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PSA升高 服药无效 或需MRI或前列腺活检

问:我想询问一些关于前列腺的问题,若是在验血报告中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指数为5.13,是否意味着患上前列腺癌呢?医院医生开的药物如多沙唑嗪(doxazosin)以及抗生素是否可降低患上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呢?

再来,是否可以通过饮食的改善来降低患上前列腺癌的风险呢?

问医

初期圆锥角膜 适合做角膜胶原交联术吗?

问:我女儿今年20岁,目前是一名大学生,最近一次检查中发现患有初期左眼圆锥角膜(keratoconus),之后眼科医生建议做角膜胶原交联术(cor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以防止角膜继续变化或恶化。

我的疑问如下:
Q1:手术在初期做最理想吗?我担心手术会造成眼睛内部伤害,最严重会瞎眼吗?术后有什么副作用呢?
Q2:以她的年龄是否可以延迟做手术呢?她会每半年去检查眼睛及跟进状况,如发现情况变化快就立刻做手术。
Q3:女儿对某些抗生素过敏,有哮喘体质及贫血,而且皮肤伤后容易结巴(肉团),这个情况做手术后会影响复原或会有什么后遗症吗?
Q4:如不做手术还有其他替代治疗吗?
Q5:这类手术要找哪一科医生最适宜呢?
Q6:这手术如在初期做是一劳永逸吗?往后不再有圆锥角膜问题?
Q7:女儿目前戴眼镜双眼视力还正常,如用单眼看,左眼就会朦朦的,是怎么回事呢?

专题

“ 我们也是人,也有家庭也会累!” MHPSS吁照顾前线身心健康

医句话:

我们该如何帮助前线人员,应该在生理、情感和精神上保护他们,还是该回归基础?当COVID-19大流行开始后,各种各样的恐慌和恐惧、信息不佳、繁忙热线、不必要的过度拥挤、VIP想要特殊待遇,都造成了前线人员不同程度的压力。

“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我想说的不再是疫情,而是要如何照顾前线人员,以防止他们活在压力和倦怠下,我会从临床医学治疗师的角度,分享我的观察和个人意见。

医院设置的前线人员执勤地区,也就是我工作的地方即急诊室。

基本上,在前线人员中,有医疗人员、警察、军队、民防和其他基本服务人员,在2020年1月25日,马来西亚第一次报导关于COVOD-19,当时的病毒信息特征并不清晰,就连影响都难以想像。

截至2021年6月5日,世界统计COVID-19的病例是1亿7332万8934宗,死亡人数高达372万7657人,严重到病危的人数更是高达8万8095人。

假期冻结 随传随到

问药

陈朝颖/保健品3个月可降血压?

问:我的父亲已经60岁,最近有人游说他买保健品,说3个月可以降血压,但最便宜的配套也要1000多令吉,想问是不是真的?

答:这类型的问题对于大众来说是非常普遍的。那保健品真的能降低血压吗?其实,我们必须先厘清以下几点:
1. 没有任何保健品的试验证明能100%保证它们能“即刻”和“直接”降低高血压。所以并不能取代药物成为控制高血压的主流。毕竟人类的血压必须每天都确保维持在健康的指数里,才能有效预防器官衰竭或并发症的衍生。

2. 保健品通常都需要摄取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高血压的后期,保健品比较适合在原有的药物疗程里充当一个辅助的角色。但如果是高血压前期的时候,有一部分的医生不会马上开始处方药物,而是会先建议靠饮食、运动、生活调整和适当的保健品来控制血压。

3. 与其听说哪个牌子能降低血压,不如开始打听什么样的机制能够帮忙降低血压吧!

在马来西亚,能够“间接”降低高血压的保健品不在少数,其中比较常见的有:

疾病疗法

别当个“快乐”的缺氧者 89%大马COVID-19患者无症状

医句话:

疫情当前,要避免成为快乐缺氧者,除了测量血氧饱和度,也要留意心跳速度。心速变化是肺炎最早的症状,但是我国卫生部和马大医药中心的指南没有包括在内,反之英国国民保健署则把这列入紧急入院的症状之一,避免无症状病人在家内没有得到应有的医疗照顾而死亡。

COVID-19病人家中自我检测和隔离方式:

1)如何分析抗原快速筛检:
任何检测都不是100%准确的。

问药

可待因止咳药具成瘾性 不宜长期服用

问:喝了咳嗽药过后,就会觉得晕晕的,这是正常的吗?

答:咳嗽药,尤其是有止咳功效的药物,可能含有导致瞌睡的成分。止咳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减轻咳嗽的症状。特别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具有成瘾性,不能过量或长期服用。服用后,因为容易瞌睡,当然也会有晕晕的感觉,因此服用后不适合长途驾驶或者操作机器。

要注意的是,止咳药水需要药剂师或医生的指示才能开始服用。如果该患者其实是因为哮喘发作引起的咳嗽,服用止咳药水反而会加剧情况,得不偿失。药物安全,不容忽视。

可待因(codeine)、福尔可定(pholcodine)、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 就是止咳药物的例子,如果包装上含有这类药品需注意瞌睡或头晕。另外,含有止过敏药物的止咳药物也可能会有瞌睡状况。咳嗽是一种身体的反应,也可能是疾病的反射行为。气候变化或者粉尘都可能引起过敏性咳嗽。因此,有时医生或药剂师会给抗组胺药物,这些药物也会引发瞌睡,患者也可能觉得晕。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和右氯苯那敏(dexchlorpheniramine) 是其中一些例子。

疾病疗法

"因了解而治愈" CRM打造最大亚裔乳癌基因组图谱资料库

医句话:

通过了解基因组,我们可以知道在癌细胞中的哪个部分出了差错,也能了解不同人所患的癌症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基因组能够帮助了解癌细胞如何形成,那么就能够想办法去阻止其形成,或是治愈这种疾病。建立来自亚洲人口的基因组图谱,能更精准地诊断病情,从而为亚洲乳癌患者选择适合的疗法。

“当一个人被告知患上了癌症,脑海自然会浮现许多问题,其中包括自己还剩下多长的寿命。若是早期乳癌,你会有高达96%存活率,那么癌症对你而言的恐惧没有那么大。然而现实是有许多人患有转移性癌症,我们还需要更努力去提高存活率。

问药

林恩妮/中风痊愈后内分泌失调 为何需要长期吃抗中风药?

问:据说中风病人是要长期吃药,但我自从35岁轻微中风后,吃了半年的药医生就告诉我可以停了,现在我已经40岁了,因为内分泌失调去看医生,结果医生说需要长期吃抗中风的药,我该怎么办?

答:当大脑的血流受阻时,脑中风就会形成。中风的现象也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压力而逐渐年轻化。大部分的中风是可以被预防的,越早治疗也会越快痊愈。过度疲劳、激素分泌失调、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情绪波动是其中最常见的原因。

从你的信函,得知医生在半年后就停止药物,这般情况通常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医生处理的方式着重在防止更大型中风症状, 因此通常会开出抗血小板药物比如氯吡格雷(clopidrogel)或阿斯匹林(aspirin)。

年纪逐渐增长时,身体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先前患有轻微中风,加上现在内分泌失调,若再加上家族遗传高血压高血糖问题或者体重过高,服食低分量但长期的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斯匹林利多于弊。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