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疗法

抗药细胞随时间递增 大疫当前勿推迟癌症治疗

医句话:

涵盖超过100万名7种不同类型癌患的研究显示,当手术、全身性治疗和放疗等延迟时间越长,死亡风险将进一步提高,譬如乳癌手术延长8周会令死亡风险增加17%,若延迟12周则会增加26%。令人生畏的是,这些结果并未考虑到治疗延误对局部控制率、生活功能结果、由于病情进展而需采取更广泛性治疗造成的并发症、生活品质、由于更高的医疗成本造成更大的经济压力,或由于早死和发病所造成的的生产力损失的影响。这意味着治疗延误对患者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可能比研究结果所反映的更大。

“众所周知,延迟癌症治疗往往与更差的预后有关,并可能产生不良后果。延迟治疗可造成肿瘤生长、分期上调(up-staging)和抗药性的出现。

问药

购甲状腺激素须医生处方

问:甲状腺激素的药在市面上有得买吗?需要医生证明吗?

答:甲状腺激素的药物可以在注册药剂行(pharmacy)购买。因为每个人需要的剂量不一样,因此须要医生的处方(prescription)。服药时,患者也需要定期进行血检调整剂量,处方也随之而有改变。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包括四碘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素(T3)。甲状腺激素对于正常生长发育和代谢非常重要,分泌过多或过少都可以造成问题。

甲状腺激素药物必须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避免与食物或药物有相互作用。肠胃内的油脂和矿物质(比如说乳制品中的钙质)也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患者在服用甲状腺激素药物时,如果根据所需的剂量一般不会出现副作用。如果过量会导致甲状腺亢进而产生心悸、心跳过速、心跳不规律、头痛、失眠、多汗、腹泻、体重下降、经期紊乱症状。

当发生症状时,千万不要马上停止用药或自己减少剂量,必须见医生验血后方可做调整。这也是为什么购买药物时,药剂师都需要医生开出的处方,通过药物评估才配给药品。

专题

你相信疫苗吗? 假讯息阴谋论构信任危机

全球翘首以盼的COVID-19疫苗逐步进入临床实验最后阶段或和批准上市之际,疫苗信任度从未显得如此重要。其实除了COVID-19,疫苗也是遏制其他传染病不可或缺的部分,却也是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公共卫生防御措施。此次主讲者们谈论了增强亚洲地区疫苗信任度的障碍和解决之道,而可制造恐慌和混乱的“讯息传染病”也是其中主要的“难关”。

“在我看来,想要提升亚洲区域的疫苗信任度(vaccine confidence)最主要的障碍是错误、不实讯息和阴谋论的传播。这些讯息制造了恐慌和混乱(confusion),降低了人们对疫苗接种之重要性的信任度。简单而言,论及儿童疫苗接种比较简单直接,因为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有通过学校提供疫苗接种的机制;但对于成年人或长者就明显会有更多问题,譬如他们会关心提供方、运输、接种地点等,总之复杂得多。

问药

下肢水肿 未必只是“肾”病了

问:心肝肾因素所造成的下肢水肿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答:谈到下肢水肿,一般上病人就会想到是不是患上了肾脏病?事实上,引起下肢水肿的原因很多,除了心、肝、肾的因素外,常见的还有高血压药物、甲状腺功能异常、静脉曲张或深部静脉栓塞等。

那问题中提到的心肝肾因素与下肢水肿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分别讨论之:

(1)心脏因素
主要是心脏衰竭了(帮浦无力),无法有效的把血液推送出去(输送减少),因而导致静脉回流心脏的血液变差,静脉压增加,液体渗出到周边组织而引起水肿(流速减慢或停留)。

(2)肝脏因素
由于肝硬化,血清中白蛋白不足及肝门静脉高压,引起水分外渗,而导致腹水及下肢水肿。

(3)肾脏因素
因为肾脏病可以造成蛋白质流失引起血清白蛋白量不足;也因为肾功能出了问题,无法有效地将盐及水排出去而出现了下肢水肿。

专题

COVID-19疫苗安全 成败影响整体免疫计划

全球竞逐研发COVID-19疫苗之际,人们对疫苗接种的信任度也是关键。一款疫苗若出现不良反应,所影响的将是包括其他疫苗的整体免疫接种计划。因此,当一款疫苗传出错误讯息或是出现不良反应,政府或相关部门的反应要迅速,才能在“大火”蔓延之前将它扑灭。

