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唐云华/接种疫苗后轻度中风 还能打加强针吗?

问:这是一个很叫我们感到不安的问题,皆因我父亲之前在接种第二剂COVID-19疫苗后,在几天內就感觉腰椎疼痛及走路无力,当时我们怀疑是不是与疫苗有关,于是有前往政府诊所咨询医生,但医生表示这些症状与疫苗无关。

可是后来父亲却发现好像有轻度中风,一直无力走动,目前在吃中药,但再也无法像以前行走自如,甚至必须用轮椅代步,更不能站久,这到底是巧合还是疫苗副作用?按照这样的情况,他还可以接种加强针吗?甚至是第四针吗?

另外,我的家公疑有足部溃疡、小动脉阻塞及下肢缺血坏死,那他是否可以接种加强针呢?

医生解答:

问医

盛晓峰/睡中常因脊椎紧绷醒来 宜求医做检查

问:我今年35岁,男性,近两个月我发现脊椎有问题,当深入睡眠时,我会因为脊椎紧绷而从睡梦中醒来,在醒来的那3分钟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到,我整个脊椎的上半段处于紧绷的状态,这样的情况一个月大概有3次。
Q1 :根据你的经验,我的脊椎发生了什么问题?
Q2:我是否需要找医生做脊椎的检查?


医生解答:

当颈椎出现状况时,头部、颈部、肩膀、肩背和手内侧就很容易紧绷僵硬甚至疼痛不适,引起各种症状。
A1:可能是老化病变,颈椎的生理曲度不稳定所致。
A2:是的,你需要求医,做一次完整的脊椎检查。


 

问医

唐秀萍/多种肠病毒引发 手足口症 非一次感染就免疫

问:我的宝宝现年4岁,之前带他去公寓的泳池玩水,没想到之后双手及脚板都起了水泡,也出现喉咙发炎及发烧,在咨询儿科医生后确诊为近期卫生部一直提及的手足口症(HFMD),我有一些疑问希望获得医生解惑。

Q1:请问什么是手足口症呢?
Q2:通常在感染后会有哪些症状呢?
Q3:会二度感染吗?
Q4:只有儿童会被感染吗?
Q5:手足口症会自行痊愈吗?要注意什么?
Q6:是否有危险呢?哪个年龄层比较没这么危险?
Q7:该如何预防呢?
Q8:是否一次感染就会免疫呢?
Q9:它是否与COVID-19有关呢?
Q10:医生有哪些忠告呢?

耳鼻喉科

当人工耳蜗也无能为力时……别灰心 听觉脑干植入 重启有声世界

医句话:

一些情况下,当人工耳蜗无法帮助听障者,例如先天性听神经缺失或发育不良、听神经纤维瘤和耳蜗骨化。ABI能够绕过通路受损的部分(耳蜗或听神经),直接将电极线放在位于脑干的耳蜗神经核。这样一来,声音不必再依靠“桥樑”,可以直接传送到脑部。

“提及听力障碍,大众通常会先联想到助听器。助听器如同一个扩音器将声音放大,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令声音能够传送至大脑,而感觉到声音。市面上的助听器有许多种类,扩音能力也不一,不同程度的听障者也能够依据自身听力水平选择合适的机型。

到了极重度(profound)听障时,助听器无法起到作用,就需要思考其他方法来帮助他们,例如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前提是患者的耳蜗状况良好、听神经和脑部功能正常,以及配合度高,愿意在术后出席复健环节。

神经缺失 长瘤骨化

癌症診治

多学科团队谘询更烧钱?错!做错治疗 花更多冤枉钱

医句话:

多学科团队会议基本上就是让不同学科的专家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出有益于患者的治疗决策。患者不仅能得到更适合自身病情或更新颖的治疗方案,还省下了不少精力、时间和费用,因为涉及多个学科的问题能够一次性在会议上解决。

“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会议或肿瘤委员会(Tumor Boards,TBs)在临床上并非新概念,基本上就是让不同学科的专家一起针对个别病例进行讨论,发挥各个专科的优势,以做出有益于患者的治疗决策。

慢性疾病

影响血管神经内分泌 末期肾病患 逾半不“性”福

医句话:

血液透析是大多数末期肾病患的治疗选择。患者迈入透析治疗之前,应评估是否伴有衰弱,因为肾病、衰弱与不良预后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常见影响洗肾病患生活品质的性功能障碍也应给予重视,让他们能获得医学帮助,在洗肾的同时仍保持“性福”。

“衰弱(frailty)是长者群中常见的临床症候群,伴随着的不良事件风险,例如跌倒、意外残疾、住院和死亡都会增加。它的概念是由于衰老引起的多个生理储备能力和功能下降,造成脆弱性(vulnerability)提高,例如应对日常生活和急性压力的能力受影响。

根据国外一项涵盖21项研究的系统综述,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10.7%患有衰弱症。此盛行率有随着年龄变高的趋势,在85岁以上人群中,有高达26%患衰弱症。在马来西亚基本上会看见更高的数字。

衰弱症最常使用的两个评估方法为Fried衰弱表型(Fried's phenotype,FP)与Rockwood衰弱指数(Rockwood frailty index)。

问药

周志辉/罐头添加剂 适当使用利大于弊

问:通常,在罐头食品(如鲍鱼、沙丁鱼及黄梨)中可以找到哪些不健康的添加剂?这些都必须在包装上列出吗?

答:首先,在世界各国可以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很多,目前可使用的就多达上千种,这些添加剂都需经过粮农组织或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的评估,并非任何物质皆能用作添加剂。

许多消费者都会对食品添加剂有所顾忌,但当中部分与安全和营养有直接关联的添加物,其实是有添加的必要,例如添加硝酸盐来防止肉毒杆菌中毒,或是用抑菌剂来抑制微生物生长及预防食物中毒。

相对来说,添加这些物质的目的往往是为了保持或提高食物的安全性、新鲜度、味道、质地或外观,适当使用在安全上反而是利大于弊。因此,添加剂未必都是不健康的,只要使用得当对提高食品安全和维持品质是有正面的帮助。

Subscribe to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