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谢建裕/一进冷气房就鼻塞 或血管运动性鼻炎 照鼻镜可确诊

问:我今年34岁,大约在两年前,鼻子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就是一进入有空调的室内就会鼻塞,没有流鼻水或鼻涕,一旦走出室外就马上不塞了。即使不是很冷的室内,鼻子也会很快“探测”到而鼻塞,令人感到苦恼。

Q1: 请问这是什么问题?
Q2: 我去看普通医生,他们说可能是鼻子过敏,吃抗过敏药物。但有时有效,有时没有效。
Q3: 应该进行哪些检查找出问题?

谢谢。

 

医生解答:

这是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类似过敏性鼻炎的一种。

鼻腔黏膜神经对于气温的变化过于敏感,当遇到冷空气时,鼻腔里的微血管扩张,造成下鼻甲(inferior turbinate)肿大,导致鼻塞。

问医

林仁吉/害怕针灸中药太苦 孩子抗拒中医治疗 怎么办?

问:我的孩子7岁,有过敏性鼻炎的问题,而且影响睡眠。我想让他看中医吃中药治疗,但是中医的手法例如针灸和中药苦涩让孩子难以接受,请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接受中医中药治疗?谢谢。

 

医生解答:

对于孩子难以接受中医中药治疗的情况,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来帮助孩子接受治疗:

问医

黄轩/大肚腩高个子 罹癌风险更高

问:很多人说肥胖的人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包括癌症。请问:

Q1: 哪一种身材最容易患癌?
Q2: 哪些方法帮助预防癌症?

 

医生解答:

这里整理一下自己所阅读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一项33万人的研究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现不同的体型与整体癌症的发病风险有关。

该研究涉及近33万人,大部分年龄在35岁至65岁之间。研究人员根据他们的体重指数(BMI)、身高、体重、腰臀比、腰围、臀围,将他们大致归纳为4种体型:

问药

周志辉/对蛋虾豆优质蛋白过敏 可以鸡鱼花椰菜取代

问:目前刚进入更年期,但是我对鸡蛋、虾、蚝油、坚果类和豆类有过敏症,但是我知道它们对我们是有帮助的,我应该用什么食物代替呢?

答: 更年期是所有妇女朋友在一生当中一定会面临到的阶段,女性约莫在50岁前后,卵巢会因功能逐渐低下,而停止产生女性荷尔蒙,使得月经产生周期混乱和不规则,最后导致月经不再发生,也就是常听到的“停经”。这段时间,从生殖功能下降到停经的过程被称为更年期。女性在更年期的症状会因女性荷尔蒙下降的幅度、对荷尔蒙的需求,以及对荷尔蒙的敏感度而有所差异。其中生理方面可能会有晕眩、频尿、骨质流失、心血管疾病等症状出现,至于心理方面则有焦虑、心情低落和记忆力衰退等情况发生,因此可以透过饮食调整减缓更年期症状,帮助舒缓因荷尔蒙减少所造成的身体变化。

癌症診治

如输血般 把配对干细胞输入体内 骨髓移植是程序非手术

 

医句话:

过去当提及治疗血液和免疫系统相关疾病时,骨髓移植这一治疗程序是常被提及;如今人们更常听到却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究竟两者是否一样呢?抑或是截然不同呢?其实不管是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它们皆是用于描述同一种治疗过程,只是这两个术语可以互换使用,而这治疗的目的是替换受损或异常的骨髓干细胞,恢复正常的血液和免疫系统功能。

问医

林仁吉/辨证施治 调理情志 中西医结合治强迫症

问:请问中医中药是否有效治疗强迫症?

 

医生解答:

中医中药在治疗强迫症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强迫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治疗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并结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强迫症可以视为情志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导致的病证。因此,中医治疗强迫症的方法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问医

吴哲东/小朋友近视100度 能否戴隐形眼镜?

问:12岁的孩子开始有点近视(大概100度左右),身边的人说不是很深,不必配眼镜。

Q1:请问近视多少度才需要戴眼镜?孩子说不喜欢戴眼镜,但我们担心视力影响学习。
Q2:12岁的孩子建议戴隐形眼镜吗?
Q3: 他有时会感到眼睛干,可以给他滴大人的眼药水吗?

 

医生解答:

轻度近视看近时会很清楚,所以回到家做功课等可以不必戴眼镜。100度近视看远也不差。只要在课室里的座位靠前,可以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也可以不必戴眼镜。

很多家长担心眼镜戴了过后度数就会越戴越深,其实不然,近视加深比较可能是因为长时间对着手机或低头做作业所引起,所以最好就是看近半个小时后,休息眼睛几分钟,而且多鼓励小朋友去户外玩。

老人家都说要看青色对眼睛好,其实就是多看远方的花草树木,这样近视就不会持续增加。

问医

黄志君/父染疫后易气喘 或可参加肺部复健计划

问:我父亲75岁,不久前感染COVID-19,因为有呼吸困难的症状所以住院。虽然他现在痊愈了,但是有时候还会感觉到气喘,尤其在公园走了一圈后开始气喘,需要停下来休息。他也害怕会上气不接下气,开始减少出门运动。

Q1:请问这种情况会否是感染COVID-19留下的后遗症?应该如何改善?
Q2:父亲一直以来都有走步散步的习惯,如今减少运动,我们担心会有其他的问题,请问还有哪些运动可以取代和改善?
Q3:距离上次感染已经4个多月,请问有没有必要再看医生检查肺部?

 

医生解答: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