“我认为提升疫苗信任度有多方面的障碍。如果你看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指的‘3C’,分别是信任度(confidence)、自满情绪(complacency)和便利性(convenience),就知道疫苗犹豫(vaccine hesitancy)的成因是多面的。当然,反疫苗接种组织在社交媒体上日益增长的影响,以及网络上各种错误和虚假讯息,也需要被关注和解决。

论及谁该负责提供或推广疫苗资讯和益处?我认为是利益相关者。如果看世界各地关于疫苗信任度的研究,你会发现大众其实相信医学专业组织,譬如儿科协会、医药协会、妇产科学会或营养协会等。其他则包括如卫生部、医疗前线人员等,最后是媒体如报章、杂志和社交媒体。

问药

猴枣散非保健品 仅作急症用

问:什么是猴枣散?适合给小孩子吃吗?

答:猴枣,为猴科动物猕猴等的肠胃结石。中药性味上性苦、微咸、性寒。猴枣也被誉为是专对付热痰的中药。在热象明显的咳嗽痰多有一定效用,患儿高热、咳嗽、痰浊多色黄、喉肿痛、大便秘结等,可用于风热感冒、痰热闭肺等情况,亦是出现黄痰、发烧、肺炎、甚至抽搐等危急情况使用的。

猴枣药性比较猛烈,绝对不是平和及用作平日保健的中药,多用当然会伤元气。

猴枣散在1997年被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列入全国中医急诊科必备药。现时不少药厂及中药店会根据《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所载的猴枣散配方来制作小儿中成药。

问医

中医刘晓航/畏寒 经前头晕呕吐 先排除甲减再中医调理

问:医师,我今年24岁,女性,十分畏寒,月经前会有头晕及想呕吐的感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就算大热天,我也不容易流汗,是与我的体质有关吗?

医生解答:

从你所形容的症状来看,可能属于虚寒型体质,你刚24岁,如此明显症状需排除甲状腺功能低下,建议首先去实验室抽血检验甲状腺功能,若无异常,则可找中医把脉,应用中药调补身体。

一般应温补气阳或气血双补,成药可试服金匮肾气丸或十全大补丸,也要注重饮食调理,适当增加温热性食物的摄取,如榴梿、羊肉、牛肉,不宜食含冰的食物和饮料,或生食蔬菜,此外多做运动也有助改善体质。

问医

林仁吉 / 不同阶段不同角色 中西医治疗 非癌末才介入

问:医生,我是为患有第四期肺癌的表弟而问的。

我的表弟现年40岁,两个孩子的爸爸,生活健康,不烟不酒,是大家眼中的好好先生。

可是在数月前却在一次亲戚交谈时获知,原来表弟已确诊肺癌,而且据说已相当严重,难怪在今年过年期间,向来不多话的表弟一直拉着亲友们聊天,或许在那时他已经知道情况不妙了。

Q1:身为表姐,我想请问医生,若是肺癌已经到第四期(由于表弟不肯说,因此我们做了最坏打算),还有哪些治疗方案可以考虑呢?

Q2:根据有限的资料,他已经接受了该进行的治疗,但情况还是没有好转,中西医治疗是否为最后的选择呢?

问医

吴奕品 / 胆红素过高 肝血功能正常  或患吉伯特氏症


问:我于今年2月的时候做身体检查,报告中提及我的胆红素过高,正常的是介于5至21之间,但是我的却是57。

虽然当时有询问医生,他说可能是因为我是早产儿(7个月就出生)的缘故,也建议我多吃一些补肝的补品,另外,我的白蛋白也是有点高,这是否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或者医生针对我的情况有什么建议呢?附上相关报告。

 

问医

唐云华 / 饭后血糖≧11.1或患糖尿病  饮食宜3少1高 优质蛋白不能少

问:医生,我父亲是一名批发公司的员工,日常的工作性质是搬货排货等劳力活,但最近他却在检验中发现血糖指数超标(11.9),此外他有骨质疏松症前兆。

父亲是一名外食族,平时的午餐都是在外头草草解决,这是否为他血糖指数超标的原因呢?或者医生有哪些饮食建议呢?谢谢。

 

医生解答:

依据糖尿病的诊断标凖:
1)空腹血糖≧126mg/dL(7 mmol/L)或
2)饭后两小时血糖≧200mg/dL (11.1 mmol/L)或
3)糖化血色素(HbA1C)≧6.5%

从你所附上的资料显示,你父亲很可能已经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了。
为什么会得糖尿病?胰岛素能将血液中的葡萄糖带进细胞,作为细胞运作的能量,一旦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而留在血液里,使血糖居高不下,就容易形成糖尿病。这可能是因为: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