疱疹病毒一型与二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 2,HSV-1 & HSV-2)入侵脑部,引发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 HSE)。
市面上止痛药种类繁多,若服用止痛药须注意:
● 副作用──口服止痛药常见的副作用有肠胃不适、恶心、呕吐等。此外,一些止痛药若长期或高剂量地服用将会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损害肝藏,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 同时服用的药物──一些药物和止痛药有相互作用,会引起不良反应,不宜同时服用。
【医识力讲座.你问医生答.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脚肿不容忽视,或引发致命威胁!
●日期:2023年9月23日(星期六)
●主讲人:心脏内科顾问李立群医生、血管及血管内腔外科顾问陈楷栋医生
●主讲人:饮食治疗师张森宇
●笔录:陈孝全、陈秋蕾
陈:陈楷栋医生
李:李立群医生
医句话:
大马糖尿病患人数节节攀升,每5名成人中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高达83%的病患在公共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加重政府医疗负担。卫生部设立糖尿病患多学科小组,成功协助糖尿病患控制与改善病情,包括降低血压、血脂、体重。每5人中就有1人减少用药。
“根据2019年国家健康与病发率调查(NHMS),在马来西亚,每5名成人中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事实上,国际糖尿病联盟糖尿病地图(IDF Diabetes Atlas)于2021年指出,糖尿病病发率达19%。
到了2023年,我认为,我国有可能会超越20%的大关。这也意味着大马共有超过400万名糖尿病患,其中半数仍未确诊。
我们将2019年的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ational Health System,NHS)与IDF进行比较时,我们注意到,在每个年龄组别中,大马糖尿病患病率是太平洋地区的两倍。
4/5糖友在公院求医
问:什么人群适合接受新式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
答:对于患上二尖瓣闭锁不全(Mitral Regurgitation,MR)的患者,病情无论是属于慢性或是已达严重的程度,除了需要以药物控制病情之外,修复或更换功能异常的二尖瓣一直都是主要的治疗方案。在医疗上,有一种创伤较小的方法为经导管植入二尖瓣膜夹仪器。该夹子主要用于缝合二尖瓣膜,并增加二尖瓣膜的附着力。此治疗方法适用于患有7种退化性二尖瓣闭锁不全,并且在实施传统心脏手术具高风险的病患。
医句话:
全球糖尿病患不断上升,到了2040年,预计患病人数达6亿4200万人。马来西亚的病例也同样持续增长,估计两年后患病率31%。卫生部与国际医药大学展开首个II型糖尿病大规模的世代研究,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长远目标。
“根据资料,全球有超过4亿的糖尿病患,到了2040年,预计将上升至6亿4200万人。在马来西亚,目前共有390万名糖尿病患,在亚洲国家中排名第一。
我国糖尿病的病例在这些年来不断地在持续增长。2011年首次报告的病例为11.2%,到2019年增至18.3%,上升幅度为63.4%,超过半数并不知道自己身患糖尿病。到了2025年,预计将有700万人患上糖尿病,患病率达31%。
治疗糖尿病的代价不菲。我们预计到了2050年,单是治疗糖尿病就得花费30亿令吉。在2015年,卫生部在医疗系统的预算40亿令吉,仅是糖尿病的医疗花费就占了30亿令吉。
由此可见,糖尿病的问题有多严重。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疾病,缺乏实际数据将限制国家健康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