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林顺木/长期胃痛找不着原因 或功能性消化不良

问:长期胃痛,却找不到原因,据说有可能是压力所致,是真的吗?

答:长期胃痛,却找不到原因,有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所致,这好发于女性,年龄较大,抽烟,三餐不定时定量,或精神及工作压力大者。根据2015年《新英格兰期刊》的报导,胃不舒服约有25%源自器官的结构性病变,75%则是功能性上出了问题。

按罗马IV诊断标准(Rome IV criteria),功能性消化不良必须具有下列1个或多个症状:

a.进食后腹胀
b.容易有饱足感
c.上腹痛
d.上腹灼热感,并且没有胃部结构上的异常(包括上消化道内视镜检查)能解释其症状。

从统计资料显示,约20%至30%的病人会同时出现饭后腹胀与上腹痛两种症状。而且,这些症状至少出现6个月,同时持续3个月以上才能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而可能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原因,包括:

专题

与公院及上中医校友会携手 3月已拟远程中医疗法抗疫

医句话:

远程问诊除了解决医疗上的会诊和开药等,还增加了医患之间互动的管道,让患者能够在减少舟车劳顿的同时,病情可以持续被关注。然而,它也缺少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碰触,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温度。我们知道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程度十分重要,对病情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当双方能面对面沟通,能够感受、碰触和检查,患者会对医生较有信心。

“COVID-19对中医界的影响可分为两方面。由于这期间非常强调人身距离、口罩和勤洗手等防疫措施,服务型的中医诊所(如针灸和推拿)被迫停诊。不过在同一时间,药材店生意不降反升,凉茶和清肺消热等中药材销路佳,据闻有者生意量多了两三成。

问药

陈诗欣/非骨松性膝盖痛 打钙针无效

问:我的母亲今年60岁,最近常常申诉膝盖很痛,除了多吃钙片外,还有什么药可以吃?请问打钙针真的有帮助吗?

答:造成膝盖疼痛的原因很多,包括膝关节、膝盖骨、韧带或软骨等骨骼结构扭伤或撕裂或整个膝关节的关节炎。较常见的原因如扭伤或拉伤、前膝痛(膝盖骨周围疼痛)、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肌腱炎(tendonitis)、痛风(gout)、败血性关节炎(septic arthritis,受感染的膝关节)、滑囊炎(bursitis)或称女仆膝(Housemaid’s Knee)、半月板或软骨受损等。在未经诊断而给予药物无法对症下药。尤其在关节发炎时,服用保健食品如钙片、软骨素、葡萄糖胺等无法缓解疼痛,也无法解决问题的根本。

退化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的辅助品可以截然不同,举个例子,如果是退化性关节炎,由于膝盖软骨长期磨损造成关节发炎,因此补软骨的辅助品较为恰当。

专题

远程医疗法令未实施 谁说了算? 以大马医药理事会指南为准

医句话:

疫情的爆发对临床实验与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医疗保健的基础和未来寻求治疗的方式。通过远程医疗,患者能够在不亲临医院的情况下进行咨询和治疗,节省时间且减少暴露风险,药物也可通过快递方式寄送上门。不过,远程会诊服务目前仅适用于复查和寻求第二医疗意见的患者。

“远程医疗(telemedicine)只是癌症治疗与管理过程中的小环节而已,主要用于医患之间的沟通,患者基本上还是得回到医院接受治疗。我们大多都通过WhatsApp保持联系,在疫情和行管令(MCO)期间也如此,若有状况则会请他们到医院进行扫描、内诊或治疗,因为这些都无法通过远程医疗完成。

疫情对现有癌症患者没造成太大影响,因为他们都正在接受观察而治疗并没有中断,反而是一些新患者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举例来说,他们可能在三四月发现症状,由于担心感染而延误就医,直到七八月才确诊,病情却已从第II恶化到第III期了。

问药

林建斌/抗贫血药 1粒就见效?小心来历不明“仙丹神药”

问:朋友介绍了一种西药给一名肾脏病朋友吃,晚上吃了一粒,他的头就不再晕眩,身体也有一点力气,想知道这种药是不是贫血药,是否适合肾病患者呢?

答:
看了读者所附上的照片,对照了我国卫生部的药物和保健品的资料库,该产品并没有在我国合法注册,因此我也无法得知该产品成分。我在这也只能笼统地解说。

有些末期肾病患者的确会感觉身体较为疲累,其中常见的原因是肾衰竭导致贫血,少了红血球把氧气带到全身,身体自然疲累。在这情况下,我们会使用一些药物,有注射型也有口服的, 来帮助病患身体制造红血球。但从产品的照片看来, 我不认为该产品是治疗贫血的药物。 一, 它是非注册产品, 二, 即使是治疗贫血的药物也需要至少几个星期, 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见效,绝对不可能是吃上一粒就见效。

至于这产品是什么成分和功能,我无法得知,这也许是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我比较担心的是这产品含有一些不良药物,能在短时间给予身体能量,但可能导致肾衰竭的情况更严重。 至于若病患需要营养来补充身体能量,应寻求饮食治疗师或药剂师的帮助,服用对肾衰竭有临床证明的营养品。

问医

宝宝肠胃不好 可暂补益生菌

问:医生,我是一名新手妈妈,目前宝宝已4个月大,我在互联网看到一些网站说吃益生菌对宝宝好。请问医生,这说法是真的吗?宝宝几岁可吃益生菌呢?


医生解答:

关于你的提问,我以中立的方式来解答,如果宝宝身体健康,肠胃也健康,即胃口很好,没有呕吐,没有泻肚子,同时宝宝是喂全母乳,肠道的益生菌也处于平衡,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无需特地为宝宝补充益生菌。

但如果宝宝有肠胃问题,比方说有呕吐或泻肚子,医生则会建议短暂地补充益生菌,无需长期补充,毕竟益生菌在肠道会自我繁殖。

问医

吁谘询戒烟诊所 老烟枪怕心脏病

问:男性,今年45岁,完全没有不良嗜好,但就戒不了烟,年轻时一天可以抽3包,现在年纪大了,但也要1包到2包之间,想问到了我这个年纪,罹患心脏病的几率会高吗?我能做些什么来预防呢?
 

医生解答: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简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恶习、年龄及性别等,尤其是45岁以上的男性。

因此我会建议停止吸烟,并做详细的检查,包括胆固醇和空腹血糖的检测,以及心脏压力测试来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至于饮食法方面则建议高纤维、低糖、低盐和减少红肉的摄取,目前在政府或私人医院都设有戒烟诊所(stop smoking clinic),可到相关部门咨询更多细节。
 

问医

肺坍塌或气胸 X光可诊断

问:医生,我每次看连续剧时有个画面就是医护人员为气胸患者进行抢救手术,可否进一步了解何谓气胸呢?以及如何检测及治疗呢?
 

医生解答:

人体肋膜腔(pleural cavity)位于胸腔,由壁层肋膜层和脏器肋膜层所组成,在正常情况下,肋膜腔不含空气,而任何原因造成空气进入肋膜腔,使到肺坍塌的胸腔疾病就笼统称之为气胸。

通过照肺部X光,可以看到患者是否有气胸,至于要采取哪种治疗方式,则要看医生的诊断。


 

问医

愈逃避愈恐慌 认知行为疗法 引导患者纠正偏差

问:我没有慢性疾病,但一直饱受焦虑症和恐慌症困扰。

2018年,当时我前往咨询精神科医生,随后医生开了2种药物,分别是羟哌氯丙嗪(perphenazine 4mg)和氯硝西泮(clonazepam 5mg),分量是早晚各半粒,在服药后情况有所好转。

到了今年,我的焦虑症和恐慌症再次发作,于是再次前往咨询医生,这次所开的药除氯硝西泮,也增加舍曲林(sertraline 50mg)及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 10mg),皆是睡前吃,分量是氯硝西泮一粒,后两者皆半粒。

Q1:请问以上的药物吃多是否会有副作用呢?
Q2:请问是否有其他方法来应付焦虑症及恐慌症呢?

问药

中药起效慢?错!病情轻重影响大

问:吃中药治病是否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见效呢?

答:有些西药药效起效作用(onset)相对快,如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鸦片类止痛剂(opioid)、速效性胰岛素、安眠药等。普遍上愿意选择中药作治疗的,较不考量药效速度。

坊间一般人对中医中药治疗的评价,总会先入为主认为比起西医西药相对地慢。其实只要抓对主证、用药精准,一样可以达到功效。更精准的说法,比较值是处在同一种生理、病情条件下的实验模式才有更客观、更科学的意义,而非单纯性依个人判断来主导陈述,有所欠缺不公及误解。

其实治病的速度并不在于中医或西医,而是基于病情、个人体质、疾病种类、准确断症和病患的选择。不管服用西药或是中药,不同的疾病程度其服药时作用的时间亦有所不同。病情孰轻孰重,才是影响治疗进程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常见感冒、肠胃炎等疾病,治疗疗程相对短;而慢性疾病如甲状腺病变、荷尔蒙失调等,疗程也相对上需要较长时间。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